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敬天法祖 农桑为本

2019-09-10庞春燕

中华瑰宝 2019年10期
关键词:太庙太和殿天坛

庞春燕

北京中轴线周边保留着许多重要的古代祭祀建筑,它们代表着中国古代建筑最高超的技术和最完美的工艺,蕴含着深厚的民族传统及历史文化。

清顺治元年(1644年)九月十九日,清世祖福临率十万铁骑进入北京城,旋即于八日后的九月二十七日,将清太祖、太宗等祖先的牌位迎入北京太庙供奉,并于十月一日祭祀天地、宗庙、社稷,颁诏天下,清王朝由此定鼎北京,一统天下。“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出自《左传·成公》,即祭祀与军事并列为国家的头等大事),祭祀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古人相信可以通过祭祀与神灵沟通,获得庇佑,国家级的祭祀更是一国之根本。历朝历代都极为重视祭祀建筑的营建,尤其是明清时期,北京也因此成为中国古代祭祀建筑的集大成之地。那么,在如今的北京中轴线上,还有哪些主要的古代祭祀建筑?它们承担着怎样的功能?又有着怎样的历史和故事呢?

自然崇拜—天地日月坛

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四月,由于刚刚去世的武宗皇帝无嗣,15岁的兴献王之子朱厚熜继位,是为嘉靖帝。依祖制,他必须在京城南郊的天地坛举行祭祀大典,才能真正君临天下。

嘉靖九年(1530年),嘉靖帝下旨将以前的天地合祀改为天地分祀,建圜丘于南郊,名天坛;建方泽于北郊,名地坛;在东郊建朝日坛,以祭日;在西郊建夕月坛,以祭月。由此形成了以紫禁城为中心,四坛“天南地北、日东月西”的格局。

建坛的地点依《易经》先天八卦的方位而确定,如东南方是紫禁城的巳位,是至阳之位,太阳光最为充足,故而是祭天的最佳场所。同时,根据古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天坛的建筑形象多为圆形,如祈年殿和圜丘台;地坛的建筑形象多为方形,如方泽坛;日坛亦以圆形为主,月坛则以方形为主。

四坛中最重要的,是明清两代皇帝举行祭天大典和祈祷五谷丰登的天坛。其占地面积约270万平方米,约为故宫的四倍,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文化蕴含最丰富的古代祭天建筑群。从空中俯瞰,祭天的圜丘坛在南,由圜丘、皇穹宇等组成;祈谷的祈谷坛在北,由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门等组成。两坛由一座360米长、约30米宽、南低北高的丹陛桥相连。

天坛的特殊之处就在这个“天”上—古人认为“天”为万物之主宰,帝王自称其治理国家是“受命于天”,那么通过祭祀仪式与“天”沟通,自然成为皇权的象征和保证。因此,天坛在建筑上处处为这个至高无上的“天”服务。如圜丘坛的中心为一块圆形大理石,名曰“天心石”。举行祭天大典时,皇帝站在此处恭读祭文,音声嗡鸣,共振强烈,仿佛与“天”交流,一呼百应。又如圜丘台在尺寸和建材数量上极尽阳数(9或9的倍数),以“天心石”为圆心,扇形铺开的石板均以9的倍数递增,第一重9块,第二重18块,直至第九重81块,每层台阶也都是9级,意味着“九重天”。再如祈年殿的正中有4根通天柱,象征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中层有12根金柱,象征一年的12个月;外层有12根檐柱,象征一天的12个时辰。中、外层相加共24根柱,象征一年的24个节气。三层相加共28根柱,象征周天二十八星宿。

在岁月的更迭中,这四个几百年前的皇家祭祀圣地,早已没有了帝王“与天对话”的身影,如今成了市民们休闲健身的公园。不变的,是它们与生俱来所承载的,中国人对于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祈求与向往。

农桑崇拜—先农坛和社稷坛

清朝初期,当雍正帝还是雍亲王的时候,曾命宫廷画师精心绘制了一套《耕织图》画册,献给父皇康熙。在这套画册中,雍亲王亲自充当“模特”,将自己扮成辛苦劳作的农夫,妻子儿女也纷纷参与耕织。康熙帝素来重视农耕,一见之下,果然龙颜大悦。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农业为天下之本。明成祖朱棣建北京城时,依照帝王祭农亲耕于南郊的古礼,于紫禁城西南方建先农坛,与天坛分列在北京中轴线东西两侧。此后,这里成为明清两代帝王亲自耕祭先农神(炎帝神农氏)及其他与农业有关的诸神(如江河湖海神、风云雷雨神等),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场所。主要建筑有先农神坛、观耕台、神仓、太岁殿、庆成宫等。

每年农历仲春亥日,皇帝亲率文武百官来到先农坛。首先宰杀牲畜,祭祀先农诸神,然后换上“亲耕服”,来到先农坛旁一亩三分的“演耕田”中,一手扶犁、一手执鞭,往返犁地三次后,登上“观耕台”,兴致勃勃地观看王公大臣们继续耕种,以此表明天子心系稼穑,为天下农夫做表率。

