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引导学生合理猜想

2019-09-10陈国富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19年7期
关键词:猜一王老师预测

陈国富

统编本教材从三年级开始编排阅读策略单元,成为其一大亮点。编者在三年级上册用一个单元让学生集中学习“预测”阅读策略,穿插一系列阅读活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引导学生学用阅读策略。“预测”阅读策略是全新的话题吗?肯定不是,教师一直在用。当教育部教材编写组将其与“提问”“提高阅读的速度”“有目的地阅读”组成基本阅读策略编入统编本教材后,其地位骤然提升。

全国小语会理事长陈先云指出,要加强“六个意识”的研究,即国家意识、目标意识、文体意识、读书意识、主体意识、科研意识。如何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呢?笔者认为,“预测”不仅可作为阅读策略,还是一种能发挥奇妙功效的语文教学法。预测教学法符合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增强自信心,使学习变得快乐、有效。

“预测”的基本含义是预先、事先测定或推测。课标提出“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年段目标中也不时出现“想象”“推想”等词。那么,课堂上什么内容适合猜想?如何引导学生预测呢?

一、课前谈话猜一猜,设置悬念,师生关系更和谐

借班上课,与学生第一次见面,可让学生猜老师的姓、年龄、籍贯、爱好等,自己的班也可找内容让学生猜一猜。猜的结果不重要,猜的过程能迅速融洽师生关系,让学生变得活跃起来。

特级教师赵志祥执教二年级《敕勒歌》时,开课与学生预热,巧妙运用了猜想、预测。猜猜老师的性别,猜猜投影中的人物是谁,这个人物每天会送什么礼物给大家,看图猜诗,顺势引入《敕勒歌》描绘的画面。学生边猜边聊,一个个乐不可支,在学习中始终保持着预测的兴奋状态,预测着这个每天会送礼物给大家的人物是谁,会送什么礼物。

全国教学观摩活动中,重庆冯栎钧老师执教习作《我的心儿怦怦跳》,开课与学生见面就让他们猜猜自己的学生平时如何称呼自己。学生猜了几个回合后,冯老师出示了一张照片,学生立即意识到了,大呼“冯兔子”。冯老师顺势引出自己经历过的那些事儿,自如地导入习作的主题。

笔者教六年级综合性学习的“轻叩诗歌的大门——中华古诗”(先秦至唐代)时,课前与学生见面让学生猜一猜老师姓什么,顺势询问学生姓什么。因教学内容涉及到先秦至唐代的古诗,故笔者介绍自己姓陈,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宋齐梁陈”的“陈”。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了解南北朝时期的乐府民歌,与课前猜一猜形成了前后勾连。

二、课堂教学猜一猜,回环呼应,学习功效更奇妙

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猜老师的教学内容,猜老师的思维方向。学生活动由读、猜、学、练构成,猜一猜贯穿始终,教学呈现立体网状结构。比如,猜猜老师会提哪个最有趣(或最有价值)的问题,猜猜老师最佩服故事中的哪个人物(并说理由),猜猜故事中的哪个场景最感动咱们班的班长。

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可出示古文字的演变过程,让学生猜一猜文字。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让他们适时了解汉字的字源、演变、出处、义项,顺势理解、运用汉字和词语,让识字教学具有文化味。

笔者教三年级《去年的树》时,当学生读准读顺童话后,集中识字环节出示“燃”字的古文字,启发他们猜测。学生难以猜出来,纵然猜对了也说不出道理。左边的火字旁怎么不见了?因为“燃”字本作“然”,本义“燃烧”。“燃”是后起字,代替了“燃烧”之意。“然”的本义被“燃”代替后,失去了“燃烧”之意。运用猜想,启发学生思考,逐渐让学生明白汉字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字义可能转变、消失,形成新的汉字等特点。生字组词时,让学生积累“燃眉之急”一词,此词又是童话中的小鸟找不到树时心情变化的真实写照。

在阅读教学中,可设计猜想、预测的点很多。编者有意用泡泡的形式让学生联系上下文推测词语的意思。在理解感悟时,可让学生根据文本情境,猜想文本的空白点、作者的创作动机、老师的教学意图等,这些都能成为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迁移运用语言表达的训练点。

