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数学在生活中“缘来缘去”

2019-09-10梁兆秀

山西教育·教学 2019年12期
关键词:平行四边形数学知识数学

梁兆秀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善于发现、挖掘或创设数学教学内容中与生活紧密相关的情境,讓数学学习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从生活情境中找出数学问题,以此引起学生学习的需要,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和探索之中。遵循这一理念,我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坚持带领学生带着生活知识走进课堂学数学,带着课本知识走进生活学数学,“缘来缘去”,让学生收获、享受生活数学的快乐。

一、引用生活实例,导学数学

1.借助生活经验导学。数学学习的基础首先是学生的生活经验。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从生活中的经验出发,从生活中的客观事实出发,让学生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使数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更加密切。

例如,在教学《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一课时,我是这样提问的:“同学们,你们喜欢折纸船吗?看这幅图,谁能具体说出画面中的内容?”“你说得真好,瞧,大家正在折纸船比赛,小红折了19只,小紫折了27只,小兰折了26只。根据这些信息你想到哪些数学问题?求三人一共折了多少只纸船?该怎么算呢?”学生的情绪立即高涨,纷纷举手。在这一环节中,从看图联系生活中折纸船活动,引发学生已有的旧知“加法”的经验,自然体验由“加法”到“连加”的计算,引出“100以内加法”的研究。观察比较中,学生也初步感知“加法”和“连加”的区别,为下面学习新知识埋下伏笔。

2.利用所学知识导学。在教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分米和米》时,课始,我提问:“同学们,你们现在的身高是多少?( )米(   )厘米,米和厘米是我们学过的两个长度单位,用手比划一下1米和1厘米有多长。在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时,一般用‘米’作单位,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时,一般用‘厘米’作单位。1米等于多少厘米?”这样联系学生自己身高实际导入教学,利用测量身高的场景,激发学生对米、厘米等长度单位的认识,通过让学生用手比划的方法,加深学生对这些长度单位的进一步认识。

这样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与生活贴近的实例,能启发学生充分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客观存在的实际问题,唤醒他们对学习新知识的兴趣与好奇心。

二、充分结合生活实际去理解数学

数学教学的目的是要学生获得基本数学知识和生活技能,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数学教学可用生活中鲜活的题材将学生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在这方面,我注意突出以下三点。

1.突出应用性。在教学中,我把生活中客观存在的鲜活题材引入到数学教学课堂上,启发诱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感受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从而更好地理解所学的新知。

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一课时,以“想想做做”练习题为例,我设计“巩固应用、内化提高”的应用环节。首先,布置学生做练习题后,进行全班交流,说出哪些图形是平行四边形?哪些不是平行四边形?不是平行四边形的让学生说出理由。其次,学生对平行四边形有了初步认识后,我让学生根据图里的平行四边形,自己画一画。在此过程中,教师要耐心对学生所画的图形进行检查和指导。通过师生合作交流,让学生充分意识到这些图形虽然大小、位置、形状不一样,但都是平行四边形。第三,通过让学生动手画一画,学生对平行四边形有了更深的感知。此时,教师可设计动手操作练习。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些材料,如8根同样长的小棒、钉子板、方格纸,让学生动手拼出平行四边形。并提出练习要求:利用现成的材料拼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并把拼图的思路和想法在小组里进行交流,完成后,进行全班交流,看看哪个组拼图的办法多。第四,教师向学生展示木条所做出的长方形,并将长方形拉成平行四边形,在此过程中让学生仔细观察思考有什么发现,最后组织全班交流自己的意见。教师总结:一个长方形不管怎样拉,虽然形状、位置和大小会发生变化,但始终都是平行四边形。

在学生的巩固练习过程中,学生对所学的新数学知识,通过填表、选择、判断等方法,掌握了本节的教学重点。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有时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引导学生灵活选择。比如,我曾设计过这样一个题目:客厅长9米、宽4米,有三种方砖,边长分别是4分米、5分米、6分米,要求学生选择地砖。不少学生选择了5分米的方砖,原因是90、40都是5的倍数,这样地砖不需要切割,看起来较美观。

2.突出创造性。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是学生的一种心智技能活动,是内在的、隐性的活动。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密切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启发引导学生通过“再创造”来学习知识,达到学习能力的创新。

例如,在教学《认识方向》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环节:展示一个指南针图形,指针指向北面,让学生思考,怎样快速填写完整指南针上的八个方向?再在书上填一填。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填的?先填什么?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对很多抽象的知识有了更直接的认识,再经过梳理和提炼,获得理论上的概念。与此同时,学生解决方向感的实际问题能力也有了更大的提升。

3.突出通俗性。在课堂教学中,我会在科学的前提下,通过引用形象的比喻等方法列举一些通俗的具体实例,便于学生的理解。

例如,在教学《有趣的七巧板》中“我们身上的尺”“了解你的好友”这些具有趣味性课题时,我因势利导启发学生想象和探究。有时我帮助学生创编数学儿歌,学生自由记忆儿歌,将枯燥的数学知识灵动起来,有助于学生理解。课堂教学中,我经常这样改动课题,如“时、分、秒”改成“认一认小兔钟”(旁边挂着小兔钟)……这样通过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把教材改编成了学生感兴趣的、与生活紧密相关的题目,使生活与数学很好地连接在一起,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提高学生用数学思维来看待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着眼生活实践来巩固数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实践,又服务于生活实践。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结合相关的数学知识,给学生创造实践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对新学的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并进一步提高求知欲,让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真正融入学生的现实生活。

例如,在学了“厘米和米”“分米和毫米”的知识之后,可以让学生亲自量一量教室地面的长和宽;黑板、书桌、课本、文具盒的长与宽等。这样的课堂,既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又能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以致用的乐趣。在“时、分、秒”的知识学完以后,可以让学生思考:在生活中一分钟可以做哪些事情?这样的问题,既新鲜有趣,又与学生生活密切贴近,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学生不仅学会了数学知识,而且还了解到其他方面的知识,增长了动手操作的能力,增长见识,培养了数学应用的能力。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联系生活实际,结合典型事例,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真正体会到数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从而让学生喜欢数学,懂得生活,让数学在生活中“缘来缘去”,走进课堂,走向生活。

(作者单位:江苏省滨海县八滩镇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吴 磊)

猜你喜欢

平行四边形数学知识数学
平行四边形的烦恼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平行四边形”易错题
找图形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特殊平行四边形与图形变换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