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农村资源,丰富户外活动

2019-09-10黄静月

学习与科普 2019年28期
关键词:户外活动民间趣味性

黄静月

户外活动是幼儿一日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纲要》中提出幼儿园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指南》中更是明确规定幼儿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一般不少于2小时。户外广阔的天地少了桌椅家具的羁绊,幼儿沐浴在阳光之中,与草木泥石亲密接触,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奔跑、跳跃、探索……

我园地处太湖之滨的稻香小镇,丰富的乡土资源有利于幼儿亲近自然、体验生活、积累经验。教师应合理挖掘这些得天独厚的资源,丰富充实幼儿的户外活动。

一、因地制宜,划分活动区域

在户外探索活动中,环境是幼儿进行体育活动、探索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规划户外活动区域时,应充分考虑坏境的多元性,尽可能的保留原有坏境的本来特征,发挥原生态化环境的优势,因地制宜的将户外活动区域划分为种植园、音乐林、涂鸦坊、运动区。

1、种植园

在种植园内栽种了芋艿、荸荠、菱角等本土化的水生作物,也有农村田地中常见的青菜、茄子等蔬菜,由教师和幼儿共同照料。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提出不同的管理要求如小班的幼儿可定期为植物浇水、除草,而中大班的孩子则可以学会松土、施肥、播种。通过自身的体验和参与,幼儿自然而然地认识了家乡常见的农作物,掌握了农作物的生长环境和生长规律, 体验了干农活的艰辛与快乐,培养了责任感及珍惜劳动成果的意识。

2、音乐林

音乐起源与生活,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乡土生活中藏着很多原生态的乐器,如废旧的锅碗瓢盆、各种竹器、铁器、瓦片、装有不同容量水的瓶子等,将这些天然的、取材于生活的乐器置于树荫下或系在树上,当风吹过树林时便能听到叮叮当当的悠扬婉转之声。在音乐林中,幼儿沉浸在绿意葱葱、鸟语花香的自然世界中,感受敲击不同材质乐器产生不同的音乐,以不同速度敲击乐器带来不同的节奏……在户外活动中,在敲敲打打中感受音乐、欣赏音乐、表现音乐。

3、涂鸦坊

在户外活动中,宽阔的场地、光与影的变换为幼儿提供了绝佳的自我展示空间。将低矮的灌木丛及草坪的空地布置成涂鸦坊,鼓励幼儿自由地涂鸦作画,一些废弃不用的乡土材料便成了天然的画布。塑料薄膜、水缸、纸箱、瓦片,不同材质的材料为幼儿提供了别样的作画体验;刷子、滚筒、毛笔,甚至是树枝、丝瓜筋、树叶,不同的工具为幼儿尝试不同的作画方式创造了机会。在涂鸦坊中,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作画的内容和方式,在自由的空间里自主操作,创造属于的自己独一无二的作品。

4、运动区

根据运动的种类将运动区分为运动器械区:主要包括攀登架、滑滑梯这样的大型组合玩具及跷跷板、秋千等中型玩具区。集体运动场地:以便幼儿能进行体育课及做操的活动。除此之外,还包括投掷区、攀爬区、玩沙玩水区等。 户外运动多种多样,所以地面的设计也应有所不同,如泥地、软木地、塑胶地等各种软硬的场地都有,在进行坏境规划时也应充分考虑原有坏境的特点,如原来低洼的地方可设计成玩水的小水池,靠墙壁设计横向攀岩,在高大的树木之间安装秋千……

二、丰富材料,充实游戏内容

运动材料在幼儿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能激发幼儿参与运动的愿望和兴趣,还能借此生成丰富的运动形式和内容。农村资源大多来源于我们熟悉的日常生活中,具有取材方便、种类丰富、趣味性强且玩法多样等特点,是幼儿进行户外活动的绝佳材料。如太湖边渔业村中随处可见的鱼笼可让小班幼儿尝试做小鱼在其间钻爬,渔网可变身为爬行隧道,木头和绳子可以做成陀螺……

在选择材料时既要关注材料能否引起幼儿的活动兴趣,能否实现既定的运动目标,也要关注所收集材料的安全性、环保性,减少资源浪费,尽可能实现物尽其用,将环保教育理念融入材料的开发过程。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兴趣爱好,在锻炼不同的动作技能时,同一种材料也有不同的玩法如幼儿能钻进蛇皮袋中拽着袋子像袋鼠、兔子那样跳越前进,也可在蛇皮袋中放适量重物,拖着袋子奔跑前进。多个纸箱组合可化身为引人入胜的迷宫,成为幼儿游戏的乐园,也可在其不同的高度雕出圆形、正方形等形状,引导幼儿用沙包、纸球等投掷,锻炼幼儿的手部力量和手眼协调性。

