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筑孩子成功的彩虹桥

2019-09-10周青莉

学习与科普 2019年28期
关键词:学生家长沟通交流家校

周青莉

时常见到这样的场景:班主任与学生家长争吵,班主任指责家长对孩子管教不严,家长则认为孩子到了学校就应该由老师来管理,跟家长无关;还有的家长指责老师布置作业太多,导致孩子睡眠不足,影响健康,而老师认为只有多做题才能提高孩子学习成绩;更有甚者,老师和家长当着孩子的面发生争执,让孩子颜面扫地离家出走。这些家校冲突现象在班主任,特别是初任班主任身上时有发生,引起我们对家校沟通的思考。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犹如孩子健康成长的“两条腿”,任何一条腿生长发育不良,都会导致孩子“单腿跳”,就算蹦得再高,也注定无法走远,只有“双腿健全”的孩子才能持久奔跑、跳跃;只有“双管齐下”的正确教育和引导才能让孩子均衡发展、所向披靡。因此,家庭和学校需要心手相连、紧密配合,学生家长无疑是老师的有力臂膀和不可或缺的左右手。

作为一名初任班主任,与学生家长交流沟通必不可少、责无旁贷,由于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家长的文化素养、品性修为也不尽相同,家长对孩子教育问题的理解认知、重视程度、教育方式方法上存在较大差异,这就要求初任班主任对待不同类型的家长要因势利导、顺势而为,把握好与家长沟通交流的“技巧”和“禁忌”,以期取得事半功倍意想不到的成效。

一、换位思考将心比心

班主任的角色是多方面的,曾经为人子女,被父母百般呵护,未经历风雨,如今可能或已然为人父母,现实逼得你必须学会坚强并成熟起来。经历了被爱与爱的洗礼,和家长沟通的时候才能更好把握“两项原则”,一是换位思考,二是以诚待人,假如我是孩子的家长,我听到班主任这么说我的孩子,我会怎么想;其次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沟通交流只是手段,解决问题才是目的。遇到脾气暴躁、偏执冷漠不好沟通的家长一定要沉着冷静,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毕竟你所付出的一切努力和心血都是为了孩子的发展,交流沟通的目的是要让家长在思想上重视家庭教育,在方法上纠正家庭教育的偏差和误区,在情感上加深家长对学校和老师工作的认同与理解。

二、扬“技”舍“忌”游刃有余

与学生家长沟通要做到身怀“六技”,如同一节好课,需要反复摸索、提炼、总结,不断升华才能成就精品,同理,一场“走心”的家校沟通必须要仔细斟酌、再三考量。一是要提前备课,了解孩子的近期表现、习惯、优缺点及孩子的家庭状况等;二是要超前预想,根据掌握的家长信息,预判家长类型及沟通上可能出现的问题,想出应对方法,尽可能细致周全,妥善化解矛盾和问题;三是要善于报喜,孩子的点滴成长和进步要善于挖掘并给予充分肯定,及时告知家长,让学生和家长都看到希望从而信心百倍;四是要巧妙报忧,孩子的错误不足要委婉指出,不能听之任之,更不能一棍子打死,要分析利弊,找对方法,让学生知错能改,家长鞭策鼓励;五是要客观评价,不虚报不瞒报,客观真实地反映学生在校情况,让学生家长了如指掌心中有数。六是要家校同心,加强沟通,鼓励学生家长提出合理化建议,紧密配合,共同解决难题。

与学生家长沟通要做到“六忌”。 “六忌”即:忌交流时言语伤人;忌指责、训斥家长;忌只谈学习、学好遮百丑论;忌只谈孩子缺点不谈优点;忌大声训斥孩子;忌频繁请家长到校等。毕竟孩子犯错不等于家长有错,请家长来校沟通是为了解决问题,寻求家长的帮助,而不是宣泄情绪、恶化关系的。班主任与家长交流时,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尊重家长,尊重孩子、平等交流、公正处理。

