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亲亲仁民,万物一体

2019-09-10刘强

名作欣赏 2019年6期
关键词:仁德仁者一体

(三)仁者必智

仁者所以能不忧,还与其所达到的智慧境界相关。《论语·里仁》篇第一章就涉及“仁智之辨”:

予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智、仁、勇乃儒家追求的“三达德”,所谓“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当孔子说“择不处仁,焉得知”时,分明是将“智”之内涵扩充了,提升了,变成了与“仁”相辅相成的一种境界。可谓“仁者必有智,智者必有仁”。甚至可以说,仁即是智,智即是仁。再看《论语-里仁》篇第二章:子日:“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同上)

此句也可理解为:仁者可以久处约,可以长处乐。仁者不忧,故能安仁;智者不惑,故能利仁。董仲舒《春秋繁露·必仁且智》篇说:“仁而不智,则爱而不别也;智而不仁,则知而不为也。故仁者所爱人类也,智者所以除其害也。”如此,则仁者不唯有仁德,亦必有智慧。再看《雍也》篇下面一章:

宰我问日:“仁者,虽告之日: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日:“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宰我以“仁者是否愚”试探孔子,孔子却答以“仁者必有智”。君子所以“可欺也”,乃因其有仁;所以“不可罔也”,乃因其有智。这与撒旦对耶稣说:“假如你是上帝的儿子,你从山上跳下来,上帝托着你,不使伤你的足。”耶稣却说:“撒旦退去,不可试探主,你的上帝。”何其相似乃尔!再看下面一章: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

此章也是“仁智之辨”。孔子以山水喻仁智,也即君子比德于山水。实则山水、动静、乐寿并非两极对立,而是互为映衬,彼此包容,故在儒家思想中,智慧必是仁德之开显,仁德必是智慧之归宿。换言之,智术小惠、阴谋诡计,皆与智慧无关。一言以蔽之:智在仁中,仁是智之根。无仁不智,无智不仁,二者必相辅而成,相伴而行也。

(四)仁者必勇

或以为仁者必懦弱畏葸,实则不然。窃以为,智、仁、勇“三达德”中,“勇”乃最低位格,其次是“智”,最高是“仁”。故孔子说:“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宪问》)可知只有勇而未仁者,未有仁而不勇者。同理,如说“智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智”,亦可通。孔子还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 卫灵公》)如伯夷、叔齐“不食周栗”,饿死于首阳山,孔子谓其“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又如“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日:“殷有三仁焉。”(《论语-微子》)可知孔子所称许之仁者,必有将道德生命置于肉体生命之上的大智大勇。

为何仁者能有勇呢?无他,盖仁者必为道义所驱使也。故孔子说:“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实则见义不为,不唯“无勇”,亦必“无仁”。孟子说:“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孟子·万章下》)他主张“舍生而取义”,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孟子·告子上》)孟子还说:“昔者曾子谓子襄日:‘子好勇乎?吾尝闻大勇于夫子矣: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孟子·公孙丑》)可知“仁者”之勇,绝非匹夫血气之“小勇”,而是志士仁人之“大勇”。“小勇”出于“力”,“大勇”出于“仁”。《庄子·秋水》说:“知穷之有命,知通之有时,临大难而不惧者,圣人之勇也。”唯其如此,才能造就一个“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五)特长不等于仁

既然仁者必兼智与勇,那么,卓越的才能与仁德是何关系?且看孟武伯与孔子的这段对话: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日:“不知也。”又问。子日:“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日:“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日:“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论语·公冶长》)

孟武伯问子路、冉求、公西赤是否为仁者,孔子以“冶其赋…‘为之宰…‘与宾客言”诸才能分言之,而仁则未之许。可知在孔子心目中,军事、经济、外交诸才能皆不等于仁。孔子还说:“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论语 泰伯》)更直接把“才”与“德”做了切割。言下之意,“有才无德”比起“无才有德”,离仁的距离不是更近,而是更远!

