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中年级语文课堂读写结合实效性的探索

2019-09-10何瑞

新教育论坛 2019年33期
关键词:读写结合实效性课堂教学

何瑞

摘要:小学中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习作,尚未形成习作的基本概念,往往存在较大的畏难情绪,这也成为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因此必须改革原有单一的习作教学方法,做到以读促写,读写结合,培养学生的写作意识,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本文结合多年教学实践,提出增强小学中年级语文课堂读写结合实效性的思路与办法。

关键词:中年级语文;课堂教学;读写结合;实效性

引言:

将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应用到小学中年级语文课堂上,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在目前的读写结合的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阻碍了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合理的利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从而提高读写结合在语文课堂中的有效性。

一、现有小学中年级语文读写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读写结合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应用的时间还不是很长,很多教师对读写结合教学方式没有一个清楚的认知,意识不到其对于学生发展的重要性,所以,在教授课文的时候,教师普遍认为,学生只要理解了文章的内容,掌握了生字生词就行了,并没有将写作渗透到教学中。还有就是教师过于注重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忽视与学生生活体验结合。低年级的识字任务较重,偏重于对字词句的理解。到了中年级,教师对字词句的理解仍然紧抓不放,把生字词的教学、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作为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而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结合不紧,造成课堂教学抽象化。可见,在目前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不能够很好的运用读写教学方式,对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产生了负面的影响[1]。

二、增強中年级语文课程读写结合教学实效性的措施

(一)读前试写,品文比较

在讲解文章之前,教师先为学生明确文章的主题,然后让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写作技能和经验,进行写作,然后,教师根据孩子们练笔完成的情况,结合文本的意图,有针对性地引导孩子们走进文本、深入文本。孩子们在学习文本的过程中有了之前的思考、体验,他们就会有意识地把自己的练笔与文本进行比对。“亲身下河知深浅,亲口尝梨知酸甜”,在这种比对中他们更能感受到作者对写作点处理的独到,以及语言运用的精妙。

例如在教学《鸟的天堂》之前,我先布置孩子们观察校园里的三棵大榕树,让他们以校园中的大榕树为话题完成一篇作文。作文收上来一看,出自不同孩子之手的大榕树是多么地相似:基本上都是以大榕树的外观为主要内容来写。教学《鸟的天堂》这一课时,在对学生作文进行简单的评析之后才让他们进入课文的学习。在教学中,学生们发现自己的写作水平与作者有着很大的差距,从而使学生积极的加入到文章的学习中,有意识的对作者的写作手法和技巧进行学习,从而在文章的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读中批注,有感而发

写文章的过程是作者将自己的内心活动通过文字的方式表达出来的过程,阅读文章的过程就是通过文字感受作者内心活动的过程。批注是读者感触与作者内心碰撞的产物,是学生入情阅读、积极思考的结晶,也是读写结合最常见、最随意的一种形式。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阅读文章的时候对文章进行批注,将自己的感想,困惑,评价标注在文章的一旁。“批”是打开阅读之门的一把钥匙,是一种质疑、分析、比较的读,是较高层次的读。“注”则是对文本理解、感悟、创造的写,是有感而发的写。批注字数不限、表达随性,适合不同知识水平、能力的孩子,也是孩子们比较喜欢的一种学习方式。在阅读一些文章的时候,学生的情感会与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产生共鸣,这就会使学生有感而发,然后学生根据自己的感想进行批注,写出一些经典的句子或段落,能够为学生的写作积累素材。

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我会根据文本的特点,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在阅读时,从“表达方法”“描写特点”和“感受”等方面进行批注。经过几年的引导和鼓励,孩子们的批注不再是杂乱无章,而是比较有内容、有质量。例如在教学《乡下人家》的时候,让孩子们默读该段并做批注,一位同学就写道:可爱的笋芽儿,你们之前是在和竹妈妈玩捉迷藏吗?还有一位同学写道:百花争艳不是春,绿树成荫在乡下。

(三)读后练笔,模仿创新

小学中年级的学生处于学习的过渡阶段中,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并结合中年级学生的现状,正确的对学生进行引导。如果说低年级读写结合的基点是模仿,那么中年级支点应该就是引导孩子们在模仿中进行创新。朱熹曰:“古人作文做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善学之既久,自然纯熟。”可见模仿在练习习作中的重要作用。如何引导孩子们从模仿过渡到创新,这就要求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巧设练笔。我们可以通过对文本的仿、补、改等这些丰富多彩的训练形式,来引导中年级孩子的习作实现从模仿到创新的过渡。

仿,可以是修辞手法的模仿、可以是精彩语段的仿写,还可以是谋篇布局的借鉴;补,可以是文本空白的创造,可以是微妙之处的补白,还可以是戛然而止的续写;改,可以是古诗词、古文的扩写,可以是篇幅较长文章的缩写,还可以是写景状物的解说。通过这种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掌握写作的技巧,然后,再加强学生的习作练习,使学生能够将这些写作技巧熟练的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当中,从而使学生创造出自己的文章。

三、结论

总之,将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应用到小学中年级的语文课堂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对于小学生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调整,结合课程的内容合理的使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语文课堂读写结合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陈良金.关于增强《建筑构造》教学实效性的探索[J].广东教育,2015(5):77.

猜你喜欢

读写结合实效性课堂教学
“主讲主问主评”工作法:提升党课教育吸引力实效性
利用微视频提高小学美术教学实效性的实践与研究
精梳巧练 理性分析——提升小学数学复习课实效性的教学策略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优化作业设计 提升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