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研学课程建设的问题透视及未来展望

2019-09-10占晓婷张晓瑜汤美萍

科教导刊 2019年26期
关键词:未来展望研学旅行

占晓婷 张晓瑜 汤美萍

关键词 研学旅行 研究争议 未来展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9.09.015

Abstract With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as a new activity paradigm to promote quality education, research travel has aroused extensive discussion in the domestic educational circles. This study, through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most controversial curriculum positioning issues in the hot field of research travel, summarizes the views of the doubters, supporters and neutrals, and excavates the deep significance of research. Through attribution analysis, it is found that the main problems are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nd the controversy of expectation, the confusion between subject curriculum and activity curriculum. On this basis, it puts forward the future prospects, and strives to make a leap forward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three-level management system, the establishment of correct research concepts, the establishment of a standardized national research platform and the strengthening of teacher training, so a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research curriculum.

Keywords research travel; research disputes; future prospects

伴隨着研学旅行活动的开展,在一系列试点和文件的指导精神下,学者们展开了研学课程的深入探讨。首先国内学者对研学旅行达成了较为一致的价值认同,主要可概括为政治、经济和教育三个方面,而对教育价值的认同是课程建设的出发点。一部分学者认为研学旅行是撬动素质教育的杠杆、新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和素质教育的新增长点,但在研学旅行实践过程中,学者们开始反思研学旅行活动与课程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研学旅行“是课程吗”?对研学旅行最本质的课程定位问题提出质疑。本研究从研学课程的定位问题出发,深入文献内部分析归纳当前研究课程定位的三类观点,并对其观点进行提炼的基础上分析定位原因,找到未来研究和发展的生长点,提出未来发展展望。

1 研学旅行课程定位探究

对研学旅行是否为课程的认识,是研学旅行课程建设的逻辑起点,[1]在当前的研究中,国内学者主要形成三类认识:

第一类为质疑派,其主要观点可总结为:第一,研学旅行活动的课程意蕴不足。在理论上主要表现为大部分教师把研学旅行活动等同于传统的“夏令营”和“冬令营”活动,没有按照要求进行课程开设和实施。在实践上主要由于尚未开发和形成一套完整的课程体系,规范的实施细则,稳定的研学基地等使得研学活动难以常规开展使其在学校教育地位得不到保证,易陷入流于形式的泥潭中。第二,缺乏专业的课程规划和组织安排。由于研学旅行活动主要依托旅行社来展开,使得旅行社成为研学活动的重要参与者,部分学校委托旅行社,使用旅行社开发的研学产品。显然旅行社作为盈利团体,其开发的旅游产品质量难以保障。

第二类为支持派,其主要观点可归纳为:第一,专业文件的精神引领。我国自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开始将研学作为综合实践活动板块的一项内容,随后颁布了《国民休闲旅游纲要》和《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都传达了研学旅行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筹发展的理念。第二,研学旅行活动具有课程的特征和价值。首先,研学旅行具备的自主性、实践性、探究性等特征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一脉相承,其次,研学活动打破了传统学校课程的桎梏,深入到校外,通过学生的自主参与、动手实践等方式,发展学生的生活技能、集体观点、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承载着基础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重任。第三,研学课程化的发展诉求。只有通过课程化的规范发展,才有可能实现研学旅行活动的长足推动,否则研学热潮褪去之后就容易造就综合实践活动一样被忽视的处境,所以基于以上三种主要原因,支持派认为研学旅行活动归属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也亟待课程化发展。

第三类为中立派,其主要观点认为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教育部有组织和有计划安排的研究型学习和旅游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从而可以看出中立派将研学旅行视为一般性教育活动。

2 研学旅行课程争议归因

研学旅行质疑派和支持派之争,其一,是研学旅行活动的实然与应然之争,究其根本是实然的发展困境和应然的发展逻辑之争。其二,是学科课程系统和活动课程系统混淆之争。学科课程以学习系统的学科知识为目标,以科学的学科逻辑为内容,强调知识的深度和系统。活动课程“以综合信息和直接经验为主要内容,以学生主体的学习活动及体验学习为主要内容,以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行为的统一协调发展为主要目标的课程及教学组织形态” [2]质疑派的主要堪忧来自于研学知识深度的问题,将学科课程的发展追求移接到活动课程的目标之中。基于以上争论,首先,根据马克思法哲中的批判理论中“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于物质生活关系” [3]的论述中,很显然马克思法哲思想中强调实然的物质基础和应然的价值导向,因此在认识论上树立应然的实然化和实然的应然化观念是化解质疑派和支持派争论鸿沟的基础,方法论上依托实践的中介作用,遵循实践应然发展观是缩小二者差距的现实路径。其次,厘清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的本质特征,根据研学旅行活动的特点进行合理课程划分。对于中立派的观点,将研学旅行活动的課程认识处于中庸的立场,看似完美包罗万象的“教育活动”却隐藏着巨大的隐患。教育本身就是一种促进人身心发展的活动,其活动形式划分主要有教学活动,课外活动和实践活动,活动主体划分包含有管理者活动,教师活动和学生的活动,[4]显然将研学旅行活动笼统的概括在教育活动之中就会弱化研学旅行活动的区别所在和其独特价值,使其在教育中的地位得不到应有保证。

综上分析,结合国内部分省份将研学旅行活动写进教学大纲,作为中小学的必修课程发展的尝试和国外许多国家将研学活动纳入到常规课程体系的实践经验,笔者认为研学旅行活动是课程,它承担着课程的应然使命和培养目标的终极关怀,显然当前的实然困境是课程发展和完善过程中阶段性难题,但绝不能因噎废食。

3 未来展望:力争实然向应然跨越

研学旅行从实然困境到应然路径的跨越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第一,需要完善教育部、教育行政组织和学校三级管理体系。当前教育部和教育行政组织在研学旅行活动的展开中主要是以颁布相关的文件为主,将研学旅行活动作为支持性活动展开,并未形成强制性要求,因此学校在执行上难免存在四处观望,执行力度不强的现象。所以教育部和教育行政部门作为研学旅行的上级行政部分需要制定相关实施政策和评估指标,健全的责任机制和安全的保障机制为学校实施提供监督和保障。第二,树立正确的研学观,树立研学课程的课程理念,遵行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导向,摆正研学旅行的价值地位,不将其视为新课程发展的“救命稻草”和核心素养培养的“灵丹妙药”做到重视却不无畏夸大。第三,搭建正规化的国家研学平台。研学旅行参与者包括教育部,教育行政组织,学校和旅游团体,规范公开的平台搭建为研学旅行提供政策指导,交流沟通,课程构建和成果示范,形成多元互动的组织体系。最后,加强师资培训,更新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的理念,提高研学活动的课程设计的能力,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为研学活动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吴支奎,杨洁.研学旅行: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J].课程.教材.教法,2018.38(04):126-130.

[2] 高峡.关于活动课程性质和定位的几点认识[J].课程·教材·教法,1998(11):27-29.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

[4] 王敏勤.课程与教学的关系与整合[J].中国教育学刊,2003.221(8):26-8.

猜你喜欢

未来展望研学旅行
在希望的田野上
我国中学生研学旅行学习满意度及学习成效探讨
大学生研学旅行市场需求研究
对“文化之旅”研学活动的几点思考
关于井工煤矿开采技术现状及趋势研究
研学旅行研究进展与启示
浅谈我国电动车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
论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历程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
研学旅行产品开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