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挖掘资源,丰富初中语文课堂

2019-09-10罗淑飞

新教育论坛 2019年23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

罗淑飞

摘要:初中语文教学中,文中的人文色彩、思想情感深厚,如充分挖掘并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能给学生带来更加富足的精神体验。对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通过教学资源的挖掘,以帮助学生感知体验,辅助学生理解。本文就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挖掘展开了论述,提出了几点充实课堂教学的资源挖掘方式。

关键词:初中语文;挖掘资源;教学

一、挖掘直观化教学资源,促进学生直观理解

虽然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联想感知能力,但是学生对于事物的理解能力和情感的品味能力还是会受到学生自身学习经历和思维能力发展的限制,导致学生对一些文学作品的理解深度不足,对于文章中的情感品味不到位。尤其是在古诗部分内容的教学中,由于语言发展的更迭、文化和审美认知的发展变迁,学生对古诗中所描绘的意境的感知力不足,也就制约着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对此,教师在教学中便可以通过直观化教学资源的挖掘和呈现,以辅助学生理解。例如,在《夜雨寄北》这一首古诗的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体验古诗中描绘的意境和景象,教师便可以通过直观图画引入的方式开展教学,将“巴山夜雨涨秋池”这一景象呈现在学生的眼前,让学生从古诗中第一句“君问归期未有期”这一句妻子真挚的问询和眼前磅礴大雨阻碍了诗人回家道路时,诗人的愁苦与烦闷,初步帮助学生建立对诗人羁旅和劳顿的愁思之情。随后,在后两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一句诗的教学中,教师则可以通过选择“诗人和妻子临窗而坐,促膝长谈,共剪窗花”这一幅美好的景象,引导学生从这一直观图中感知诗人对家乡、对友人、对妻子的思念之苦,同时也昭示了诗人对这种美好景象和回家后的和谐与温暖的期盼与期待。以上教学过程中,直观化的教学资源直接将学生代入到诗人所描绘的意境中,让学生学会跨越时空间隔,获得对古诗美好意境好深刻情感的感知能力。

二、利用生成性教学资源,丰富初中语文课堂

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对一些事物的理解更有可能会独辟蹊径,给人以耳目一新的认识。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对不同事物的认识、从不同角度中生成的看法和见解,也是课堂教学中的宝贵资源,更是教学组织教学时应充分挖掘和利用的。对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便可以通过充分挖掘利用生成性的教学资源以丰富充实课堂教学。例如,在《乡愁》这一首诗歌的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学会品味乡愁这一首诗歌,挖掘学生对乡愁这一首诗歌中情感美的感知能力,并借学生的理解将其发挥最大的效用,给全体学生以更广的认识,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从自己的角度和理解中,品味分析乡愁这一首诗歌,引导学生思考:在乡愁这一首诗歌中,诗人的情感是饱满而深厚的,并且诗人在字里行间都在传达着自己的思念与愁情。你是否能够从本首诗的某个角度中,分析赏析这一首诗歌呢?你认为乡愁这一首诗歌的哪一点应当是你应该关注的,是你最触动、感受最深的部分呢?以上问题设置后,不同的学生将从不同的角度中赏析,有学生提出乡愁这一首诗的美感,体现在其用字上,量词中的“一枚”、“一方”、“一湾”、“一张”等词汇对仗工整,并且将诗人厚重的思乡情感以如此清松的量词描述了出来,但其表达出来的情感却是如此的深厚,轻描淡写的描写却达成了四两拨千斤的教学效果。也有部分学生提出,在本首诗歌中,诗人从小时候的生离之愁到长大后的死别之愁,从家愁到国愁,将自己的情感和对国家的情感融合到一首诗歌中,巧妙地将少年、中年之愁融合为一体,充分表达了诗人期盼与亲人团聚,国家早日统一的思想情感。通过挖掘学生口中的教学资源,初中语文课堂将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学生从不同视角中认识和学习,也必然获得更深刻的启发和思考。

三、挖掘生活化资源,强化学生理解

学生之所以会出现对文章理解不深刻,对文章中所表达的情感感悟不深的现状,是因为学生自身由于自己脱离了作者的立场,脱离了文章中所描绘的情境思考问题,也就导致了学生对情境中的情感理解和情绪体验不深的现状。对此,教师在教学中便需要通过挖掘生活化资源以辅助教学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将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引入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搭建理解的平台和感知的基础,以辅助学生理解、强化学生理解。例如,在《石缝间的生命》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中,文章中所描写的野草、山花和松柏都象征著坚韧与执着,象征着顽强生存的勇气。结合文章内容,教师将学生生活中所见到的一些身残志坚、经受过外界生存环境磨难的伟大人物呈现出来,如张海迪、贝多芬、霍金等人物及其事迹展现给学生,帮助学生感知坚韧生命的力量。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生活中的我们,可能会遭遇一些磨难与挫折,但正是因为这些磨难的存在,才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分享自己的心得与体会。以上生活化教学资源的挖掘,让学生结合身边的典范和自己的审过经历,对文章的理解更加深刻,对坚韧的勇气和执着的精神体验更加深刻。

总结

教学资源的挖掘和应用直接关系到学生对学习的体验和对情感的理解。对此,教师便可以通过挖掘直观化教学资源、利用生成性教学资源和生活化教学资源的方式开展教学,以辅助学生理解、深化学生体验。

参考文献:

[1]徐也.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资源整合与利用反思[J].课程教育研究,2018(22):56-57.

[2]张信军,张信香.试论优化初中语文教学资源的对策[J].华夏教师,2017(03):29.

[3]蒋丽丽.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15):58-59.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教学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类比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初中语文教师的能力结构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