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技术学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分析

2019-09-10洪岚向丹丹王静芳戴亚男唐小冲

科教导刊 2019年25期
关键词:教育技术学就业问题人才培养方案

洪岚 向丹丹 王静芳 戴亚男 唐小冲

关键词 教育技术学 就业问题 人才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G65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9.09.087

Abstract With the popularization of information education and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technology, a large number of outstanding undergraduate graduates have entered the society, their competitiveness has been enhanced, and the employment pressure has been increasing. The employment situation of education technology graduates is not optimistic, and most of them have employment difficulties. By means of questionnaire survey, interview and literature review,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undergraduates and former graduates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of A university, analyzes and finds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students, teachers and schools, and proposes solutions. It is hoped that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will be helpful to the employment of graduates and guide the right development direction for current students, so as to help students broaden the employment channels for undergraduate students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Keywords educational technology; employment issues; talent development program

0前言

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毕业大学生从2016年765万增加到2018年820万,毕业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严峻,本校教育技术学的毕业生面临同样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某A高校的教育技术学本科在校生和毕业生进行调查,A高校是省属重点本科高等师范院校,该校教育技术学本科在校生有226名,调查对象是大一至大三的本科在校生和近三年(2012-2014)毕业生,采用了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文献法,总计发放问卷200份,有效问卷189,有效回收率94.5%。分别从大一到大三学生的学习现状、对专业是否满意和未来就业规划等和往届毕业生的就业率、就业方向和就业对口度等进行调查分析,数据均采用Excel统计分析,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本文在对往届毕业生的研究中,得出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比如专业对口度低,就业困难等,针对这些问题,对在校生、老师和学校提出一些建议,希望对毕业生就业有所帮助以及为在校生引导正确的发展方向,拓宽教育技术学本科毕业生就业视野和途径。

1  近三年本科在校生的就业规划

1.1  本科在校生对本专业的了解及关注情况

现代大学生普遍存在不喜欢自己专业的现象,原因多种:一是很多学生高考后没有目标,盲目听取老师的意见及家长的要求而选择某个专业;二是报考时没有被录取,被迫调剂到其他不喜欢的专业,又因转专业困难,没有其它选择;三是很多学生在不够了解专业的情况下报考该专业,在逐渐学习过程中兴趣下降,学习动机不足,导致对学习逐渐产生厌倦等。以上这些原因导致该类学生对专业课的掌握程度不高,对自己的未来规划不够明确,在就业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

经过调查研究,我校的教育技术学的学生有一部分是通过调剂或者没有目標地选择了本专业。据有效数据统计,我校的教育技术学本科生中自主选择本专业的比例约为43%,因服从调剂而被迫学习该专业的比例约为22%,听从父母意愿或其他原因的比例约为35%。在这些学生当中有近51%想过更换专业,原因是大多数认为就业前景不好,对专业没有兴趣等。大一到大三,时常关注本专业的行业热点和前沿动态的学生逐级增加,尤其是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对本专业的就业情况极为关注。

1.2  本科在校生掌握的专业技能情况

教育技术学是对学习资源与学习过程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在教育技术学的学习中,学生需要掌握许多技能,同时各方面能力也应得到提升。

从大一到大三的不断学习中学生应具备以下几类能力:一是系统掌握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与技能,了解本学科及相关领域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发展动态;二是具备数字化学习资源设计、开发、管理与维护能力;三是具备数字化校园环境的规划、设计、管理及维护能力;四是具备灵活利用影视类多媒体编辑处理音视频材料的能力。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大多数学生不能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比如编程类的理论课程掌握的不熟练,缺乏实践操作,无法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1]在对A高校教育技术学2016版和2017版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对比分析中,2017版技术实践类课程明显增加,开设了更多的“短时性课程”,倾向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但是总学时相较16版的人才培养方案并没有增加多少。人才培养方案的改变,提高学生自我学习和自我实践能力的要求,有利于学生毕业后快速的适应职业需求。

