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新型智库内涵发展的策略分析

2019-09-10徐山林张戈马毓宁

科教导刊 2019年25期
关键词:新型智库内涵策略

徐山林 张戈 马毓宁

关键词 新型智库 内涵 发展 策略

中图分类号:D03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9.09.034

Abstract Building a new type of think tank is a mission conferred by the times. At present, China is only a big think tank country, which is far from the goal of building a strong think tank country. Because think tanks mainly produce ideas and knowledge, the influence of their products has an intuitive impact on their core competitiveness, which will reflect the soft power of a country. Therefore,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think tanks,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connotation development of new think tanks. This study first expounds the connotation of the new think tank, then analyses the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think tank, and puts forward strategies to strengthen the connotation development of the new think tank.

Keywords new think tanks; connotation; development; strategy

1 新型智库的内涵

就国外发达国家而言,智库通常表示不被政府、企业抑或利益集团制约,独立进行公共政策研究的非营利性研究机构。但此界定显然和我国实情不符。就发展中国家而言,智库的界定存在一定的弹性,只要是进行政策研究,给政府决策予以支撑的研究性机构均被叫做智库。就我国而言,新型智库的内涵如下:

(1)是较为稳定、规范化运行的实体类研究机构。新型智库属于社会组织,存在较为稳定的组织框架、稳定的工作场所以及持续运行的能力,这可谓智库和其他拥有决策咨询服务作用组织的本质区别。另外,新型智库也与以往的“门客”等个体行为不同,其是在健全的组织形式与管理模式下,经由展现组织的集体智慧给决策机构提供服务,落实相关目标,也就是集专家学者之力为决策服务抑或产生积极影响。

(2)将战略问题与公共政策当做重要研究对象。新型智库并不以单一的学术研究抑或学科建设为主,其重心更偏向于党与政府决策迫切需要处理的关键课题,关联全方位构建小康社会、进一步深化改革等重任,实施前瞻性、针对性政策研究,注重实效、实用以及对策性,给我国政策研究给予集体理性。这可谓是新型智库与高校及其他院所的本质差别。由这一层面而言,我国新型智库较之國外传统智库更为先进,因其产出的知识不但存在极强的外溢性,还拥有举国规模效应。然而,注重新型智库的政策引导方向,并非表示智库的政策研究能与学术研究相分离,其的学术研究意在进一步实施政策研究,给政策研究予以优质服务。

(3)将服务党以及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当做核心目标。智库的重要功能即决策咨询服务,若无法为决策提供服务,匮乏策略建议便不能称之为智库。自古以来,我国就较为注重决策咨询。就新型智库而言,是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不容或缺的一部分,较之以往的决策咨询机构存在较大差异,其需基于国情、契合时代发展,将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当做导向,将服务党以及政府决策为核心目标。

(4)发展理念上秉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新型智库的构建和发展应与我国政治制度相契合,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根植,依据决策咨询一般规律,严格遵从党的领导,将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根本,确保选举民主以及协商民主制度有效结合,将保护国家、人民的利益为起点,并彰显我国新型智库的特色及风格。

本人觉得,新型智库即基于党的引领,将战略问题、公共决策当做重要研究对象,将服务党以及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为核心目标且较为稳定、规范化运行的实体类研究咨询机构。

2 新型智库建设中的问题

2.1 开放性偏低

新型智库开发性偏低的原因有三点:一是被我国长时间“谋”、“断”未有效区分的政府决策体制所致,使得政策研究机构较为封闭;二是我国新型智库不具备和发达国家知名智库协作交流的机会及平台;三是党政军、高校智库等匮乏良性竞争,无法构建各类学术切磋证明的环境。在此形势下,政策研究机构对政策方案拟制时,无法位于全球领域采集有效信息且实施系统化分析,加之竞争缺乏,使得国内新型智库开发性偏低。

2.2 影响力欠缺

现今社会,我们需注重智库产出产品的影响力。就我国决策失误率高的情况来看,部分原因便是智库咨政建言、思想革新力度不足,影响力欠缺所致。当前,国内部分体制下智库均受科研考评所影响,研究工作者在相应层面不具备智库意识,过于注重学术专著及论文,欠缺把科研成果变换为政策建议的能力,故而难以出具行之有效且具备前瞻性的决策建议。

2.3 资金筹措机制匮乏完善性

国内大部分智库的建设与资金均通过政府资助,特别是外交政策层面的智库,也有部分较为特殊的半官方、民间智库则通过经济学家、企业家等构建,但此类智库较之官方智库还不具备较大决策影响力。究其根本,就在于资金筹措机制匮乏完善性,往往将政府帮扶作为唯一途径,使得民间智库无法进一步发展。

2.4 公信力不高

尽管我国极为注重专家咨询制度的构建,但直至当前依旧不具备明确的法律将政府决策当中的咨询环节以及流程加以规范,因而欠缺法律保障,弱化了新型智库在政府决策方面的影响力。加之国内新型智库缺乏一定的公信力,缺乏相应社会意识以及制度保障,使得专家咨询相应激励机制与责任约束欠缺,对新型智库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阻碍。

