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干预应用在老年糖尿病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干预效果

2019-09-10王晓秋

科教导刊 2019年25期
关键词:干预效果老年糖尿病康复治疗

王晓秋

关键词 心理护理 老年糖尿病 康复治疗 干预效果

中图分类号:R58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9.09.084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of senile diabetes mellitus. Methods: 78 elderly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 in a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7 to January 2018 were selected.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by lottery method, 39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the nursing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fasting blood glucose and two-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score,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ore, hostility score, paranoid score and total scor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of senile diabetes mellitus has significant effect and can be popularized in clinical nursing.

Keywords psychological nursing; senile diabetes mellitus; rehabilitation therapy; intervention effect

为了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患者康复治疗中的价值,研究纳入7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分析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將某院收治的7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纳入研究,研究时间在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9例,常规护理)、观察组(39例,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中,年龄最大者为78岁,年龄最小者为65岁,平均年龄是(72.29€?.23)岁;其中,男性和女性各为21例、18例;病程时间范围在2年至12年,平均病程时间在(4.34€?.29)年。观察组中,年龄最大者为79岁,年龄最小者为66岁,平均年龄是(72.38€?.17)岁;其中,男性和女性各为22例、17 例;患者的病程时间范围在2年至11年,平均病程时间在(4.59€?.10)年。两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数据资料采用统计学处理,(P>0.05)。

纳入标准:患者符合糖尿病的诊治标准;患者知晓本次研究内容,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认知能力障碍和表达能力障碍的患者;严重肝肾疾病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用药指导、饮食指导、运动指导,并且按照医嘱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干预,要在常规的护理基础上,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要针对患者的年龄阶段特征、文化程度、精神状态、病情程度给予不同的心理护理。(1)护理人员通过对患者文化程度的了解,选择与患者沟通的方式,在进行健康教育的同时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疑问,目的是让患者更加了解所患疾病,也为了让患者更好的管束自身行为。[1](2)老年患者的年龄普遍比较大,进行治疗的周期长,患者产生忧虑、消极情绪的几率比较大,所以护理人员与患者沟通时的态度要温和,谈话要尊重患者的个人隐私问题,让患者感受到安全感。护理人员可以选择呼吸调节的方法,在绝对安全的环境中让患者仰卧或者坐位,进行深呼吸轻吸气来平稳情绪,每次呼气在五~七秒最佳。患者每日进行两次训练,每次时间在三十分钟左右。[2](3)护理人员开展患者的兴趣爱好培养,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来改善患者消极的心情。在培养兴趣爱好的同时,护理人员也要纠正患者的不良心理,帮助患者建立治疗的信心,树立生活的信念,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3]

1.3 评价标准

(1)对比两组血糖控制水平;(2)对比两组心理健康测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资料在确认无误后采用SPSS20.0处理,计量数据采用的表示方式为(均数€北曜疾睿瑃检验。如果存在统计学意义,则P<0.05。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

护理前,两组血糖控制水平对比,(P>0.05);护理后,观察组空腹血糖和餐后两小时血糖更低,(P<0.05)。数据见表1。

2.2 对比两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测评

护理前,两组心理健康测评对比,(P>0.05);护理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数据见表2。

3 讨论

糖尿病作为慢性病的一种,由于疾病的治疗时间较长,患者往往需要长期进行药物治疗,患者在治疗期间易产生多种并发症,继而出现不良的心理情绪。在现阶段的临床护理中,心理护理应用较为广泛,患者在患病后,受到疾病的折磨往往会产生一定的心理活动,而心理护理就是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为患者展开的护理方法,通过心理护理影响患者的主观认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帮助患者以更好的精神状态迎接疾病的后续治疗工作。

老年糖尿病患者往往有以下心理问题:烦躁不安、焦虑、忧思过度、恐惧、悲伤、易怒等,导致以上原因是因为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能力较差,且对治疗效果过于理想化,存在一种药到病除的错误认知,所以一旦在实际的治疗中效果不理想,就极容易出现以上心理问题。采用心理护理就是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为患者展开健康教育,提升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度,以此更好的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心理护理的开展主要包括两种形式,第一种形式为个性化心理护理和共性化心理护理,个性化心理护理主要是针对每一个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特点(如理解能力、教育情况和性格特点等)展开的护理,帮助每一个患者解决不同的心理问题,强调以患为本和因人而异。共性化心理护理主要是要求护理人员可以掌握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共同规律,针对多数老年糖尿病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总结,并且制定出预防性护理策略。第二种形式为有意识的心理护理干预和无意识的心理护理干预,有意识的心理护理干预是指护理人员能够运用心理学的知识,通过技巧性的语言和行为(如暗示、解释、安慰)等方式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理支持。无意识的心理护理干预主要是指护理人员的每一个言行举止产生的效果,当护理人员与老年糖尿病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护理人员的每一个动作行为都可能影响患者的护理效果。

综上所述,根据本文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人际关系评分、焦虑抑郁评分、敌对评分、偏执评分和总分均优于对照组。由此说明:老年糖尿病康复治疗中采用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确切,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血糖情况,还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獻

[1] 张小群,孙红霞.综合护理对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疗效、生活质量及心理的影响[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8.27(4):469-472.

[2] 苗春培.结合中医康复指导的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23(17):2266-2269.

[3] 彭晓梅,黄楚经,刘美娇.认知行为康复训练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抑郁焦虑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14):26-28.

猜你喜欢

干预效果老年糖尿病康复治疗
阿托伐他汀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的二级预防和干预效果评价
康复机器人在脑性瘫痪患儿康复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脑梗死综合康复治疗效果评估及分析
高频超声在老年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护理延伸服务对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
联合治疗方法对透析低血压的干预效果
综合性护理措施对前列腺炎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干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