1.3  本科在校生的未来展望

在现代大学生中,大多数学生的规划有考研和就业两个方向,最终考研并到理想大学的学生较少,考研只是部分学生盲目跟从后的“最终退路”。据调查统计,大一到大三,随着对专业课的深入学习和对专业的了解程度加深,有意愿考研的学生逐级降低,大一到大二意愿考研的比例下降了6.6%,大二到大三意愿考研的比例下降了2.75%,大四意愿考研的学生约占46.3%,最终考研的学生比例仅占12.9%。

当前的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范围较为广泛,大多数在校生对未来有自己的规划,随着对专业课的学习,部分学生对未来的就业岗位有些调整。

2  近三年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现状

2.1  毕业生就业率分析

对A校本专业2012-2014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数据统计并分析,结果如图2所示,顺利升学人数不到总人数的1/3,据调查,每年打算考研人数占班级人数的60%,实际考研人数并不理想;从事中小学信息老师的比例逐年上升,这个趋势符合国家近几年提倡的信息化教育;从事的职业跟本专业无关的毕业生约占一半且比例在逐年增长,间接性体现了本专业的就业压力大,学生在毕业后,很难找到跟本专业对口的工作;任职公务员、就职于各类电视台和培训机构的毕业生仅占极少数。

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近三年教育技术学本科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方向集中在企业,约占40.78%;其次是中小学信息老师,占20.05%;在读研究生占21.67%;公务员仅占4.92%。

由此可见,大多数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并不可观,将近一半的毕业生从事的职业跟本专业不对口。出现专业不对口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社会、学校、学生自身三方面的因素:[2]

(1)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远小于毕业生人数。社会上许多用人单位对教育技术学专业缺乏正确认识,甚至是误解,造成了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遇到很多困难;

(2)缺乏工作经验。大多数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工作单位会优先考虑有工作经验的求职者,可减少成本重新培养人才;[3]

(3)招聘信息的渠道少。大多数学生在大四下学期的时候,要写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不能全身心投入到招聘。学生在毕业之后,由于就业困难,找不到对口的工作,所以在择业方面会适当降低要求,以找到稳定的工作;

(4)没有就业规划。学生在上学期间,对自己的未来没有规划,导致在面临就业时,没有做好准备,求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

3  本科生就业问题的解决措施

根据调查研究发现,教育技术学本科毕业生在就业上存在很多问题,这与学生自身、教师及学校有很大的关系,应该从根源出发,找到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

3.1  学生方面

调查显示,大一到大三的学生,大多数对自己专业的就业信心不足,一方面学生认为本专业就业前景不好,仅有少数持乐观态度,认为毕业后很难找到对口的工作,在岗位竞争中缺乏优势,求职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另一方面体现在学生对自身能力的质疑,大多数学生在专业课的学习过程中,专业理论知识不足,技术不成熟,缺乏实践和社會经验。

为了使学生更好的适应职业需求和社会发展的变化,找到理想的职业岗位,实现自我价值,根据分析提出以下建议:

(1)学生应正确认识本专业的发展潜力和社会价值,端正学习态度,增强学习动机;

(2)提高专业素养和技能,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本科学生应该掌握丰富和全面的实践能力,比如教学设计能力和创新就业能力等;[4]

(3)时常了解本专业的最新动态、社会需求及就业前景,端正就业心态。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需要不断学习最新领域的前沿知识,提高各方面的能力,为以后的就业提前打好基础;

(4)提前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积极参加相关竞赛,提高就业时的竞争优势,积极参加相关社会实践活动,积累社会经验,为将来就业做准备。

3.2  教师方面

通过调查统计发现学生在大多数的课程学习中会遇到困难,大一到大三的学生中认为专业知识不理解难掌握的占64.8%,对专业缺乏学习兴趣的占34%。这些数据间接反映出教师在教学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为了使学生增强学习兴趣,更好的掌握课程知识,给教师提出以下建议:

