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课外阅读中的“读写一体化”教学实施

2019-09-10傅山云

关键词:读写一体化读后评判

摘要:课外阅读能提高语言复现率,促进课内学习,对英语学习有积极作用。学生选择课外阅读材料应选择自己喜欢读、读得懂、能读完的書,遵循“趣、宜、薄、多”四原则。课外阅读“读写一体化”实践中,学生的读写过程包括读后概要、评判理解、修正反馈三个部分。

关键词:读写一体化课外阅读文学作品

英语学习需要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课外阅读能提高语言复现率,促进课内学习,对英语学习有积极作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2017版课标》)对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提出了具体要求:必修课程阶段平均每周不少于1500词(总量不少于4.5万词);选择性必修课程阶段平均每周不少于2500词(总量不少于10万词)。梅德明等认为,过去的英语教学对语篇类型重视不够,比如文学类语篇不足,使学生很难获得欣赏文学作品的机会。因此,本研究意在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英语文学作品,在课外阅读中开展“读写一体化”活动。

一、课外阅读材料的选择

根据笔者对高中生英语课外阅读书籍选择的调查,在阅读体裁方面,约83%的学生选择故事性强的文学作品,其中约40%的学生所选书籍难易度并不合适。2019年1月底,笔者给高二两个班学生布置的寒假作业是:读一本英语课外读物,寒假后上交读写笔记和所读书籍。为了避免学生自主选书太易或太难,笔者提前对学生进行了选书指导:建议学生选择自己喜欢读、读得懂、能读完的书,遵循“趣、宜、薄、多”四原则。“趣”,即趣味性,选择吸引自己的书。“宜”指适合自己的英语水平,难度可以稍稍超出自己当前水平。“薄”是指选书不宜太厚,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阅读,这样容易获得成就感。“多”指的是阅读量要大,即读得多,读得广泛。

从两个班学生提交的70本阅读书籍看,97%的学生阅读的是文学名著,有小说、童话、侦探故事等,2人看了名人传记。学生选书的难易度基本适合自己的水平,比如书虫系列、典范英语等。比起典范英语,书虫系列还提示了适合的年级,更便于学生选择。典范英语是英国学生学习母语的材料,图文并茂,非常有趣。书后提供了每页生词注释,为学生的欣赏性阅读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可见,越来越多的分级英语读物为学生课外文学阅读提供了充足的、合适的阅读材料。

二、课外阅读“读写一体化”的教学实施

在学生课外阅读前,笔者要求他们提交的读写笔记包括所读内容大意、作者立场意图以及自己的见解观点,涉及表层理解、深层理解、评判性理解这三个层次。在写作任务的驱动下,学生的读写过程包括读后概要、评判理解、修正反馈等。

(一)读后概要

“读写一体化”教学中,读是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中,学生基本上都选择阅读文学名著,比如《小王子》《远大前程》《爱丽丝梦游仙境》《老人与海》等。学生自己制订阅读计划,保证每天持续阅读20分钟左右。由于在阅读前已经提出了清晰的写作任务,学生会以输出为驱动进行阅读。笔者要求学生阅读后写出阅读概要,包括作品大意、主要人物及人物关系,故事情节的发展和结局等。下面是一位学生阅读完《德伯家的苔丝》后写的概要:

The heroine Tess was born in a poor peddler family. Her parents asked her to go to a rich old womans house to climb relatives. As a result, she lost her girlish purity and even had a baby of the young master Alec. However, she didnt love him at all, so she left him and her baby died soon. A few years later, she fell in love with the parsons son Claire and got married with him, but she failed to get forgiveness when she confessed her former misfortune to her husband. They separated and her husband went to Brazil. Several years later, she met with Alec again. Unfortunately, she had to live with her enemy because of her familys distress. Soon Claire returned from abroad and expressed his regret to his wife. In this case, Tess felt painfully, believed it was Alec dUrbervilles who made her lose everything, and killed him angrily. Finally, she was arrested and hanged.