同样表达古人农桑崇拜的祭祀建筑,还有位于北京中轴线西侧的社稷坛(今中山公园)。古人常把国家称为“社稷”,这是为什么呢?“社”为土神,“稷”为谷神,社稷代表土地和粮食,这是农业社会的根基所在,“人非土不生,非谷不食”,故而“社稷”一词也就逐渐成了国家的象征。

北京社稷坛始建于明成祖朱棣,整体布局略呈长方形,占地面积约16万平方米。其中最重要的建筑是汉白玉砌成的正方形三层高台—社稷坛。遵古制,坛高三层,象征天地人三才;坛上层直径五丈,铺设着五种颜色的土壤,俗称“五色土”,按中黄、东青、南红、西白、北黑五个方位分布。坛台中央立“社主石”,亦称“江山石”,寓意“江山永固,社稷长存”。

为什么要按五个方位选取五种颜色的土壤呢?在中华文化中,天数中以“九”为最,故天坛的圜丘台皆以“九”为数;地数中以“五”为最,五种颜色代表金、木、水、火、土“五行”,也代表东、西、南、北、中“五方”。在每年春秋仲月戊日皇帝亲临社稷坛祭祀之前,此处要更换为全国各地纳贡来的新土,象征“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随着封建王朝的结束,社稷坛的祭祀功能和象征意义已消失殆尽。1914年,社稷坛被当时的北洋政府开辟为面向市民开放的中央公园,之后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于1928年将停放过中山先生灵柩的中央公园改名为中山公园,沿用至今。

祖先崇拜—太庙

在我国遗存的众多古代庙宇中,地位最尊贵、建筑规格最高的是哪一座?答案是位于紫禁城东南、与社稷坛分列在北京中轴线东西两侧的太庙(现为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太庙始建于明永乐四年(1406年),明成祖朱棣营建紫禁城时,依据古代国都“左祖右社”的规制,同时建造了太庙和社稷坛,三者呈品字形分布。之后五百年间,这里一直是明清两代皇帝供奉祖先牌位、举行祭祖仪式的庄严场所。太庙建筑群呈南北向长方形,占地面积约14万平方米,为前、中、后三大殿构成的三层封闭式庭院。

为什么要建太庙呢?国有太庙,族有宗祠,家有祖龛。祖先崇拜是中国人源远流长的文化信仰,祭祀祖先是几千年来中国人处处可见的日常生活习俗。建立太庙、祭祀祖先的目的是维护国家的统一、政权的稳定和文化的传承。

为什么称为“太庙”?“太”在古汉语中有高、大、极、最之意,故而皇帝祭祖的家庙曰“太庙”。“太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国家的象征,如《康熙字典》中,“灭”的注解为“毁其宗庙社稷曰灭”。又如清顺治帝将原本供奉在北京太庙中的明代帝后牌位移至历代帝王庙(明清两代皇帝祭祀自三皇五帝以降的历代帝王和功臣的场所),并将爱新觉罗家的祖先牌位迎入北京太庙,以此昭示明王朝的灭亡和清王朝的建立。

太庙的地位如此尊崇,在建筑上如何体现呢?这就要提到紫禁城中的太和殿了。太和殿是皇帝主理朝政之处,是皇权的象征,很多人认为太和殿是老北京城最高大的殿宇。然而,如果不算太和殿下面的三层汉白玉石雕基座,僅从大殿本身的面阔和高度来看,那么最高大的殿宇则是太庙的前殿(又名享殿)—比太和殿高出2.08米,面阔长3.2米。其次从建材上看,太和殿使用的是东北松木,而太庙前殿有金丝楠木大柱68根,柱高13.32米,最大底径1.23米,从材料到尺寸均超过太和殿,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金丝楠木宫殿。再从建筑形制上看,故宫三大殿中,只有太和殿是重檐庑殿顶,而太庙前、中、后三大殿均为庑殿顶(前殿为重檐庑殿顶,中殿和后殿为单檐庑殿顶),这是明清皇家建筑中最尊贵和等级最高的屋顶形式。祭祖的太庙在建筑规制上超过故宫三大殿,反映出中国古代礼制中,皇帝虽“位尊权高但不可压祖”的传统。

此外,北京中轴线附近还遗存了表达农桑崇拜的先蚕坛,表达祖先崇拜的奉先殿、寿皇殿,表达尊师重道的文庙(孔庙)、传心殿,表达历史崇拜的历代帝王庙,以及宗教场所雍和宫等祭祀建筑。

历经岁月更迭,这些祭祀建筑中,明清时期庄重肃穆的钟鼓齐鸣、韶乐悠扬的皇家祭典,如今已演变为市民们的遛娃散步和新式广场舞。它们曾经承载了古人敬天法祖的信仰,如今已悄然融入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在这里奇幻而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猜你喜欢

太庙太和殿天坛
My Travel Plan to Beijing
太庙历史文化展设计图、非洲木雕展设计图
《天坛之美》
紫禁城在1918
太庙礼乐文化的传承价值
在太和殿听一种鸟鸣
太和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