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正确培养中学生的审美观念

2019-09-10廖地洋

新教育论坛 2019年33期
关键词:追求审美理想

廖地洋

摘要:审美理解力是审美的最高阶段。学生的审美理解能力提高了,分辨是非的能力就会增强,就会在正确的审美观念的指导下审视社会,对自身个性的养成,行为习惯的培养和端正学习态度都是大有益处的,学生的自身素质提高了,学校教学的层次自然会更上一个新的高度。这对于开放繁荣的社会,特别是对于商业化,金钱化的功利社会来说,学校美育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学生如果缺乏这种能力,就会美丑不分、荣辱不明,就算是有再高的文化,其心理也是扭曲的。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不仅是新课改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培养中学生全面发展的要素之一。

关键词:审美;理想;追求

美能让人赏心悦目,美能让人心旷神怡,美可以让生活更美丽,作为一个中学生,我们要记住:健康的青春就是我们最值得骄傲的美,勤奋就是我们最美丽的衣裳,服务他人与集体就是我们展示美的舞台。我们不要过早得让尘世的脂粉遮掩了我们青春的风采。只要我们拥有文明的举止,纯洁的心灵,青春的朝气和高尚的人格,不论走到哪里,我们都充满阳光,我们都是最美的一道风景线。

一、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审美欲望

美术是一门培养审美情趣的艺术学科,“情感教育的最大利器是艺术”(梁启超)。一次野外写生就可以让学生从自己内心捕捉美、感悟美,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尽收眼底,可谓美不胜收,那种对祖国及其山川的感情油然而生。美术作品还常常让人产生情绪感化的作用,美术课要善于发掘艺术作品内在的、健康的感情因素,并将其内在美充分展示出来,让学生受到爱美情感的感染,使他们的身心徜徉于作品之间。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那神秘、梦幻般的微笑会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思;罗中立的著名油画《父亲》,那古铜色的布满皱纹的面容,见证着岁月的沧桑巨变,见证着生活的操劳艰辛,一副烟袋更让人引发出更多的思考,忧郁而又深邃的眼神里饱含着多少思索、企盼和平凡的追求。此时人们的心中便会升腾起一个伟大而又平凡的父亲形象。心中感悟的也便是那深沉的父爱,内心所涌动的是无以名状的感恩与回报。

二、培养审美理想,构建审美追求

一堂成功美术课的关键在于审美的结构。审美活动的最初表现形式是对美感而产生出来的情感反应,但这种感受和感化又都受到审美理想的制约。如果将审美喻作大厦,审美理想就是基石。一切优秀、健康的艺术作品,总是集中反映了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和艺术家正确的审美观点,它会使欣赏者得到审美愉悦,起着积极的审美教育作用。一位老师在教学生中国画的时候,讲到敦煌壁画时,他精心选取了著名学者余秋雨所著的《文化苦旅》中的几则故事向全班学生讲述了敦煌的经历--中国绘画史上不能忘记的光辉而又屈辱的一页,学生在感情的流动中感受出了一种责任、一种意境、一种追求,可以说他们的审美理想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

三、培养形式美感,提高审美素质

作为视觉造型艺术的美术,纵使其内有万般内涵,都要通过外在形式表现出来,也就是构成美术作品的各种语言因素,如线条、色彩、质感、肌理等,人置身于广阔的社会生活中,面对的是一个丰富多彩、无限变化的世界,高矮胖瘦、坐立行走、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形形色色的众生相,城市乡村、民俗风情尽收眼底。人置身于风光无限的自然界,山势的高大雄伟,溪水的变曲流传,花卉的艳丽娇媚等。学生就是通过这些形式的感受,构成了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整体知觉,这些审美形式不一定开始就能成为每个学生的感知对象,在没有经过老师的讲解、引导或指导学生写生之前,它们往往是一种潜在的因素,所以培养学生对形式美的感受能力,就成了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在中学美术课的最初阶段,往往首先引导学生去认识线条的魅力。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线条是造型的基础,各种不同粗细、浓淡、干湿、疏密、轻重及抑扬顿挫、刚柔并蓄、变化莫测的线条,表现了不同造型、不同质感的千变万化的事物。形式美感的培养还在于对色彩感知能力的提高上,对色彩的感知因人而异,在美术课中,就要做到使学生懂得色彩的一般知识和调配方法,培养他们对色彩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四、立足创新精神,培养审美创造能力

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不是美术教育的最终目的,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审美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形象思维能力,以他们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去进行创造美的实践。首先要让学生学会欣赏作品,学生对于作品不仅是欣赏者、局外人,而且是参与者、创作者。有幅名字叫做《破纪录》的画,画面上表现的是一位跳高运动员猛力跳过极限的一瞬间,远处的观众睁大眼睛,屏住呼吸,露出惊奇的神色。这幅画面反映的是动态美、力度美。当问及学生如果让你去画这幅画,你会做怎样的画面处理。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和看法,无形中也就真正感受了美,进行美术欣赏是一种积极活跃的相互交流的活动,除了欣赏者和作者共鸣,还有让学生展现自我意识调动情感因素,发表自己的见解,进而提高去创造完美的能力。我们的教育对象,那些正处于发育中的孩子们,他们充满幻想,认识的角度也相对丰富,而审美创造能力的形成是以学生想象力为前提,以在美术课中学到的技能技巧为途径,所以美术技能技巧的训练在中学美术课中仍占有重要地位。学生可运用所学的有关线条、色彩、比例构思,透视解剖、质感、肌理等造型手段,以及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分析能力,在老师的指导下,创造出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美术作品。

五、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应做到课内课外相结合

审美意识是伴随着人一生的重要意识,这种意识的培养不是一天两天或靠仅有的几节美术课就能完全达到的。因此,对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不应仅仅局限于美术课堂,而应体现在学生日常生活的许多时刻和许多方面。作为美术教师可以将美术课堂教学与课外美术实践活动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来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审美意识这一目标。课内,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审美意识。课外,教师可以通过丰富的美术活动来完善学生的审美体验。鼓励学生用课堂所学的美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自己的生活服务。如:教師可组织学生配合班队以及学校的艺术节、运动会等活动,自行策划、设计、制作会标、海报;让学生运用所掌握的绘画技能,自行设计绘制童装、学生装或校服;组织学生集体讨论校园或附近社区的环境美化方案等等。通过课外丰富的美术活动实践,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教师还可引导学生多观察身边的事物,要求学生作“绘画日记”,把生活中一些有意义的事物用绘画的形式加以记录,这些对提高学生观察生活、表现生活以及树立正确的审美意识都能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

总之,美术审美教育贯穿于美术教学的全过程,而激发审美兴趣、树立审美理想、培养形式美感和审美创造能力是其根本途径和方法。我们要将每一节美术课设计的像一篇篇优美的散文,像一曲曲动听的歌,真正让学生能寻找美、感悟美,进而去创造美。

参考文献:

[1]吉秋香.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培养探究[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5(17):40.

[2]吴俊军. 初中美术课堂提高学生审美观念研究[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2):136.

猜你喜欢

追求审美理想
2021款理想ONE
理想
你是我的理想型
锲而不舍“追求”陈都灵张艺兴哈欠连天状态不佳
莫言《红树林》蕴含的文学价值思考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
现代陶艺教学特点研究
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