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怎样有效进行课堂提问

2019-09-10蒋红英

新教育论坛 2019年23期
关键词:提问课堂

蒋红英

摘要: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应做到以下四点:钻研教材,研究学生,综观全局;营造宽松气氛,抓住每个提问点;切合实际,注意时机和方式,面向全体;拓展提问,延生课堂

关键词:有效;课堂;提问

在目前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的提问存在这样一些问题:(1)整堂课为了完成教学进度,只管自己讲,不提一个问题,或者很少提问,进行“满堂灌”。(2)问题太滥,什么都要问,象那些“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等一类毫无启发性的问题充斥课堂,表面上是提问,实际上是“灌输”,至少也属于无效的问题。(3)所提问题与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距离较远,提问随意性大,东拉西扯,偏离了主题,浪费了时间。(4)提问面积小,只提问好学生,很少提问差生;陶醉于学生能答出正确答案,这样其实失去了提问的信息反馈作用。(5)提问没有层次性,对较难的问题没能铺设好台阶,学生回答不出,出现冷场现象。(6)提问表达不言简意赅,有时不知所云,让学生摸不着头脑,也就无法回答。(7)没有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也几乎没有为学生留出提问时间,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不到落实。(8)对学生的回答不置可否,没有进行适当的评价,对学生的提问不理不睬等,容易使学生的学习热情消退。(9)不能灵活应变,针对课堂气氛、学生的回答和反应,追问下去,扩大战果等。同一化学问题,可以从不同侧面提出,提问的角度不同,时机不同,效果往往不一样。那么怎样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呢?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钻研教材,研究学生,综观全局

常常听学生说,化学上课听得懂,下课不会做;也常常听老师说,我已强调多少次了,已分析得够透彻了,学生还是表现出不明白,茫然不知所措,解题时张冠李戴,死搬硬套,表述时逻辑混乱等,教师最后的结论是——学生笨。产生这些问题的重要原因是教师没有一个全局观念,只重视备教材,而没能静下心来认真备学生,所提问题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不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少主动性思维而变成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在化学教学设计中,特别要重视挖掘教材联系生活,问题的提出要紧扣教材,充分体现教学目标;同时也要结合学生实际,备好两头课(教材,学生),重点、难点突出;教师通过挖掘教材,以问题为契机,精心设计,释疑解惑,帮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

二、营造宽松气氛,抓住每个提问点

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提问,就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促进学生理解的知识点。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在敬爱哦学中可设计一个学生不易回答的悬念或者一个有趣的故事,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起到启示诱导的作用。

其次教师还要善于抓住知识的疑难点提问(学生学习的疑难点往往也就是教学的重难点),精心设计出适当的问题,循序渐进,就能够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特别要对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设疑。差错人皆有之,作为教师不利用是不能原谅的,教师要让学生充分“暴露问题”,然后顺其错误认真析剖,不断引导,使学生恍然大悟,留下深刻印象。

三、切合实际,注意时机和方式,面向全体

课堂提问要切合教材与学生的实际,要追求全体学生的全员参与,确保全体学生都能从提问中得到启发,有所收获。这应该是高效课堂一个最根本的要求。

1、提问对象全面性

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学生就是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调动每个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体验参与和成功带来的愉悦。因此设计问题时要有一定的层次,要针对不同的学生提不同的问题,简单的问题,可让中、下层次的学生回答;稍难的题目,让中等的学生回答,如回答有误,让基础较好的学生那个补充,必要时课展开讨论,这样既提高优生,又带动后进生,做到共同提高。切忌只提好学生,不提差生;专提一小部分学生,冷落了大多数学生;或对差生进行惩罚性提问,给学生难堪。

2、提问时机适时性

当问题提出后,不要急于让学生回答,应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吸引所有的学生都积极参加思维活动,促使每个同学在心里都拟出一个答案。当自己的答案与被提问的同学的答案不同时,每个学生就可以自己进行比较思考,进一步分析或进行修正,从而加深理解,巩固知识。有经验的教师常在提问后环顾全班,一些非语言的暗示也可告诉教师,每当一个学生准备回答问题时,他便会嘴微张,身体稍前倾,眼睛也睁得更大一些,或许会抬起头微笑,这表明他对回答这个问题比较有把握;而对听到问题后低头或躲避教师的目光者,则可能他对这一问题不会。因此,在教师提出问题后停顿期间,要寻找这些表现,寻找最佳人选,从而发挥出所提问题的最大效益。

3、问题难度适当性

课堂提问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做到深浅恰当,难易适中。好的课堂提问就像枝头诱人的果实,既非伸手可得,又非高不可攀,而是跳一跳就能得到。实际课堂教学中有不少这样的例子,不少教师教材钻研不可谓不深刻,理解不可谓不透彻,2问题设计不可谓不新颖,最终课堂上发言的学生寥寥无几,发言质量也让人不敢恭维。究其原因是设计提问时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对学生估计太高,教师又缺乏铺设台阶搭好梯子的能力,导致课堂陷入僵局或成了某几个尖子学生的能力展示台。

4、问题严谨连贯性

好的课堂教学讲究前后呼应,讲究起承转合,讲究生动流畅的美感。而以上目标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严谨、连贯的课堂提问来实现的。好的课堂提问应该是教材特色与教者思路的完美体现。听课过程中发现不少教师在课堂提问设计上贪多求全,或抛开教材与学生实际刻意标新立异,虽然花样百出,却让听课的学生甚至听课教师一头雾水,不知所云,简直越听越糊涂。因此,要想学生学得明明白白、痛痛快快,首先教师本身提问的思路要清清楚楚,只有建立在清晰基础上的创新提问才是有效地。

5、提问方式多样性

提问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回顾概念式”、“设疑式”、“逗趣式”、“对比式”、“刨根式”、“比喻式”、“辐射式”、“求同式”、“伏笔式”、“层递式”、“分割式”、“扩展式”、“迂回式”等等。课堂提问应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和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在设计提问時要注意经常变换手法,切忌僵化采用一个固定的模式,即使是同一个内容,在不同的场合下进行提问,也要注意转换角色,让学生有一种新鲜感。要能使学生看到老师是如何提出问题的,这对学生学会自己提出问题的,这对学生学会自己提出问题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四、拓展提问,延生课堂

课时有尽而课堂无穷,提问有穷而思考无限。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掌握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敢问”、“会问”,善于“发问”。学生自己经过深思后,提出的问题对他们来说才是最有思考价值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学的成败,应不在于教师讲了多少知识,而在于学生问了多少为什么;不在于学生在课堂上接受了多少知识,而在于学生质疑,评判了多少”。爱因斯坦也说过:“提出一个问题远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是的,促进学生思考问题,提出更多更好的有价值的问题,才是实现我们对教育的理解和追求,教师提问的最高境界应该是激发学生自主地发问。

以上是笔者对课堂有效提问的一点思考,教师的课堂提问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没有固定的模式,只要不断实践,不断摸索,就会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充分发挥其在教学中的效能,真正的提高课堂效益。

猜你喜欢

提问课堂
欢乐的课堂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探寻初中化学高效课堂之路
初中化学课堂个性化有效提问策略
谈谈提问在高一年级数学课堂上的运用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师提问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