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思维训练于阅读教学之中

2019-09-10包李花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19年7期
关键词:王冕首诗素养

包李花

在当前的教育改革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基本方向,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主张引导学生要有意义地去学习,要求学生对阅读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教师以此为方向展开教学,让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而不是像传统的教学方式那样注重知识的传授,让学生机械地去记忆。很多教师在教学时,并没有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样无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如果想让该状况得到改变,就要摒弃“知识至上”的观点,要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并以此为导向来引导学生学习,让课堂教学的效率得到提升。

一、引导旧知迁移,拓展思维“广度”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通过新旧知识联系,不但可以让学生更加顺利地学习语文知识,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为他们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教材在编排上有非常独到的特点,它的内容是螺旋上升的,不同年级所包含的知识点是相互联系的。换句话说,不同年级的教材之间以及不同的知识点之间均有联系。伴随年级的逐渐升高,学生能够依托自己以前学习的旧知识来对新知识进行学习。旧知识是学习新知识的基础,新知识是对旧知识的拓展。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对新知识进行学习时,如果可以让学生学会拓展自己的思维,有机地将新知识和旧知识结合到一起,懂得如何去迁移运用,就可以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很好的发展。

如,《我们爱你啊,中国》这首诗,是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精彩描写。里面的诗句非常工整,通过定语后置这一句式,将长江、黄河、黄山、庐山、桂林山水等我国美景淋漓尽致地突显了出来。这首诗中描写了很多景点,不过学生对这些景点并不非常熟悉。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应该怎样引导学生对景点所包含的特点以及词语所包含的意思进行理解呢?教师要将新知识和旧知识联系起来。如这首诗中包含“杭州西湖的浓妆淡抹”这样一句话,教师针对这句话要着重让学生理解“浓妆淡抹”一词,让学生对这几个问题进行思考:(1)“浓妆淡抹”这一词的意思是什么呢?(浓艳和淡雅的装扮)(2)这一个景点,为什么会包含了浓艳与淡雅两种风格呢?接着,让学生练习他们以前所学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让他们对西湖在晴天和雨天中所具有的不同景色进行感受。最后,联系《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引导学生对“浓妆淡抹”所包含的意思进行深入的理解。再如,针对“黄山、庐山的云雾缥缈”,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对云雾缥缈的情景进行想象,然后联系《庐山的云雾》这一文中所包含的“变幻无常的云雾,更给它们增添了神秘的色彩”这句话,来让学生深入地感悟“缥缈”这一词所包含的意思。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将新知识和旧知识联系起来,通过复习旧知识来学习新的知识,不但让他们对新知识的学习欲望得到了激发,还让他们感受到了成功的快乐,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在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自然能够得到有效提升。

二、挖掘文本内涵,推进思维“深度”

学生在学习语文时,思考能使他们获得知识的源泉。学生通过思考能够解决难题,让自己获得提升。学生的思考分为浅层次的思考和深层次的思考,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这样他们才能够学习更多的知识,获得更深刻的见解。所以,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时,一定要对文章所包含的内容进行挖掘,基于文章内容来引导学生进行品味和思考,让他们深入理解课文,进而使他们获得深刻印象,让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提升。

以《少年王冕》一文的教学为例,一位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让学生说一下他们是如何看待王冕的。针对该问题,有的学生这样说:“我认为他这个人非常好。”有的学生这样说:“他在画画方面非常擅长。”学生回答得非常好,不过教师如果仅仅就此止步,而未让学生对其中所包含的深意进行探究,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就只是浅层次的。教师为了能够让学生深入地进行思考,接着进行提问:“同学们说的都非常好。但是,大家可不可以围绕课文,将体现这些方面的地方找出来呢?大家认真地读一下课文,然后和同学针对自己找到的内容进行交流。”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深入地阅读了课文,通过对课文中描写王冕心理、动作、语言的句子进行理解,深刻地认识了王冕这个人。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首先让学生初步了解了王冕,基于此对学生展开了追问,让学生在追问的过程中深入思考文本,这样不但让学生深入了解了课文中的人物形象,还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他们的思维能力,这对他们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三、引导对比辨析,培养思维“精度”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课文中有代表性的语言或者描写之处,开展对比辨析阅读活动,深入地进行文本探究,在这个过程中就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精度”。

如,《水》一文通过非常具有特色的视角描述了水,将作者在缺水情况下的感受很好地描绘了出来。文中作者基于“缺水之苦”“下雨痛快”和“勺水舒服”这几个角度来对材料进行选择。基于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教师让学生进行对比,在这个过程中使他们看到文章的描写在各个方面并未平均用力,对“缺水之苦”仅仅是略写,而对“下雨痛快”和“勺水舒服”进行了非常详细的描写。接着,教师将问题提出来:“文章的主旨是要说明水的珍贵之处,‘缺水之苦’这一素材非常典型,作者为何仅仅是略写呢?”然后,让学生对“下雨痛快”与“勺水舒服”的内容进行深入的阅读,引导他们对文章的写作技巧进行感悟。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便明白了作者通过对有水之乐进行着重描写,不但能够将缺水之苦衬托出来,还可以将人们的乐观心态展现出来。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没有让学生局限于对材料的辨析上,而是让学生深入地感知了文本中作者的思维,引导他们对作者的用意进行感悟,进而深入理解了文本的主旨,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有效地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精度”。

四、打破惯性思维,培养思维“活度”

在学习语文时,学生由于惯性思维,通常会通过便捷的通道来回答问题,这样的效果非常差。教师要引导学生改变自己的思维惯性,培养他們思维的“活度”,进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知识,并获得良好的发展。

如,《三袋麦子》一文中土地爷爷将三袋麦子平均分给了小猴、小牛和小猪,这三只小动物在收到麦子之后进行了不一样的处理,它们得到的结果也是不同的。在开展教学时,教师为了让学生对课文有深入的理解,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假如土地爷爷送给他们一袋麦子,他们会怎样进行处理。针对该问题,不少学生觉得得到麦子就要吃掉它。教师可以基于此来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改变,引导他们进行思考:除了吃,还可以有什么用处?让他们思考后进行讨论。

像上述教学案例中这样教学,不但改变了学生的思维惯性,还让他们爱上了学习。教师在开展教学时,要注重学生思维的培养,让他们学会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处理问题,这样可以使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得到有效的提升。

教师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将其作为教学目标,通过不断探索来提升教学质量,进而让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而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单位:江苏启东市长江小学)

责任编辑 张 艳

猜你喜欢

王冕首诗素养
《上课没人抢》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王冕画荷花
录元·王冕《墨梅》(草书)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王冕学画》中的两个“像”
过得再粗糙,心里也要有首诗
秋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