2.5 匮乏相应“话语权”

现阶段,国内信息传输体系依旧以单通道模式为主,使得对政府决策具有较大影响的价值信息均在同一通道内传递,此通道具体基于政府抑或政府信任的途径构建所得。在此通道下,同时存在政府输入与输出的信息,将导致两者杂处,这便使得新型智库研究咨询机构具有的效用受到了限制,导致新型智库匮乏较好“话语权”,难以对国家重大决策产生影响。

3 加强新型智库内涵发展的策略

3.1 构建良好的发展环境

首先,明确新型智库发展的必要性。习近平总书记曾表示:智力资源即国家、民族发展的珍贵资源,在治国理政中需集各方智慧与合力。改革发展任务愈加繁重,便愈加需要强大智力支撑。同时,《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也表示,各层级党委以及政府需对新型智库建设的必要性予以明确,将其视为是强化科学执政与提高政府公信力的关键内容。可见,新型智库对我国发展极为必要,我们需对其具备充分认知,将其在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落实。

其次,构建适宜的学术环境和氛围。新型智库要有效体现其效用,给政府决策予以帮助,便需经由学术研究实施,这便需构建适宜的学术氛围。故而,政府需引导新型智库不断探索、对各类学术观点进行提出,构建有益新型智库内涵发展的学术环境。

3.2 进一步深化管理体制改革

首先,对研究成果转化机制加以健全。应选择适宜的举措对科研成果转化途径予以扩张,确保新型智库和政府的交流畅通无阻,构建产生全媒体的成果发布制度,对相关反馈机制予以强化,具体做法为:经由打造专业团队等持续发表高品质的学术论文,增强学术影响力;需对前瞻性、战略性问题加以研究,强化和政策界的交流,增强政策影响力;强化和主流媒体的写作,对社会舆情积极引导,增强社会影响力;强化和全球智库的协作交流,进行良性竞争,提高国际影响力。

其次,完善资金筹措机制。应变革以往仅依靠政府财政资助的现象,经由引进企业、个人捐赠等模式,构建多元资金筹措机制。同时,对资金的利用需科学合理,经由设置合理的激励机制吸引、留用专业人才,并给民间智库的发展予以政策支撑。

3.3 完善制度保障体系

首先,设置开放性公共决策机制。政府需对体制外智库予以高度关注,经由此类社会资源为决策的拟定、社会发展予以智力服务,并构建公共决策项目招投标、采纳机制,确保数据信息公开透明,健全评估体系,强化决策咨询机构项目质量,为新型智库内涵发展予以支撑。

其次,对舆论引导机制予以完善。加强新型智库内涵发展,需对其传播能力予以强化,应对传播媒介有效运用。切实开展工作时,需先将和社会大众生活密切关联的社会问题有效处理,新型智库内涵发展需将其为目标,对传统媒介有效运用,促使传播途径多元化,改善传播效率。

3.4 强化新型智库本身的建设

首先,对新型智库的分工及定位予以明确。就党政军智库而言,需以党、政府工作大局为基础,注重社会焦点问题,明确研究内容及方向,落实研究成果的转化工作;高校智库需有效彰显人才 、多元学科等优势,对前瞻性及战略性课题加以研究;社会科学院智库需对经济社会发展相关问题予以高度关注,给党与政府出具即时消息;民间智库需彰显其灵活性优势,以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为基础,为国内决策咨询市场、民主化发展予以支撑。

其次,强化新型智库人才建设。具体实践时,需对新型智库人才岗位聘用机制予以革新,接受公务员参与智库机构,改善新型智库决策研究及咨询服务质量,并引导新型智库研究工作者前往政府部门兼职,为政府注入活力,达成新型智库和党政机关有效交流的目的,为新型智库内涵发展奠定夯实的基底。

4 结束语

概括而言,此次研究先对新型智库的内涵进行了阐述,而后分析了新型智库建设中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新型智库内涵发展的策略,具体为:构建良好的发展环境;进一步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制度保障体系;强化新型智库本身的建设。望以此为我国新型智库内涵发展予以参考,确保新型智库建设效果与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雪苗.加强我国新型智库内涵发展的动因与策略研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9(04):15-20.

[2] 李刚.新型智库要从外延擴张转向内涵发展[N].新华日报,2016-11-04(014).

[3] 李刚.外延扩张与内涵发展:新型智库的路径选择[J].智库理论与实践,2016.1(04):5-10+19.

猜你喜欢

新型智库内涵策略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公共图书馆为政府新型智库建设提供决策信息服务的思考
加强基层党校新型智库建设的思考
关于构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背景探析
有理数的数学内涵
Passage Four
木木相册
五代两宋佛教雕塑的佛学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