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学生沉溺手机上网的思考

2019-09-10宁石岩

新教育论坛 2019年29期
关键词:自律沟通

宁石岩

摘要:“逼”实质是一种外因监督他律的行之有效的驱动教育,用他律的“逼”固然重要,然而自束自律的自我教育却更胜一筹。只有由他律转变为自律,被动变主动,监管变监视,那么,“手不释机”也会随之会转变为“手不释卷”了。

关键词:沉迷;他律;自律;沟通

“机不可失”,人们对这一成语并非难理解,随着现代智能手机的广泛普及与运用,一些人诙谐地把它说成“手机切不可丢失”。这种望文思义的诠释似乎有点荒谬,但从另一个侧面却生动形象地道出了它在学習、工作、生活以及休闲中所凸显的巨大功能。

“手不释机”即由成语“手不释卷”演绎的一个词组。它又形象地阐释了当今年代人们“手不离机”的社会表象。更揭示了当今社会“手不释机”带来的某些社会弊端。

不是吗?公交车上的乘客因“手不释机”错过了一站又一站;行人路上人与车常常相吻亦有人在;剧院里的精彩演出他视而不见,却低头沉醉于手机的游戏之中。更有甚者,我亲自目睹一位长途班司机一手握着方向盘,一手玩手机。“天哪!你载的是一车活生生的生命呀!”我由小声嘀咕的愤慨不禁引发出内心的呐喊。

毋庸赘述,现实生活中从乡村到城市,从孩儿到成年人,甚至少数耄耋之翁,因玩手机毁了人命者不乏其人。

沉迷于手机网络游戏已成为了一种“成瘾性”精神顽疾,一旦沾染了这种新的“鸦片”,如胶如漆,难弃难舍。虽然玩手机不至于人人危及生命,但它伤人体魄,害人视力,耗人时间,磨人心身,疏人情感,淡其亲情,荒人学业,误人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成瘾性精神疾病比摇头丸、白粉、大麻等有过之而无不及。它对民族尤其是对青少年学生危害匪浅,不得不令人作出沉甸甸的思考: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卸其QQ,封其微博,删其微信,去其帖吧,收其电脑,夺其手机,然后静坐、喝茶、思过、锤炼、读书、弹琴、练字、明智、开悟、精进,而后必成大器也。”这是河北省衡水一中校长2018年秋季开学致辞。

如何抗衡被精心设计的“王者荣耀”“吃鸡”“推塔”等网络游戏之诱惑呢?笔者认为,用“逼”则“变”,用“他律”至“自律”,用加强家教联系沟通等方式则可使其释下“两个拥抱”,释放“两个空间”。

何谓“逼”?

在提倡和谐教育,情感价值,快乐课堂的今天,“逼”孩子们去做某些事,乍一看来,是不尊重孩子们的愿望与天性。更有悖于新的教育理念之嫌。倘若“逼”出事端来,你如何处置?何不求无过,安分守己,明哲保身呢?这确实没有错,但你的孩子们哪里懂得那么多,他哪里懂得现在只顾玩将来是要吃苦头的,现在你不逼他,将来他会咄咄逼你。

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古今中外“雄才”“伟男”大多靠“磨”“铸”“逼”出来的。古代大书法家王羲之,是他父亲“九缸之水”逼出来的。四岁学琴五岁登台八岁被中央音乐学院破格录取,十七岁获小提琴国际大奖的吕思清,是他母亲逼出来的。因此,清华大学校长曾明确指出过:“现在不逼孩子们努力,将来注定低声下气。”如果现在我们的老师不“逼”孩子们断其WiFi,夺其手机,任其自然,我行我素,从小学到高中漫长的学习生涯中肯定有多少人要掉队的呀!现在不用“逼”这个紧箍咒让他们学会“72变”,在未来生活工作的生涯中,由谁来陪伴他应对瞬息万变的“81难”呢?

“逼”是“标”,“变”则是“本”。只有“逼迫”其放下手机,才能变成“要我学”“我要学”“我会学”“我学会了”这目标之根本。当然,老师的逼压是有限度的,不是不顾一切的一意孤行,更不是“棍棒底下出好人”的体罚教育。而是一种循循善诱、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逼”。

“逼”实质是一种外因监督他律的行之有效的驱动教育,用他律的“逼”固然重要,然而自束自律的自我教育却更胜一筹。

由他律转向自律是一个质的飞跃,怎样由外因监控的他律转变为自律呢?这需要掌握基本规律,掌握时代特征,把握青少年学生思想脉搏与身心理特点,这样,就能顺蔓摸瓜,孩子们就会有了缺点能自愧,有了错误弊端能自省。行为规范自主,道德法纪自循,其实质就是孩子们的主体自我教育,自我评价,自我省悟,自我改进,自我完善的修养过程。

只有由他律转变为自律,被动变主动,监管变监视,那么,“手不释机”也会随之会转变为“手不释卷”了。

笔者还认为:频繁走向社会,深入学生家庭,重视家教联系,密切沟通,是卸其QQ,断其WIFI、摔其IPAD、去其手机的重要途径。

现实生活中,部份农村孩子的家长远离家乡在外打拼,五更起半夜眠的重任无暇顾及到自己应承载着的家长责任,他们一年四季见不到自己的父母,得不到那片温馨小天地的空间与时间。孩子本应咫尺团聚的父子、母女被天涯的空间隔绝,百无聊赖之下孩子们只得拥抱“父母”(手机)聊以自慰;另一部份家长自己则沉溺于手机游戏之中,成天拥抱“儿子”(手机),他们对自己孩子的学习、成长冷若冰霜,却对孩子大声疾呼:“做作业,作业……”显然孩子也被父母驯服得“五体投地”,但他们不正确身教却是适得其反。要征服这“两个拥抱”和“两个空间”(距离的空间和情感的空间),唯有深入家庭与家长切磋沟通,才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各个击破。

我们平素在家访中了解到的“两个拥抱”占领“两个空间”,这些共性弊端更需有待媒介诱导进行沟通。

“机不可失”“手不释机”是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的产物,是新时代新时期新形势下人们运用现代化交际的便捷工具,但它又是一把双刃剑。利之,人们惊叹它的多功能多用途;弊之,人们又厌恶它的不良诱导,这与水可载舟又可覆舟同理,不要因覆舟而不乘坐其船,为此“手不释机”与“机不可失”也不能一味贬之为弊!

“机不可失”与“手不释机”是当今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杜绝它的弊端不是一朝一夕,一劳永逸的事,必须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多渠道采取一系列措施,更需要社会、家长、老师形成合力,作出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教育学》《心理学》

猜你喜欢

自律沟通
坚持自律 赢得的是整个人生
新语
成功从自律开始
自律的力量
知耻自律
拒绝平庸,从自律开始
高职高专班主任与学生教育沟通问题探讨
决策咨询活动中的沟通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