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职基础会计的有效教学策略

2019-09-10黄贤芳

学习与科普 2019年35期
关键词:基础会计中职教学策略

黄贤芳

摘要:在当前的教学形势下,会计专业在职业学校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为了保证中职学校的教学质量,培养优秀的会计人才,针对中职基础会计教学展开教学研究,从中寻找有效教学的策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科特点,设置框架体系;根据教材分类,进行专项教学;了解学生情况,开展针对教学;理论结合实际,组织实践教学。巧妙使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实现中职学校会计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中职;基础会计;教学策略

基础会计这门课程主要是让学生在学习期间对会计工作进行深入的了解,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实现会计教学的有效性。中职学校的教学比普通中学的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在文化课程的基础上,还要对学生进行专业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点考虑学生在会计工作中的实际情况,学生将在长时间内对会计进行专项学习,这也为教师实现有效教学提供了充分的时间,教学课堂中需要师生双方共同协作,从而实现高质量和高效率的会计教学。笔者从事了多年的中职会计教师,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同时查阅了大量的与实现有效会计教学相关的材料与文献,总结出以下几点教学策略:

一、结合学科特点,设置框架体系

会计学科的特点就是具有连接性和系统性,整个会计发生期间都是学生需要学习的知识点。教师可以根据会计学科的实践特点,制定一个教学框架,将教学内容逐步填入到框架中实现有序的会计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仅仅根据教材进行教学,还要将会计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体现出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会计学科的重要性,就会更加认真和仔细的进行学习,从而保证了学习的质量。

例如,基础会计这本教材主要分为概述、会计要素及会计平衡公式、账户和复式记账、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财产清算、会计核算程序以及财务会计报告等九章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在教学初期拟定一家企业,将教学内容添加到企业经营当中,根据会计工作在企业经营中的作用和性质,对学生进行教学。在企业发生业务往来时就会有凭证生成,在企业定期或者不定期进行财产盘点和核算时就会进行财产清查等等。根据会计学科的特点,采取框架式教学,将教学变得更系统化、更具有实际性,保证中职学校会计教学的完整性。

二、根据教材分类,进行专项教学

教师在教学时需要先将教材的内容研究的透彻,根据教材中对会计教学的分类,教师在课堂中进行专项教学,并保证学生每一部分学习的有效性。根据学生的真实学习状况查缺补漏,找到学生学习效果不理想的教学部分,再进行重点讲解。在每一轮的教学中,教师都会对学生的疑问进行答疑,把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能第一时间被解决,可以激起學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够达到教师有效教学的目的。

例如,针对“会计要素及会计平衡公式”这一章进行教学时,根据财务状况要素和经营成果要素两部分对学生进行教学,在教学时教师需要对这两部分内容进行明确的区分。有许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将这两部分内容混淆,导致后来的计算公式记忆错乱,失去学习的思路,学习成效也将大打折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明确划分两部分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学习期间就形成清晰的思路。教师再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以及“收入-费用=利润”这两个公式进行变型教学,还要根据实际案例进行计算练习。在专项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其中的重点难点进行详细的讲解,学生也可以听得清楚明白,保证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了解学生情况,开展针对教学

一个班级中几十个学生,一些教师在教学中还需要对几个班级的学生进行教学,这些学生都是独特且独立的个体,每一个人的学习和发展情况也都不相同。在日常教学中,总是会有一些跟不上教学进度的学生,对于学困生教师需要重点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并展开针对性教学,确保班级内的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得到切实有效的教学指导,帮助学生养成正确学习的观念和意识。

例如,在会计教学中,有些学生是复式记账部分没有学的透彻,也有学生是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没有学好,学生在学习期间总是会有种种问题需要教师进行专项解答。然而基础会计学科的课时有限,教师也很难将每一个学生的问题都在课堂上进行有效解答。在以上教学现状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一个整体性的测验,检验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根据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分类,对存在不同问题的学生进行针对性教学,保证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得到专业性的教学指导。经过教师逐渐深入学生学习情况的教学,学生存在的问题也将越来越少,形成每一位学生都能有效学习的理想状态。

四、理论结合实际,组织实践教学

会计学科的实践性在教学中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对学生进行教材中的教学,还要在教学中增设教学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通过实际演练和参观实习等活动的开展,教师将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增强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保证会计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教师讲解“会计凭证”一章时,可以对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教学。教师将提前购买的会计凭证发放到学生的手中,通过学生的观察对凭证的种类、作用等进行学习,在填制凭证时学生也可以动手填写,在实践中学习正确的填写方式。并对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区别进行讲解,让学生对会计凭证了解的透彻,不在记忆中出现偏差,以免影响以后的学习。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把填制完的凭证留存好,在最后阶段进行分类和整理。整个教学过程都伴随着实际操作,让学生离真实的会计工作更进一步。将教学与实践结合到一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从而实现会计的有效教学。

综上所述,中职学校是为那些具有某一专业意向的学生以及文化课成绩稍差的学生提供的另外一条途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铺平前方的道路,减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绊脚石,为学生打造一个和谐的教学氛围和良好的学习环境,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体会到会计学科的学习价值和实际应用的意义。教师是学生的指路灯和航向标,正确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保证每一节课的教学质量,实现中职学校会计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魏尚玲,刘浩.中职《会计基础》课程信息化教学有效研究与实践[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9(06):277-278.

[2]肖莉.中职基础会计教学现状与策略[J].才智,2019(12):115.

[3]曹骥.对提高中职基础会计教学实效性的几点思考[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07):149.

猜你喜欢

基础会计中职教学策略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项目教学法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的应用
高职高专基础会计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