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落实落到实处

2019-09-10

新长征·党建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过河督查事项

当下,“落实”成为一个热词。各级领导都在强调抓落实,而现实中却往往变成“落而不实”。许多好的东西要么虎头蛇尾,要么形成“空转”。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儿?问题就出在没有真抓实干上。说白了,就是一些干部缺少弯腰流汗的干劲儿,更多的是应付了事甚至是玩“花架子”。

干字当头,落实为要。决策是起点,落实是归宿;决策是“根”,落实是“果”,唯有落实决策才有意义,唯有落实决策才有价值,不落实一切都是零。

我们常说“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因为,部署固然重要,但落实更为关键。“九分”体现了政策的核心和重心,各項工作的核心和重心不仅仅在于制定和颁布政策,若认为政策制定和颁布后就万事大吉,那就大错特错了。制定政策不是目的,实现政策的目标才是目的,所以,这个“九分”包含了丰富的内容,诸如执行部署和政策的干部队伍建设、具体实施办法、落实政策需要的资源——人财物的组织和准备、社会环境等等。毛泽东说过:“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这里,“过河”是部署、政策、意图、想法、思路,是确定行动方向。“桥”和“船”是“过河”的工具,是行动,是落实。

落实的原意就是执行,就是实施。一旦确定了大政方针,具体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过程就提上议程,要组织具体的人去做,筹集必需的资金和物资,需要把人和资金、资源有机组合起来,还需要得到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和热情参与。只有广大干部、群众齐心协力,拧成一股绳,才能实现预定的政策目标。所以,落实是一个复杂的组织过程、周密的行动过程、广泛的动员过程,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池,都有可能使战略部署和政策付诸东流。在这个问题上,需要我们的干部转变观念,充分认识政策实施的重要性、艰巨性、复杂性。

抓好落实首先要具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和优良的作风。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精神体现状态,状态决定成败。对领导干部来说,良好的精气神是一种舍我其谁、勇往直前的使命担当,一种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工作劲头,一种滴水穿石、铁杵成针的责任坚守。良好的精气神是一心一意想把事情做好的强烈愿望,有了这种强烈的愿望,就可以为抓好工作落实提供源源不断的内在动力;是一种“功成不必在我”的大境界和“建功必须有我”的真情怀,有了这种境界和情怀,就能自觉防止和纠正各种急功近利的行为,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是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执着追求,有了这种追求,就会在其位、谋其政,时时把工作放在心上、把落实抓在手上,即使在能力和水平上稍有欠缺,同样也能把事情做好。相反,一个领导干部如果没有良好的精神状态,没有强烈的责任意识,不能时时刻刻想着工作,就会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就会遇到问题往上交、往下压、往外推、往后拖,导致工作空转,落实落空。

抓落实就是抓干部就是抓一把手。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都是“施工队长”,是抓落实的关键,必须亲力亲为,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事项亲自推动、重点环节亲自协调、落实情况亲自督查。“一把手”是一个地区、一个部门的领路人、带头人。他们既是决策者,又是决策的执行者、落实者,在抓落实的过程中负有重大责任,起着关键作用,必须紧紧抓住“一把手”这个关键人,真正让有权力的人解决需要权力才能解决的大事,让有能力的人解决需要能力才能解决的难事;大事、难事解决了,落实的问题自然也就解决了。

落实之法,贵在督查。用督查传递压力,用压力推动落实,是一个重要的领导环节,也是一种重要的领导方法。督查要重实地、察实情、见实况。抓好督查,必须坚持原则、坚持标准,不仅要敢于碰硬、敢于较真、敢于担责,而且要突出重点、讲究策略、注意方法,重点事项重点督查,紧急事项跟踪督查,急事要件专项督查,一般事项定期督查,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确保每项工作都部署、有检查、有结果、见成效。抓督查,还要善于借领导之“威”、部门之“力”、舆论之“势”,努力形成以督查促落实的浓厚氛围和强大势场。要抓问题要害,做到眼睛向下、脚步向下,既要发现实施中的共性问题,也要关注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

猜你喜欢

过河督查事项
宜昌“清单之外无事项”等
新型抗凝药利伐沙班 这些事项要关注
拆桥过河
明察暗访 国务院大督查直击民生“小”事
一周重大重组事项一览
聊城大督查体制改革
衢江区:推行乡镇人大重点督查机制
过河
过河
让重大事项清单“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