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四年级学生课前有效预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2019-09-10张彩英

学习与科普 2019年35期
关键词:课前预习有效性小学数学

张彩英

摘要:随着我国对文化培养和教育创新的理解不断深化,小学教育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小学是教育开始的摇篮,新课标改革提出,小学数学教育要培养学生勤学善问的习惯,在数学学习中要多问多想,发现知识收获知识。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帮助学生培养起课前预习的好习惯,并且不断提高学生课前预习的有效性。因此本文将以提高小学四年级学生课前预习数学的效率为对象,提出有用的意见和建议,帮助小学四年级学生实现自主预习环节。

关键词:小学数学;四年级学生;课前预习;有效性;策略

引言:由于理解能力限制,仅凭课堂学习让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掌握完全数学知识是不现实的,这就需要学生在正式学习数学知识之前对学习内容有个初步了解和宏观把握。但是,目前有些小学数学教师对学生的课前预习工作缺乏热心,对学生预习小学四年级数学课程时缺乏引导和关心,导致学生的课前预习效率不高。同时,还有部分教师认为教学应当保持新鲜感,如果让学生课前预习会失去听课时的兴趣,影响课堂效率。因此要用正确的方式提高学生课前预习的有效性。

一、创设预习平台,保证足够预习时间

培养学生课前有效预习能力的第一步是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来保证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教师的安排来进行课前预习工作。课前预习可以帮助学生提前了解接下来所学的知识,方便之后的课堂学习,还可以帮助学生承上启下,串联之前学习过的知识,以更好地架构数学知识框架。课前预习还是学生发现问题自我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课堂上时间有限,学生难以充分理解所有知识点,所以会对知识产生许多疑惑,而课前预习可以减轻学生的课堂学习压力,提前发现问题做好记录,充分利用自己的能力来思考解决办法。有的教师习惯将课前预习任务安排在放学回家之后,并且习惯布置公式抄写和背诵任务,其实这并没有提高学生的课前预习效率,反而加重了学生的学习任务和压力,导致学生对数学失去兴趣。因此,教师可以为学生创建一个适合交流的预习平台。预习平台可以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空间来实现预习计划。

比如在学习升与毫升之时,可以让学生收集不同品牌的水瓶进行数据收集,作为预习任务。2瓶500毫升的水可以完美倒入1升的水瓶里,通过这些有趣的小实验小发现让提前接触升与毫升这两个容积单位,提前感受升与毫升的换算概念,比死记硬背公式作为课前预习来得有效率。

二、掌握课前自主预习科学方法

教师单方面地告诉学生下节课的预习内容,并不能对提高学生的自主预习能力有很好的帮助。教师可以给出预习主题,安排学生提前自行观看数学课本目录,分析目录编写的理由和依据,提前了解要预习课程的结构框架,再让学生根据课本内容总结预习重点和学习难点,有所侧重地观看数学课本知识和数学练习本。同时,教师还可以事先教授学生不同的预习方法,有的课程用图像推导法,有的课程用概念分析法,有的课程用计算导入法等等。然后学生根据具体的课程来合理选择预习方法。

比如在学习线和角一课时,教师可以布置让学生绘画生活中的物品任务,然后分析出所画物品中存在哪些线,存在哪些角,哪两条线组成哪一个角等等,将课本上抽象的线与角放到现实物品上,帮助学生更好地预习线与角的知识。比如在学习小数之时,可以通过分析小数的不同定义来认识小数,小数为什么是实数的特殊表现形式?小数为什么是整数写成不带分母的形式?通过不同角度来加深对小数概念的理解。比如在进行到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时,可以提前布置几道题目让学生运用之前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竖式除法,来尝试着解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题目,以实践带动理论知识的理解。

三、关注细节提高整体课前预习效果

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所以学生在课前自主预习之时,也要注重细节。首先是对接下来所学知识的细节关注,学生在课前预习之前,要有顺序有选择性,可以先从目录的解读再到课本概念的解释,画出其中容易引起理解歧义的字词,把握知识的细节。其次是对以往所学知识的回忆要体现细节,重点回忆有关联性的知识点,列出相关知识点的关系联系图,分出重点和难点,一起把握重点知识。最后,学生在预习做练习之时,如果碰到复杂困难的题目要选择先不做,打好数学学习基础,在掌握好课堂知识之后再解决先前遇到的复杂困难问题,突出预习重点,提高预习效果,不钻牛角尖。

比如在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之时,一般可以理解两组定量的变量情况:针对男生和女生喜欢的水果进行调查得出了不同水果之间的人数图,定量是男生和女生,变量是不同水果的数量差异。但是如果出现了三组及以上的定量:形成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观看起来就会非常困难:如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同学购买的文具数量条形统计图,学生预习时可以先行选择跳过,在学习了相关知识之后再做高阶题目。

结束语:课前预习绝不是浪费时间和精力,有效的课前预习就像事先打好了堅实的地基,在经过课堂学习添砖加瓦之后,形成的房子会更加坚固。因此,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师要重视学生课前预习的工作,并且尝试不同的方法来提高学生课前自主有效预习的能力,以点带面一步一步夯实数学学习基础,帮助学生在课前预习之时发散思维,提前联系相关已学知识,构建完整巩固的数学知识体系。

参考文献:

[1] 朱勇.小学数学四年级学生课前有效预习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J].小作家选刊,2017,(8):81-82.

[2] 李晓飞.浅谈小学数学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J].东方教育,2014,(7):143-143.

[3] 黎静雯.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J].中外交流,2017,(33):230.

[4] 杨天富.浅谈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课前有效预习策略[J].小作家选刊,2017,(35):76.

猜你喜欢

课前预习有效性小学数学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课前预习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探讨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