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教育活动中促进幼儿自主探究策略研究

2019-09-10姚晓真

南北桥 2019年21期
关键词:自主探究幼儿

姚晓真

【摘    要】科学教育活动中促进幼儿的自主探究,是幼儿园教育课程改革中幼儿学习方式转变的重点问题。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是幼儿科学素质培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通过对科学教育活动中幼儿自主探究现状的调查分析,提出促进幼儿在科学教育活动中有效地进行自主探究的策略,为幼教工作者的深入实践提供一些思考。

【关键词】科学教育活动  幼儿  自主  探究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21.207

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的探究大致可以描述为:(1)发现新异事物或现象,(2)依赖动作或具体事物施动;(3)与环境相互作用,影响、保持、提升相互作用的过程;(4)以获得满足感为最主要目的。这四个方面构成互为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过程。[1] 笔者认为, 幼儿的自主探究是幼儿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根据已有生活、知识经验,依赖动作或思维主动地对外界事物与环境相互作用,产生一系列尝试、摸索、探究的行为以获得满足感。幼儿通过自主探究探索世界、获得知识,提高探究的能力,培养积极的态度。我们的教育为了“高效率”的目的,经常奉行一个简单化的教育方式——告诉,忽视了孩子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动探究。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对确立幼儿主体地位,培养幼儿自主探究能力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重视。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中,如何引导幼儿自主探究,应成为我们共同关注、共同探讨的问题。笔者通过对泉州市A、B、C三所幼儿园的多名幼教工作实践者进行访谈,试图通过对幼儿探究活动现状的调查分析,寻找促进幼儿自主探究学习的方法策略。为幼教工作者的深入实践提供一些思考。

一、幼儿的自主探究对幼儿发展的重要作用

(一)幼儿学习科学的基本方式

现代教育的任务更为重要的是要培养学习者正确的学习方法,教会他们如何学习,而不再仅限于教人以知识,授人以学问。幼儿学习的基础是幼儿的理解,而理解的重要条件是靠幼儿的自身探索,尽可能地置身于自然和社会的客观世界中亲历亲为,从探索中发掘知识。幼儿学习科学的过程具体表现为:在直接感知、观察、摆弄、操作物质材料中学习,在主动状态下学习,在操作过程中学习, 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多种多样的发展。从本质上说,幼儿学习科学的过程,是认知的、运动的、情感的、社会的多方面经验的主动建构过程。自主探究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幼儿听;教师示范,幼儿模仿”的做法,让幼儿通过亲身的操作和体验,学习知识,丰富经验,获得发展。因此,自主探究应成为幼儿学习科学的基本方式。教师在此过程中则要树立自主教育观,有效地引导幼儿进行自主探究,尊重幼儿的主体性,淡化强制与约束,更多地给予幼儿启发、引导和鼓励,尽可能多地为幼儿的自主探究提供机会,让幼儿能按自己的兴趣和意愿进行探究。

(二)幼儿认知活动的发展需求

科学始于好奇,幼儿强烈的好奇心,对一切新奇事物、周围现象感兴趣是幼儿进行科学学习的动力。幼儿在婴幼儿期,他们的年龄特点决定他们总是以自己为中心进行探索性学习,幼儿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并喜欢通过触摸等手段来得到探索周围环境的目的,来满足自身认识方面的空缺。正是在这种充满乐趣的触摸过程中,幼儿获得其认知的满足。

在科学教育活动中,通過教师引导幼儿动手实践、调查、操作、探究,使幼儿原有的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变化,新的发现解释了幼儿的科学试验和看到的科学现象,通过探究满足好奇心,诱发思考,集中注意力,愿意动手参与,乐于表达自己的见解,真正使幼儿体验到学习科学的乐趣。[2]

(三)幼儿在最近发展区内有效学习的保证

幼儿的探究并非是在纯自然的状态下进行的。它是在教育的背景下,通过教育的必要干预使幼儿获得原有水平上的进一步发展。幼儿看似“随心所欲”的探究过程中,教师已经在此发挥一定作用,教师开始观察幼儿,了解他们的需要和兴趣,记录他们的行为表现,判断他们的“最近发展区”,并以此为依据,为幼儿的深入探究及学习提供一定的发展平台。幼儿在不断的探究中排除困难,随着个体经验的积累,能力的发展和探究意识的增强,幼儿的科学素养及科学探究技能也将有所提升。教师在幼儿最近发展区内为幼儿提供画龙点睛式的探究,保证幼儿的有效学习。