(六)私德不等于仁

既然才能不等于仁,是否一个人私德很好,就一定是仁者呢?也未必。且看下面这个故事:

子张问日:“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無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日:“忠矣。”日:“仁矣乎?”日:“未知,焉得仁?…‘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日:‘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日:‘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日:“清矣。”日:“仁矣乎?”日:“未知,焉得仁?”(《论语·公冶长》)

这个故事至少说明,类似“忠…‘清”这样的个人私德,或许离仁德较近,但还远远没有抵达仁德,更不可能等同于仁德。“盖忠之与清,有就一节论之者,有就成德言之者。细味本章辞气,孔子仅以忠清之一节许此两人。若果忠清成德如比干、伯夷,则孔子亦即许之为仁矣。盖比干之为忠,伯夷之为清,此皆干回百折,毕生以之,乃其人之成德,而岂一节之谓乎?”①也就是说,孔子主张的“为己之学”,绝非仅做独善其身“自了汉”,而是能担荷天下道义于己身,越是世道混乱,越是要迎难而上,而非洁身自好,知难而退。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日:“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日:“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阳货》)

此一章最为吃紧处在“天下”二字!相比“忠”“清”之德,“恭”“宽”“信”“敏”“惠”在境界上亦并非多高,关键在其能“行于天下”,与“人”和“众”发生关系,也即是将“私德”扩充而为“公德”,普惠天下众生,如此,方可称“仁德”而无愧!

(七)为仁由己

孔子仁学,乃为己之学,此“为”字,既可作介词用,强调为学之方向;亦可作动词用,强调为学之方法,即修己、克己、反己、成己、立己、达己也。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此言既出,真为人类精神世界开一崭新天地!窃以为,“由己”,即“由自”,倒过来即“自由”。故孔子此言,实仁学之“自由”义,亦中国传统文化之“自由”义。为学、修身、孝悌、忠恕、仁爱诸道,其主体绝非他人,而是自己。故所能达到之程度规模,亦完全在己,而不在人。孔子还说过:“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论语·子罕》)正如仁心善性皆天赋具足,非由外铄,行道弘仁之进退行止,也不假外求,尽皆由己。此即所谓“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就此而言,仁学不仅是“为己之学”,更是“自由之学”。孔子“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正是“为仁由己…‘克己复礼”之后臻于大自由境界的生动体现。

(八)仁者能致广大而尽精微

虽日“为仁由己”,然仁之境界却可“致广大而尽精微”。《论语·雍也》载:

子贡日:“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此章可谓“仁圣之辨”。前面已说能将恭、宽、信、敏、惠五德“行于天下”则可为仁者,此章子贡以“博施于民,而能济众”问仁,而孔子竟说“何事于仁,必也圣乎”,以为早已超越仁者,而犹入于圣人之境了!可见必能致广大而后可以言“仁…‘圣”。孔子又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立人”“达人”显然比“爱人”更高一筹。据此可知,孔子之仁学,实乃立己达人、成己成物之学,《周另·系辞上》所谓“安土敦乎仁,故能爱。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正此意也。

孔子对管仲的评价亦可见其一斑。孔子曾说管仲“器小”,且“不知礼”(《论语·八佾》),看似颇有微词;然在《论语·宪问》篇,孔子又以仁许之,说:“如其仁!如其仁!”究其原因,盖因“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此无人可及之仁德;同时,“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此又是使华夷明辨、文明存续、功在千秋之功业。管仲其人,虽未必定能“博施济众”,却的确做到了“立己达人”。

以上是仁德“致广大”的一面,其“尽精微”处更妙不可言。《论语·里仁》篇孔子说:“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又说:“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皆可见仁德不可须臾或离,须时时用功,刻刻留意,即使颠沛造次,亦必安处于其中,真是极尽精微、闾不容发!刘备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也可看作是仁德的修养工夫。

更值得注意的是下面一章: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

此章可谓“孔氏顿门”。盖人之所思所欲,有着超越物理空间和时间的强大力量,可以移迢远为切近,变不能为可能,佛家所谓“愿力无边”,亦是此意。朱熹《集注》说:“仁者,心之德,非在外也。放而不求,故有以为远者;反而求之,则即此而在矣,夫岂远哉?”这说明,仁德之境并非高不可攀,远不可及,在仁心发动的一瞬间,每一个道德主体都是仁者。“我欲仁,斯仁至矣”,实则正是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故熊十力先生以“自由”之义论此章云:“西人有言,人得自由,而必以他人之自由为界,此当然之理也。然最精之义,则莫如吾夫子所谓我欲仁,斯仁至矣。言自由者,至此而极矣。夫人而不仁,即非人也。欲仁,而仁斯至,自由孰大于是。而人顾不争此自由,何耶?”②与其说是熊先生“读书得间”“触类旁通”,不如说是孔子之仁学,本身便是一精微无比、左右逢源的生命学问,其所以能两干余年薪尽火传,历朝历代皆不乏解人,至今仍不绝如缕的真正原因,盖在于此。

“仁宅”的建构与生命智慧

(一)孔子的“仁里”