其次,将不同的农村材料进行组合加工,能使活动更具趣味性和挑战性。而富有挑战性的户外运动坏境更能激发幼儿的运动激情和愿望,也能更全面地发展幼儿的协调性和灵敏性。如利用竹栏、渔网、纸箱、轮胎、竹竿组合成一个综合的冒险乐园,幼儿通过钻或跨、爬、绕、跳、跑的方式通过各种障碍,锻炼了身体各方面的力量与协调性,给幼儿带来刺激与快乐。

三、传承创新,玩活民间游戏

民间游戏经过千百年的传承,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和趣味性,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大多数的民间游戏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合作者来共同完成,这就需要幼儿之间的相互协商、合作,以此来共同解决游戏中出现的问题、分享游戏中的喜悦。此外,民间游戏往往具有一定的竞争性,幼儿在游戏的同时总要面临成功或失敗的挑战。在成功时,幼儿自然而然能获得自信心和成就感,而在面临失败时,教师也应及时帮助幼儿疏导挫败感,引导幼儿建立良好的抗挫折能力和面对困难的意志力。

1、挖掘家长资源,传承民间游戏

民间游戏的材料大多源于农村生活中比较常见、易得的自然材料和生活用品如用废布和谷物豆类或者沙子制作的沙包、用麻绳、毛线编织的“尾巴”、用粗铁丝制成的铁环等。对于民间游戏,家长往往比我们有更多的了解和体验。在设计和开发运动材料时,通过向家长委员会、家长群等宣传,鼓励家长集思广益,收集筛选出贴近幼儿年龄特点、兴趣和动作发展需求的民间游戏如抬花轿、骑竹马、舞龙等。不同文化背景和职业的家长向我们提供了很多宝贵的建议和材料,并积极地参与到制作过程中,完成了一系列具有科学性、趣味性、挑战性的乡土化民间游戏材料。在活动中有家长利用若干个大纸箱做成龙头,以小鞋盒制成龙头上的装饰,由幼儿在龙头上自由绘画为龙头增添童趣。小纸箱和麻绳则可连接成龙的身体,每位幼儿自行设计、精心制作自己的花球,在游戏时幼儿使用自己独一无二的花球。在创意舞龙游戏中幼儿得以亲近民间传统游戏,感受其独特的、经久不衰的魅力和精彩。

2、结合农间劳作,创新民间游戏

游戏是幼儿对现实生活的一种积极主动的再现活动,幼儿游戏的灵感来源于生活也应回归生活。《纲要》中指出:“教育内容要有机结合,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与生活、游戏之中。”在本土的农村生活中幼儿常常能见到父母或者爷爷奶奶拿着扁担挑东西的画面、带着鱼篓捕鱼的身影、摆出竹筛晾晒粮食的情景。结合幼儿的动作发展水平及日常生活中的画面,教师创新了一系列好玩实用的民间游戏。在“捕小鱼”的游戏中,两位幼儿背合作,一位幼儿背着鱼篓出发,另一位幼儿使用竹制钳子将纸球夹在篓中,背着鱼篓的幼儿将纸球运到竹筛中,在规定的时间内捕到小鱼多的一组幼儿即为获胜者。在游戏中幼儿锻炼了跑的能力及身体协调性,在与同伴的合作中增强了团结协作意识,同时通过游戏幼儿也能体验到成人劳作的辛苦不易,珍惜劳动成果。

在开展快乐自主的户外活动过程中,教师充分挖掘本土的农村自然资源、农具、渔具等生活用品,因地制宜地规划园内环境、开发符合幼儿动作发展特点的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运动材料、在传承再现的基础与上创新本土化的民间游戏。幼儿在丰富多彩的户外坏境中自由探索、快乐游戏,获得了身心方面的发展,同时对脚下生长、生活着的这块土地有了更多的了解和热爱。

猜你喜欢

户外活动民间趣味性
帮助孩子们集中注意力的创新产品
幼儿园户外活动组织的研究
浅谈幼儿园户外活动的组织与开展
幼儿园户外活动组织的实践探究
以画之名
户外活动开始啦
趣味几何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