三、综合评价客观公正

“3121”法是沟通交流的纲要,“3”即三条优点,前“1”即一点不足,“2”即两条建议,后“1”即制定一张针对性计划表。当然“3121”只是泛指,也可以是“4121”“5231”什么之类的,只是要注意交流时评价孩子需遵循“两多”,即要优点多于缺点,要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不要打击孩子自信,更不要在家长心中留下你对孩子有意见、有偏见的不良印象,以免对交流造成障碍;要建议多于缺点,让家长在后续的跟进教育中有法可依,有事可做,保证交流有实效。“3121”数字梯度的设计是“峰谷”型曲线,便于让家长在“峰”处认同学校、愿意配合班主任完成孩子的教育转变,在“谷”处期盼倾听班主任的建议,从而顺利完成沟通交流。

班主任与家长沟通交流时,对于孩子的评价要多样化、多元化,做到“三不要”:不要“唯學论”,只谈学习不谈其他;不要“唯优论”,只要学习好就“一白遮百丑”、“学好遮千丑”,只要学习差就“一黑遮百俊”、“学差遮千好”;不要“唯关系论”,只要平时主动和老师沟通交流,主动支持配合学校工作的家长,他的孩子什么都好,反之亦之。班主任可以从课堂表现方面评价,如上课的专注程度、知识的吸收快慢、笔记的记载情况等;可以从性格转变方面评价,和家长分享一件孩子的一件事例,如比以前开朗了,会和同学们友好相处了,比以前更宽容了等等;可以从班级贡献方面评价,如为班级做了什么好事,为老师分担了什么职责等;还可以从作业情况、薄弱学科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四、因人施教对症下药

都说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当复印件出现问题的时候,应该学会主动从原件上找原因。一千个性格各异的孩子身上能折射出一千对父母的三观、教养、眼界和胸怀。家长类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班主任要量体裁衣因人施教,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一类为修养型家长,班主任可以如实反映孩子的各种表现,提出正确的教育措施,和家长商讨合理化建议。一类是溺爱型家长,这类家长通常不愿意听班主任直指孩子的不足,班主任就要学会首先肯定孩子的优点,对孩子的良好表现进行真诚的赞赏和表扬,对于不足之处委婉表达,旁敲侧击、由表及里,指出问题虽小危害却很大,引起家长高度重视。多用“孩子在……方面表现特别突出,老师和同学们都非常喜欢,如果他能在……方面做的更好,他一定会更棒”这样的话语来交流鼓励。一类是撒手型家长,班主任要不吝言辞的大力表扬孩子,让家长认识到孩子的潜力、优势所在,认识到作为家长管与不管不一样,闲散管和严谨管不一样。多采用“你这孩子如果管好了,将来肯定是个人才”、“孩子现在还小,正处在性格转变的关键期,需要家长的关注与关爱,您的态度决定了孩子将来的高度”等话语来交流。还有一类是不讲理型家长,虽说概率很小,但不是没有,对于这类家长,班主任一定要沉着冷静,保持克制,耐心倾听对方诉求,找出症结所在,针对性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循序渐进稳扎稳打。。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建设者、组织者、引领者,而家长朋友们是学校教育的延伸、是老师的得力助手。初任班主任一定要掌握好与家长沟通的“技”与“忌”,要始终明白一个道理:一个要教育别人的人,最有效的办法是首先教育好自己,不断引导自身与学生家长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自觉学习有益的、采纳有用的、澄清有误的、抵制有害的,团结家长齐抓共管,促进学生长足发展,共筑孩子成功的“彩虹桥”。

猜你喜欢

学生家长沟通交流家校
谈如何有效的开展幼儿园家校共育工作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校携手,共促发展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人兽表演
家长对学校满意度调查研究
农村中学“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与教育方式研究
利用信息技术加强留守儿童与班主任老师沟通交流
北京市小学武术教学的现状调查
高中学生家庭教育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