赵志祥老师激发学生多形式朗读、吟诵、背诵《敕勒歌》,让学生猜想难解词语的意思,通过看注释看图片明白词义、诗意。赵老师出示的诗歌从横式到竖式,从简体到繁体到小篆到甲骨文,学生连猜带蒙地读、背、吟诵,工工整整地书写书法作品。赵老师给学生讲述东魏斛律金吟唱《敕勒歌》振军威的故事,示范吟唱,播放昆曲艺术家张卫东老师的吟唱音频,最终揭秘开课前出示的图片是宋朝编写《乐府诗集》的郭茂倩爷爷,一个会每天送精美礼物给小朋友的中国圣诞老人。整节课,学生在赵老师的引导下,朗读、阅读、背诵、倾听、吟诵、书写、比赛,其乐融融。教学达到语言与思维的深度结合,审美与文化的有机渗透,足见赵老师高超的解读教材与设计教学的能力、机智的应答策略、幽默的语言艺术。笔者认为,猜想、预测教学法功不可没。

全国特级教师王崧舟执教《记承天寺夜游》时,多次引导学生品析词句。如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区分“欣然起行”“走于中庭”两句中“行”与“走”的意思,“月夜入户”中“入”的意思,其主体是月光,还是好友,设置了一个个悬念。引导学生品味词中“闲人”的内涵时,王老师引导学生思考“有着怎样心境的人称得上是一‘闲人’”,从而聚焦“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这个容易被忽略的时间。王老师创设情境,学生成为与苏轼同时代的某位三品大官、生意人、读书人,展开猜想、回忆,接受王老师的调查:“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你,苏轼,在干什么?”一个个角色回忆起那个普通的月夜,都是世俗之人。很自然地,学生们、听课的老师们都在预测着,教学进入一种美妙、奇幻的境界。王老师顺势出示注释,介绍苏轼与张怀民的背景,播放纪录片《苏东坡》片段,了解两人蒙受奇耻大辱后的淡泊、清静。王老师回环呼应,再次调查那一个个“三品大官”“生意人”“读书人”:“你,苏轼,一定有心里话要说,请写下来。‘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我的心中_________。’”学生静心书面表达,省略号为省略版的小古文,横线处填写角色的心里话。学生的书面表达充分证明,他们逐步感悟到了词中“闲人”的内涵。笔者认为,王老师此节诗意语文教学课,猜想、预测教学法也是功不可没。

笔者教二年级《一封信》时,在学生读准读顺课文后抛出一个问题:“刚才大家读课文时,班长问我一个词语的意思。大家猜猜班长问的是哪个词语?”课堂一下子热闹了。有的浏览课文找词,有的随口念词,还有的自念自解。连班长都有一个不理解的词语,这是多有趣的话题。猜来猜去,大家慢慢猜出来了,班长承认是“冷清”一词。其实,班长不理解词语一事是老师与班长的约定。“冷清”一词也确实是整篇课文中最难理解的词,离学生的阅读与生活较远。于是,借助近义词、联系上下文、借助熟字猜词义、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并运用词语说话等理解词的方法,凭借猜一猜教学法,学生逐步领悟了理解词的诸多方法。

教学民间故事、传说、古诗词等时代久远的内容,往往可让学生根据課前、课内了解的相关资料,猜想作者的创作意图,引导学生进行某主题、某作者的群文阅读。如教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在读诗厘清诗意后,让学生猜猜诗人为何写下此诗,学生可能认为诗人是写景、思乡之意,待分享诗人的生平和写诗背景后,学生逐渐认为诗人也可能是为抒发自己远大的政治抱负。教远古神话、民间故事、唐诗宋词元曲等,只要不违背创作者的原意和文本的核心价值取向,都可巧妙地运用“想象、预测”开展思考性、创造性的阅读。

细心阅读、观看诸多名家的教学实录和视频,能发现名家都有积淀下来的丰富经验,巧用“预测”教学法就是一个妙招。

(作者单位:广东深圳市宝安区教育科学研究院)

责任编辑 宋园弟

猜你喜欢

猜一王老师预测
奇妙的旅行
选修2—2期中考试预测卷(B卷)
选修2—2期中考试预测卷(A卷)
猜一猜
有趣的动物
猜一猜诗
难忘的“记者招待会”
《福彩3D中奖公式》:提前一月预测号码的惊人技巧!
预测高考
猜一猜 说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