(1)教师应提高自身专业素养,转变传统观念,改进授课方法,如翻转课堂等,培养师生共同学习的氛围,并利用先进的教学媒体如智慧教室等提高教学效率;

(2)教师应增强教育实践能力,本校教育技术学教师大多数是硕士毕业,理论知识扎实,但实践能力有所欠缺,在实验课中,不能把知识通过实践完全教授给学生,达不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3)教师应积极鼓励和带动学生参加科研研究或竞赛,为学生提供相关资源和帮助,进一步激励学生增强自我学习能力,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

(4)时常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心理变化,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难。

3.3  学校方面

对在校生学习资源的来源进行调查,结果如图3所示,发现将近一半的学生是通过参加工作室来获取学习资源,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这间接的突出本校办学极具特色,学校在本院创办结合各专业特点的项目实践团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不到20%的学生通过咨询老师获取资源,约25%的学生通过自身努力(如网上学习,与同学探讨等方式)。这又从另一方面反映出学校学习资源不充足,学生只能“另辟蹊径”从其他地方获取学习资源,由此给学校提出以下建议:(1)最大程度上分享学校公共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专业课学习及获取资源的途径;(2)学校为学生提供各类省赛国赛的参赛途径,鼓励学生参赛;(3)学校给学生提供多方面的实践实习机会,比如中小学学校、电视台和IT行业等工作单位,增强与这些单位的合作,双方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3.3.2 人才培养方案

在人才培养上,学院秉承“培养人才创新思维,提高实践动手能力、提升学科专业技能”的培养理念,广泛开展实践教学和创新活动。2017年本学院改进了人才培养方案,加设了更多实践性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学生可以系统的掌握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了解本学科及相关领域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发展动态。

据了解,2018年,已有13所高等院校撤消教育技術学专业,其中师范类院校2所,理工科院校11所。这也反映出本专业在办学中更适应于教育理论与现代媒体技术相结合的学科理念,学校应根据学科最新动态与发展现状调整课程结构,[1]以教育技术学理论为基础,掌握各种实践操作技术,结合人才社会需求,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4  总结与展望

教育技术学是一门创新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就业方向多样化。[5]但本学科普遍存在学而不精、广而不深的现象,意味着学生在每个方向只能学到一些皮毛,基本知识掌握不牢,操作技能薄弱,在就业过程中受到阻碍。学生就业在现实需求与择业理想之间存在较大的期望差距,[6]学生根据就业目标,有针对性提高专业素养和技能;教师应适当改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学校应适当改进人才培养方案,帮助学生拓宽就业途径,[7]如何使毕业生更好的适应社会也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

*通讯作者:向丹丹

参考文献

[1] 闫宇娥,王海燕.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2018第三届教育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论论文集,2018.6(6):380-385.

[2] 汤志文,王潘星,郝浩,黄兰英.教育技术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与分析[J].福建电脑,2016.32(12):90-91.

[3] 谢利东,李平心.教育技术学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与分析[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4.13(08):24-26.

[4] 陈明选,苏珊.STEAM教育视角下教育技术学人才培养的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19.40(03):27-33.

[5] 张雅娴,腾和泰.地方本科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研究——以呼伦贝尔学院为例[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11):74-75.

[6] 毛慧娟,张伟和.回归本质: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教育人才观[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8.9:8-11.

[7] 彭芳坪,李翠,阳欢.贵州省高校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就业情况调查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10):59-61.

猜你喜欢

教育技术学就业问题人才培养方案
新形势下民办高校学生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
关于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调查
新疆高校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
关于职业学院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
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讨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网络平台支持《教育技术学》公共课实验教学模式构建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对大学生绿色消费观进行全过程培育的研究
教育技术学本科生就业问题调查研究
基于教育技术学的教学APP现状及其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