APP下载

小学思想品德课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初探

2019-09-10王建美

教育界·A 2019年1期
关键词:思品课自主合作教学模式

王建美

【摘要】目前,我国的素质教育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重要时期,素质教育理念已深入人心。小学思想教育也要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积极开展素质教育改革。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牢牢把握素质教育的核心价值,树立科学教育的核心理念,创建思想教育的核心价值理论。本文主要针对小学思想品德课中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思品课;教学模式;自主合作

一、转变教育观念

思维观念是决定行为的关键因素,科学的教育观念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前提。要构建创新的教育体系,教师首先要改变传统的固化教育思想。一方面,教师应积极纠正“师本位”的教育思想,跳出“唱独角戏”的教育陷阱,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另一方面,教师应纠正程式化的教育思想,改变固有的教学过程,营造生机勃勃的课堂氛围。同时,教师应树立科学思维,充分肯定学生的创造性。

二、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创新精神

科学教育应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确保学生主觀能动性的前提下,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展开探究和创造。要完成上述目标,教师必须做到既要使学生生动活泼,也要使学生活泼思考,使教育权利更高。使学生活泼的核心要求是有效地引导学生在教育实践中讨论和交流,创造合理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提问和回答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应留有恰当的空白,给学生创造思考时机;为了使教育权利更高,教师要整合教学资源,合理使用教育时机和战略,进而增强教育的力量。

三、创设情境,激情引趣

小学生活泼好动,喜爱新鲜事物,教师可利用图画、色彩和声音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课题的有效开展。要想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教师应为学生设定情感环境,唤醒学生的爱好,激发他们的情感,使他们有相同的感触。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应与教育内容相吻合,贴近学生的生活,可以讲述故事、聆听音乐、观看视频和教学图片等,引导学生亲身体会、感知和了解其原有的生活,增强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家》一课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欣赏歌曲《家》。在这首歌中,课堂的气氛逐渐变得轻松起来。接着,教师开始介绍家乡的详情,学生很快就对家园产生极大的兴趣。介绍简单易行,学生也很容易接受,契合学生的思想特色,能快速带他们进入课堂内容。最后,教师让学生担任小计划者,自主策划家乡一日游。这样,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完成了教育与学习的结合。

在课堂介绍的前提下,教师规划并介绍周围的风趣故事,或巧妙地提出一两个问题,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让学生积极投入学习中,不断发现新的问题,找到新的思路。

四、自主生发,感悟内化

通过教师的帮助,学生经过倾听、查询、考虑、协作等过程,积极感知和解决问题。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活动,并进行学习辅导,使学生可以自主学习知识。

例如,在教学《地方情结》时,教师可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关注学生的体会,让学生感受地方情结。通过课堂教学,学生会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教师应以创设学习情境为中心,通过阅览、观看、角色扮演,使学生在学习中保持精神高度集中,引导学生感触和了解地方文化生活,体会家乡的美,热爱家乡。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从不同角度整合相关信息,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五、师生合作,生生合作

营造和谐的教育氛围非常必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经过师生协作、师生互动以及相关活动中的互动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提高学生的自学、交流与协作、探索能力。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教师应确保课程内容与所学知识密切相关。在开展合作学习时,可以4~6人为单位进行小组学习交流、互相讨论,经过对不同观念的交流、补充和修正,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知识。在分组时,教师应考虑小组成员的特点与特长进行合理分配,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特长,以完成小组任务。例如,在《与千家万户交流》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模拟以生活为导向的德育馆,营造良好课题氛围,建立体验渠道,经过师生互动和生生协作开展教育活动。情境可以从一名学生在旅行时联络他的姑妈为开端,经过介绍对话,让学生选用正确的交流方式进行沟通。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实践活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可采用作画、作业卡等方式来计划现场表演流程。

六、亲身体验,自我提升

课题的教育目的是教师用已有的教学经验,通过课程授课使学生成为课题的主体。通过感知和亲身体验,学生能够发现并解决问题。课堂的重点是师生互动,以完成信息的传达、沟通、分析和运用。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其主要任务是及时纠正和补充问题,并以此辅导学生倾听、观察、实践和研讨。此外,教师应组织互动研讨会,以发现新的问题,吸取不同的经验,总结探索规则和内化所学知识。

例如,在教学《考虑交通问题》时,笔者预设的教育方针为两个关键词:查询与反思。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周围的交通情况,引发他们对交通事故发生的思考,并养成遵守交通法规的好习惯。第一,结合日常实践,让学生真正体验到身边的交通问题,通过播放相关视频,使学生了解对交通问题的治理情况,包括治理交通污染、开发新能源、改善未来交通出行自然环境等方面。第二,根据教科书的特点,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行提问:“你认为应该怎么处理学校入口处的交通问题?”因为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学生踊跃发言,纷纷提出建议,课堂气氛活泼,高潮迭起,教学效果显著。

七、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是学生接受系统的思想品德教育的必修课。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使命是培养学生杰出的思想素质和品德兴趣。积极开展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是提高德育工作效率的基础,是落实教育改革方针的重点。

【参考文献】

廖永兰.如何创设政治课的教学情境[J].学园,2013(17):139.

陈宇成.如何在小学思品课中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11):251.

黄亚清.三个后进生的转变[J].青年教师,2011(3):36-37.

猜你喜欢

思品课自主合作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与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整合的体会
初中思品课生成性课堂建构的研究
小学生课外阅读方法探讨
为思品课插上爱的翅膀
乡土资源给力生动思品课堂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