上文已说,仁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如何让人明白其深刻内涵,又能身体力行之,的确是一非常棘手的问题。孔子深谙语言之妙,故常能化抽象为形象,以动态为静态,以物理空间形容心理器宇。比如前引“里仁为美”一句,就将“里”字动词化,使“仁”有了一可以想见的空间特征。以“里”作动词,则“里仁”便是“居仁”,与下文“择不处仁”“久处约”“长处乐”之“处”,前后呼应。“里仁为美”是说,君子以仁德为居所,行止坐卧,动静语默,无往而不在仁德之中,此是天地之间最大的美事。“里仁為美”四字所蕴含者,不仅是一伦理道德之境界,亦是一审美艺术之境界。孔子将“仁”这一抽象概念空间化、形象化、诗意化,极大地拓展了儒家的仁学内涵和义理深度。③再看《论语·雍也》:

子日:“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此章亦论仁之境界,乍一看似乎与空间无关,细思则发现,其中盖隐含两重对比:一是时间之对比,如“三月”与“日月”,言颜回能久处仁道而其心不惑。一是空间之对比:违者,去也,言由此而向他处去;至者,来也,言由他方而向此处来。“不违仁”,是说颜回居仁不离,以仁为安宅也。“至焉而已矣”,是说其余弟子欲仁求仁,而只能或日或月至于仁也。“三月”言其久,乃安仁之境;“日月”言其暂,乃求仁之貌。仁道本属抽象之价值,而孔子则以时空二维之久暂去来以喻之,赋予仁德以空间效果,遂使仁德之修为有内外、宾主之别。这就是孔子“仁里”或日“仁宅”的建构,何其高屋建瓴,又何其宏大瑰玮!

(二)孟子的“仁居”

孟子在孔子的影响下,又提出“居仁由义”说,使儒家的“仁学”大厦基础更为坚固:

孟子曰:“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孟子-尽心上》)

這里的“天下之广居”便是仁,“天下之正位”便是礼,“天下之大道”便是义。大丈夫立于天地之间,自当“居仁由义”:

孟子日:“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孟子·离娄上》)

“安宅”与“正路”,“居仁”与“由义”,正是人类所以安身立命的最佳生命场域,原始儒家大中至正之气象于此呼之欲出!孟子还说,“居移气,养移体,大哉居乎”(《孟子-尽心上》),认为人所处之环境可以改变人的气质,供养可以改变人的体质。又说:“夫仁,天之尊爵也,人之安宅也。莫之御而不仁,是不知也。”(《孟子-公孙丑上》)“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居恶在?仁是也;路恶在?义是也。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孟子·尽心上》)人若不能“居仁由义”,无异于“自暴自弃”!孟子更将“仁”与“人心”等量齐观,说:

“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上》)

孟子的“求放心”,也是将仁比作一“安宅”,而“人心”之“放”,便是“违仁”“去仁”,当知“求”而使“至焉”。就此而言,则“仁宅”亦“心宅”也!后世理学与心学之“心外无理”“心即理”之说,早已在此埋下了种子。

(三)“天地万物一体之仁”

由孔孟所建构的这一“仁宅”或“仁居”,不仅可以安顿个体生命,还可使“天地万物为一体”。《论语·公冶长》载:

颜渊、季路侍。子日:“盍各言尔志?”子路日:“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日:“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日:“愿闻子之志!”子日:“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本章可谓“师徒言志”,涉及夫子乃至儒学之终极理想。师徒三人,各表其愿,唯孔子所言,最为仁厚高迈,非厚德载物者不能道。子路是忘物爱友,求仁也;颜渊是忘我去私,不违仁也;孔子则大而能化,成己成物,安仁也。孔子所说的老者即长辈,朋友即平辈,少者即晚辈,三者足以该尽天下人,或者说是将天下人都视为一家人。故《礼记·礼运篇》说:“故圣人耐(能)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同书《礼运》“大同”章亦云: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这便是孔子的“大同理想”。其源泉正是“好生爱人”④的仁爱精神和生命智慧。

宋明儒者进一步弘扬儒家仁本之学,并使其日益缜密和精微。如程颢说:“人与天地一物也。”又说,“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仁者浑然与物同体”。程颐更提出“仁包四德”说:“元亨利贞谓之四德。元者万物之始,亨者万物之长,利者万物之遂,贞者万物之成。”⑤朱熹《仁说》云:“天地以生物为心者也。”又提出“仁之本体”论:“‘仁’字须兼义礼智看,方看得出。仁者,仁之本体;礼者,仁之节文;义者,仁之断制;知者,仁之分别。犹春夏秋冬虽不同,而同出于春:春则生意之生也,夏则生意之长也,秋则生意之成也,冬则生意之藏也。”盖儒家之仁学,在在不离一个“生”字!