二、科学教育活动中幼儿自主探究的若干现状分析

(一)教师对于幼儿自主探究培养认识不足

例一:访谈中,有三分之一幼教工作者表示,科学教育活动中幼儿的探究能力的培养当然重要,但在既定的时间内若幼儿没有得到探究结果,教师一般直接将结果告诉幼儿,并鼓励幼儿在活动结束之后继续去探索。

例二:泉州C幼儿园小班段一位教师表示:幼儿现在还小,他们哪里会探索什么,老师只要准备一些材料让他们自己玩一玩就好了。

例三:泉州A幼儿园访谈中,一位老师提到:大班幼儿在“酒精为何熄灭”的实验操作中,对于根本无法得出结果的幼儿,教师就以“因为——,所以酒精就熄灭了”的方式直接告诉幼儿答案,而并非耐心地启发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探索寻求最终答案。

例三:笔者在与幼儿教师的谈话中获悉,她们通常对于发展水平较低的幼儿干脆直接手把手地教,以使科学探索活动能按时完成,如果孩子在既定的时间里若还没完成实验,也会被老师或生活老师以赶时间为由强行将材料收走。

从以上案例我们看到,一些教师的观念还滞留在幼儿对与科学知识的记忆与技能的获得上。教师在开展科学教育活动时,倾向于把目标定位于让幼儿获得某种知识或某种技能,而教少注重幼儿自主探究方面科学素质的培养。因此导致幼儿在科学教育活动中说错了、做错了,教师及时给予纠正,而没有想到要保护幼儿的好奇心与探究热情。对于幼儿的操作活动,有些教师在科学教育活动实践中,往往认为只要幼儿动手了,就算是在进行操作活动。因此,整个操作过程均有教师语言提示或动手示范来统一指挥,幼儿盲目地跟着行动。即使有时放手让幼儿操作,也常常在幼儿接触材料之前就规定了诸多“清规戒律”,操作活动很容易成为教师的单向活动和幼儿的简单模仿。此外部分教师还习惯于先直接将实验成功的条件及实验现象告诉幼儿,以尽快让幼儿说出操作结果的作用,使幼儿处于被动接受状态。

重视客观科学知识的获得,关注幼儿对科学知识的记忆。这样的教育观念已经被很多研究者证明是超乎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脱离幼儿的真实兴趣和需要的。更全面、更客观的科学教育活动应该是高度。

关注幼儿心灵需要,而非成人想当然能够帮助幼儿达到某些目标的活动。

(二)幼儿探究的自主意识不强,探究行为受外界因素的限制

泉州A幼儿园案例一:该园大班一位老师指出:在一些探究活动中,当幼儿得出一个结论,并很兴奋地跑去告诉老师该结论,如果老师反问:是这样的吗?幼儿就会常常因老师的反问而对自己的结果产生怀疑,并立即将自己的结果更改了。

案例二:在做一项水的浮力的实验中,有平常发展水平较高的幼儿得出一个结果,其他幼儿就会效仿他(她),这样自己的结果跟同伴一样,错误的机会会比较小使自己的结果能同前者一致。

从案例一中看出,该幼儿在探究活动中缺乏自主性,易受教师影响。

案例二中幼儿的探究行为则受到同伴的影响。

此外,幼儿的探究行为也受到自身对事物的认知水平及生活经验不足的影响。

在访谈中,绝大部分的教师认为自己班里的幼儿自主探究意识不够。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幼儿遇到新奇的事物或现象,最多的情况是问“为什么”,而进一步进行自主去探究问题的幼儿少之又少。通常,他们必须在教师的指导、示范下才能进一步进行探究活动。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总是去纠正幼儿的想法和做法,时间久了,就把幼儿探究的愿望和热情消磨掉了。当幼儿再次遇到问题时,总是希望能得到老师的帮助,而缺乏靠自己的力量去解决问题的意识。

此外,幼儿在探索的过程中,当同伴首先得出一个结果时,其他幼儿也大抵会得出相同的答案。并非每个幼儿都是通过自主的思考、探索来完成一次科学经历。

(三)家长对于幼儿自主探究方面培养缺乏重视

家长资源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资源,家长的支持与帮助是幼儿园教育顺利进行的保障,对于科学教育活动来说,也不利外。在与幼儿教师的访谈中,笔者得悉,75%以上的家庭中对于幼儿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还没达到一定认识和重视。在与幼教工作者的访谈中笔者得悉,很多幼儿家长以工作忙为由,没有时间精力帮忙收集科学教育活动所需要的材料,有些活动将会因为材料不够问题,可能无法使每个幼儿人手一份材料进行操作,这将大大挫伤幼儿的自主探究热情。也有教师指出,家长受自身知识水平的限制,平时很少关注幼儿的科学素养方面的培养,如及时对幼儿的提问给予正面解答;在幼儿园开展科学探索活动前能提前为幼儿作相关的知识、经验准备等等。若家长能配合幼儿园方面给孩子提供充分的生活体验,让幼儿获得丰富的生活经验、提升自身认知水平,这也有助于幼儿在科学探究活动自主性的培养。