(二)评判理解

在经历输出任务驱动的阅读环节之后,学生写出阅读概要,这是对阅读内容的表层理解,是对阅读中学到的词汇、句子的尝试运用。《2017版课标》倡导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是指思维在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的能力和水平。学生阅读文学作品不能仅仅停留在对故事大意的理解,还要理解作者的立场和态度,更重要的是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评判性理解。批判性思维不能望文生义地认为就是“批判”“否定”。张伊娜教授在2016年江苏省优质课竞赛的评课环节强调,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中的critical对应的动词不是criticize而是critique。韩少杰等认为,批判性思维不仅仅是批评,也包括鉴赏,不仅仅是审视缺陷的过程,也是一个发现和感受美的过程。批判性思维属于高阶思维,是“读写一体化”教学中需要着力培养的方面。在学生阅读完作品并写出概要后,教师要指导学生进一步结合作品的写作背景分析作者的观点,阐述自己的阅读感受。下面是一个学生读完《红字》后写下的文字:

From the story, we know that when you plant the evil, its black flowers will grow. We cant change the way the things are. However, I dont think so. On a personal note, when we hurt others, the first thing to do is make an apology. We can assume that the person who hurts us must have suffered in his heart because his heart is filled with guilt. We need to face ourselves, because time heals. As time goes, people eventually forgive and forget. Time is the best medicine, because it helps us calm down. When we look back on the past one day, things are not that important any more. Therefore, we might not change the way the things are, yet we can change ourselves.

(三)修正反饋

读后的写作有助于提高语言的准确性,但是高中生写作中的错误是难免的。学生英文写作的问题主要集中在遣词造句能力弱、词汇量贫乏和用词不当等方面。蔡基刚等指出,写作技巧是知识性的,比较容易学会,而语言表达是能力性的,需要花更多的工夫。因此,学生写作后的修正反馈环节必不可少。对于学生的写作,可以通过教师批阅、网络平台语料库辅助评定、生生互评、小组评议等多模态的评价方式进行。

读后概要和评判理解两个环节是从读到写的过程。在修正反馈环节,教师指导学生再读作品的相关章节或段落,比较自己写作中使用的短语、句式和阅读材料中使用的语言的异同,感悟原文语言的精妙,这是从写到读的过程。通过再读作品,学生可以品味并学习使用阅读材料中地道的表达方式,提高自己语言输出的准确性。对于写作中的错误,还可以建议学生通过“批改网”纠正自己写作中的基本语言错误,减轻教师的批改压力。对于网络批改无法纠正的一些错误,教师进行评改,并选取写得好的文章,作为范文,印发给全体学生学习。针对学生写作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分组讨论,然后集体讲评。学生结合“批改网”、教师以及同伴的建议,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正,改进自己的语言表达,提高读写综合能力。

从学生写作的读后概要和评判理解可以看出,学生不仅提高了语言运用能力,而且发展了思维品质。利用“批改网”等在线平台提供的批改反馈,结合教师、同伴的修改建议,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正,提高了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本文系江苏省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课题“读写一体化:‘文体学’视角下高中英语学习新方式研究”(编号:L/2018/34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蔡基刚,王薇.英语回译作文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2] 傅山云.高中生课外英语阅读书籍选择情况调查[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13(6).

[3] 郭溦.基于“输出驱动假设”的大学英语读写译一体化教学初探[J].钦州学院学报,2017(9).

[4] 韩少杰,王小英.英语专业精读教学与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外语教学,2009(6).

[5] 梅德明,王蔷.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猜你喜欢

读写一体化读后评判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读后活动的多元设计
星与花
评判陌生人的两条黄金法则
陈万兵
初中语文读写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读写一体化教学在高中英语课堂中的运用
“读写一体化”在农村普通高中的有效实施
输出驱动假设在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花丛觅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