王阳明在《大学问》中进一步发挥此意,提出“一体之仁”:

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若夫间形骸而分尔我者,小人矣。大人之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也,非意之 也,其心之仁本若是,其与天地万物而为一也,岂惟大人,虽小人之心亦莫不然,彼顾自小之耳。是故见孺子之入井,而必有怵惕恻隐之心焉,是其仁之与孺子而为一体也。孺子犹同类者也,见乌兽之哀鸣觳觫,而必有不忍之心,是其仁之与乌兽而为一体也。乌兽犹有知觉者也,见草木之摧折而必有悯恤之心焉,是其仁之与草木而为一体也。草木犹有生意者也,见瓦石之毁坏而必有顾惜之心焉,是其仁之与瓦石而为一体也。是其一体之仁也,虽小人之心亦必有之。是乃根于天命之性,而自然灵昭不昧者也,是故谓之明德。⑥

每读此文,不觉情灵摇荡,真有“神超形越”之感!若无“与天地万物为一体”之仁心,又岂能说出如此“拔本塞源”的话来!

《周易·系辞上》说:“天地之大德日生。”“生生之谓易。”又《尚书·大禹谟》:“好生之德,洽于民心。”此皆中国传统文化中之仁爱精神与生命智慧。王阳明还说:“风雨露雷,日月星辰,山川木石,与人原只一体。”⑦从《礼记》的“天下一家,中国一人”,到宋儒的“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再到阳明的“一体之仁”,已逐步将作为“人的本质规定性”“仁者爱人”以至“仁民而爱物”的“仁”,推括至于无远弗届的整个宇宙!帕斯卡尔在《思想录》中说:“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人囊括了宇宙。”这是西方的天人观。而原始儒家所建构的仁学,则不仅包含“爱人好生”和“以生说仁”的爱的哲学和生命智慧,同时也蕴含着“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的伦理化的自然观和宇宙论。换言之,使人“囊括了宇宙”并获得尊严的,绝不仅是“思想”,还有——“仁爱”。

这一思想现在依然适用。我们常说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正是“天下一家中国一人”“民胞物与”的现代版。佛教的“同体大悲”亦可作如是观。一个人修行到一定程度,是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看到别人的痛苦,感同身受,觉得也是自己的痛苦,所以要慈悲喜舍,普度众生。就此而言,儒家的仁爱思想,实与佛家的慈悲为怀息息相通,接榫无间!今有论者更提出“仁学本体论”,发明儒家仁学之微言大义,认为“仁统自由、平等、公正”,正是“作为普世价值的仁”⑧,才能融通中西,涵摄古今,为全人类不同族群所认可和接受。

总之,儒家之仁学,乃是由孔子奠基而成的理性生命、精神生命和文化生命——“文化生命等于超越的宗教生命与形而下的生物生命之综合。”⑨相比于西方哲学的“爱智慧”,儒家的仁学则是“爱生命”,这种以“爱的智慧”为核心的生命智慧,正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谭嗣同《仁学》称:“智慧生于仁。”故无仁则无智,无智则无仁。牟宗三更将仁德、智慧与生命打通一气,说:“吾人即谓此则是透体生命是智慧之人格,全幅是仁之人格。何谓仁?就此简单言之,即是生命之不滞。”⑩儒家之道德理想在此,儒家之生命智慧亦在此。有此一种文化生命与智慧境界,则中华文明虽历经干劫百难,甚至一度“花果飘零…‘灵根倒悬”,亦自可卓然立于世界文明之林而不倒,终能迎来剥尽转复、否极泰来之日。

①钱穆:《论语新解》,生活·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128页。

②高瑞泉主编:《熊十力文选》,上海远东出版社1997年,第283 284页。

③刘强:《论语新识》,岳麓书社2016年版,第94页、第95页。

④《太平御览》引《春秋元命苞》日:“仁者情志,好生爱人。故其为仁以人。其立字二人为仁。”

⑤《二程集》第三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695页。

⑥王守仁:《王阳明全集》(下),吴光等编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967页。

⑦王守仁:《王阳明全集》(上),吴光等编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07页。

⑧陈来:《仁学本体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年版,第469页。

⑨⑩牟宗三:《道德的理想主义》,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版,第192页,第II页。

猜你喜欢

仁德仁者一体
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
仁者甘死如饴
为仁由己
推己及人
To Judge or Not to Judge: A Discussion on the idea of Judging in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and the Bible
雄浑豪迈于一体灵秀磅礴熔一炉
The influence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o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传祺GS4200T手自一体豪华版
孟子说仁德
点点读《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