三、科学教育活动中促进幼儿自主探究的策略

(一)幼教工作者多方改进策略

创设富有童趣的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探究环境,不仅包括物质环境而且还包括心理环境。既为了满足幼儿兴趣,诱发幼儿自发的探索行为,教师必须努力转变旧观念,提供一个支持积极探索的宽松的心理环境氛围,营造一个事实的、开放的、具有动态的、具有发展价值的物质环境氛围,不断点燃幼儿想象、创造的火花,引发幼儿探索的欲望,增强幼儿自主探究学习的信心。

1.转变教师观念与态度。

教师永远是教育改革的核心,沒有相应的教育观念,就没有相应的教育行为。

幼儿教育的使命是“替一个未来的世界培养未来的儿童”。在新世纪的幼儿教育中,教师需要转变观念,建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和评价观,不仅要看到儿童的今天,更要看到儿童的明天,不仅看到儿童的现实,更要看到儿童的可能。[3]

(1)在探究过程中允许幼儿出错。在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要明确探究是幼儿主要的学习方式之一。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受到其原有经验的影响,他们在探究认识事物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可能是不合乎成人逻辑的想法和做法,而在幼儿已有经验和认识结构上却是合理的,是合乎他自身逻辑的。幼儿对事物及其关系的认识和解释往往只是根据具体接触到的表面现象来进行, 并且带有主观性。教师要善于接纳幼儿的错误,善于判断幼儿错误背后的真正原因,从幼儿的错误中了解教师要幼儿真实的想法与观点,了解他思维的认识水平,从而了解幼儿真实的认知水平,更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2)探究中鼓励幼儿大胆提出问题。好奇好问是幼儿的突出特点。在一日生活中,幼儿会产生很多疑问,提出很多问题。如:“天为什么是蓝的?” “为什么会下雨?”“树叶为什么会落下来?”……幼儿的这些问题和疑问,都是幼儿学习科学的起点,科学探索要依靠问题的不断推动。教师要让孩子感到你对他们提问的重视、赞赏和鼓励。在幼儿的提问时要给予积极的反馈,为孩子们创设一种鼓励提问的氛围,会激发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关注和兴趣,感到他们能提问,可以提问,有权提问。

(3)保护幼儿的好奇心,支持孩子探索欲望和探究行为。把培养科学探究精神作为幼儿科学教育的首要目标,在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让幼儿感受到探究的乐趣与满足感,获得科学探究的经验。

教师要认识到,幼儿的情趣是可塑的,更是脆弱的,我们在任何教育活动中都要注意培养、保护幼儿积极向上的情趣,特别是在科学教育活动中,要允许幼儿之间个体差异存在要以一颗爱心来对待幼儿的探究行为,用启发鼓励的方式帮助幼儿寻找失败的原因,激起幼儿再次自主探究学习的积极性。

2.创设宽松的心理氛围。

(1)尊重幼儿的自主决定权。教师引导幼儿自主决定探究主题、自主决定探究方式、自主选择操作材料。教师尊重幼儿自主决定权,可以调动幼儿参与探究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以往的科学探究活动中,大多由教师自行决定探究内容,导致一部分幼儿对探究活动不感兴趣,常常游离于活动之外。幼儿作为学习的主体,让幼儿自主决定探究主题,并且引导幼儿在活动中通过自己的思考进行探索尝试、反复操作尝试。幼儿按自己的方式进行探究,不仅有利于幼儿利用原有经验,澄清自己的想法,按自己的方式和想法解决问题,获得有益的经验,还有助于他们把自己看成一个能产生思想,能支配时间的人,一个行动者和能解决问题的人,能使他们产生一种想要进行发现与探索的要求。

(2)尊重和接纳幼儿的兴趣和观点。接纳和支持幼儿的兴趣和观点,会使幼儿产生安全感。如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孩子们经常会对活动之外的事物或现象产生兴趣和好奇心,作为教师,虽然事先没有准备,但要充分的意识到这正是激发自主探究学习的好时机,由幼儿自主生成的探究式活动应当得到接纳和尊重。在这个自发生成的探究活动中,展开师生间的共同观察、共同探讨,教师在活动过程中引导幼儿自发的探究、思考、与尝试。幼儿自发生成的探究活动,其主动探究的积极性是高涨的。虽然,这并非教师预设的一次科学教育活动,但在这种情况下幼儿的得到教师尊重、支持和鼓励,这将取得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3)重视对幼儿的激励性评价。教师要善于挖掘每一个幼儿的探究活动的价值,尤其对那些表面上看是失败了的幼儿,教师更要给予支持和鼓励,要培养他们乐于探究和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的态度和品质。每个幼儿的探究活动都有其独特的价值,每个幼儿在每一次科学探究活动中都会有所发现,都应该有成功的体验,都应该得到教师的表扬肯定,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点滴进步,及时表扬鼓励,增强其探索的信心。只有这样,幼儿在一种宽松的愉悦的环境下才能放开手脚、无拘无束、大胆实践、大胆探索。

3.丰富必要的物质环境。

环境是幼儿发展的源泉。科学活动是一个探索的过程,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事物的认识是感性的,具体形象的。思维常常需要动作的帮助,他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必须借助于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获得。因此,要引导幼儿在科学活动中主动学习,为他们创建适宜的物质环境能够是最有力的保证。在操作上应把握:

提供多样化的探究材料。要提供可操作、可选择、可变化、有吸引力、有创新性、适合幼儿发挥想象、激发思考的材料,根据科学教育内容精心布置探索环境以促进幼儿思维能力、动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4]幼儿的好奇心是由环境引起的,随之而来的探索欲望、探索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更需要以环境和材料为依托。科学教育活动中,材料既是引发幼儿探究的刺激物,又是他们主动建构对周围物质世界认识的中介。材料引发了幼儿的自主探究活动,幼儿借助于对材料的直接操作实现着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因此,幼教机构必须帮助幼儿置身于能够产生科学探究行为的环境当中,使他们乐于并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活动,通过与材料的相互作用,获得科学的启蒙及科学经验和技能。

如,在《弹性》这一科学教育活动中,围绕目标为幼儿的自主探索活动准备大量的充足的材料。如准备了弹性不强的纸、布、橡皮泥……弹性很强的橡皮筋、气球、海绵、弹簧……还有运用弹性原理制成的日常生活用品:钉书机、夹子、自动伞、皮球、球鞋等等,丰富的材料来构成了吸引幼儿自主探索的物质氛围。

(二)家庭支持促进策略

当今的家庭教育中由于存在着错误的教育观念。许多家庭都会给孩子以无微不至的照顾,安排好孩子的每一件事情。而不让孩子尝试自己动手来解决问题。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孩子在幼儿园自己吃饭,可回到家有时却要爷爷奶奶们喂。而有的家长对孩子的管教非常的严厉,教育孩子的标准就是要做个听话懂事的好孩子,禁止孩子做这做那……这些受传统教育影响而普遍存在的家庭教育现象,不仅束缚了孩子们的手脚,而且还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孩子自主探究意识和能力的发展。

1.家长要了解探究活动的内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科学教育活动中所选取的探究内容是贴近幼儿的生活,能使幼儿体验和感受、学习到的内容。幼儿就是自己感兴趣的事物、现象中探究答案,在探究中积累经验、掌握知识。当前,许多家长没能理解幼儿自主探究活动的真正意义,他们认为那是孩子在瞎玩。比如:孩子正在玩沙、玩泥,家长就会责备孩子:“你怎么又在弄这个东西了,瞧!衣服都弄脏了!快停下!”孩子喜欢一个接一个的提问:“为什么小鸟会飞呢?”“因为小鸟有翅膀啊!”“那为什么小鸟有翅膀呢?”……许多家长到最后就会不耐烦地说:“你怎么有这么多问题啊!这些等你长大就知道了!”

幼儿的提问是其最初的探究意识和行为的表现,但是由于家长对孩子探究行为的不理解,使得孩子的探究意识和行为受到了打击和限制,严重影响了幼儿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在幼儿园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时,就表现为幼儿被动性地按照教师的吩咐去做,而没有主动探究意识。因此,家长在对待孩子探究活动的教育上与幼儿园保持一致,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积极地走进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活动中,学习和阅读有关幼儿自主探究方面的书籍,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加强家庭指导的针对性和合理性,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才能无时无刻珍视和保护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幼儿对新奇事物产生持续的兴趣,培养幼儿自主探究的意识,促进幼儿自主探究能力的发展。

2.家长积极参与、配合家园互动的探究活动。

家园配合,使幼儿在园获得的学习经验能够在家庭中得到延续、巩固和发展;同时,使幼儿在家庭获得的经验能够在幼儿园的学习活动中得到应用。[5]然而,经常出现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脱节,幼儿周末两天在家里,受到家长的过度呵护、包办代替,其不利影响要大于教师在园5天的辛勤教育,出现了“2﹥5”的现象。

对于孩子来说,在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活动中,一切探究活动是多么新奇有趣和富有诱惑力,在家里有时也想进行尝试和体验,或者是进行一种经验的迁移,同时也期望家长能陪其将各种“研究”进行到底。这时,家長的态度对孩子起着决定性作用,如果喝斥或对其行为不理不睬,都将影响到他探究的热情。因此,家长要树立起“做中学”的教育理念,并积极配合幼儿园开展的各种家园互动的探究活动。如:“每日一问”——孩子每天回家问家长一个问题,家长陪同幼儿通过多种途径来寻找问题的答案。和孩子一起做实验、查资料等等,让家长和幼儿共同感受探索的过程,体验乐趣,促进亲子感情。同时,也为以后幼儿在科学教育活动中的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3.家长共同帮助寻找科学活动中的探究内容及材料。

新《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6]充分认识到家长这一有效的教育资源,吸引家长也参与到科学活动中来,来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科学探究除了一些必要的精密工具仪器外,更多的应该是身边易得的材料:当地特有的资源和安全的废旧物品。” [3]在开展科学教育活动时,教师可积极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借助家长的特长与职业资源配合组织科学教育活动,让

家长帮助孩子共同来搜集一些相关的资料,及材料,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求知欲。如:在活动《各种各样的纸》,活动前若家长能积极引导自己的孩子在家或外出寻找各种纸,在上课时,孩子们面对一张张不同质地、不同颜色的纸,探索的兴趣和愿望就会油然而生。

总之,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在引导幼儿通过操作活动自主探究科学奥秘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根据幼儿主要是以自己动手而非倾听现成的概念来学科学的特点,幼教机构应为幼儿创设充满科学气息的自主探究的环境氛围和丰富多样的易于激发幼儿自主探究兴趣的材料,家庭中要尽力支持幼儿自主探究的热情,尽量多方面激发幼儿自主探究的动力。靠家园双方的共同努力,为科学教育活动中幼儿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发展提供一片广阔的天空。

注释

[1] 关少化. 教育的视角:幼儿探究的意义[J]. 早期教育(研究与探索),2005(6)

[2][3][4] 姚伟,关永春. 在幼儿园科学教育中引导幼儿探究性学习[J]. 现代教育科学,2002(8)

[5][6]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9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9

[2] 刘占兰著. 幼科学教育[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7

[3] 刘占兰,沈心燕. 让幼儿在主动探索中学习科学[M]. 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

[4] 姚伟. 论儿童科学素质的培养[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

[5] 李亦菲. 探究性学习[J]. 中国教育报(教学试刊),2000-11-18(3)

[6] 张宪冰. 科学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探究的策略思考[J].早期教育,2003(3)

[7] 张婷婷,吴梅. 科学教育中的幼儿探究式学习之我见[J] .早期教育(教师版),2006(8)

[8] 赵惠玲. 让幼儿主动探究的指导策略[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3-9,23(3)

[9] 钱月琴. 引导幼儿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J]. 早期教育(教师版),2003(3)

[10] 高芹. 幼儿园科学教育的途径[J].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4-10,23(5)

[11] 曹慧英. 自主探究:幼儿科学教育的路径选择[J] . 早期教育(教师版), 2006(12)

[12] 陈颖. 激发幼儿科学活动兴趣的策略[J]. 引进与咨询,2007(7)

[13] 张俊. 近十年幼儿园科学领域研究综述[J]. 早期教育(教师版),2006(8)

[14] 戚清波,蒋晓美. 科學活动贵在幼儿自主探索[J] . 早期教育(教师版), 2004(11)

[15] 姚伟,关永春. 在幼儿园科学教育中引导幼儿探究性学习[J]. 现代教育科学,2002(8)

[16] 关少化. 教育的视角:幼儿探究的意义[J]. 早期教育(研究与探索),2005(6)

猜你喜欢

自主探究幼儿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初中英语“自主、合作”学习探究
让学习在复习课中真正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