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铁路站段职业卫生管理工作调查分析

2019-09-10曹雪玲丛晓娜

铁路节能环保与安全卫生 2019年4期
关键词:职业病劳动者卫生

曹雪玲,丛晓娜

(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疾病预防控制所,上海 200071)

铁路站段职业病危害主要涉及机务系统的检修、整备,工务系统的综合机修,车辆系统的检修,电务系统的电务设备维护、车务系统的货物运输等。据2010年全路职业卫生现状调查,我国18个铁路局(集团公司)涉及职业卫生的站段有800多个,共有7 600多个职业危害作业点,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约占全路从业人员的10%左右[1],随着铁路站段的新建、合并、拆分及工艺革新等,职业危害作业点及接害人数会有所增减。铁路站段辖区呈线状分布,车间分散在沿线不同地区,其运营期以检修维修为主,主要包括机械加工、锻造、装配维修、防锈等工艺,机加工车间主要接触噪声、砂轮粉尘或金属粉尘,锻造车间主要接触高温、噪声、手传振动,检修车间主要接触电焊烟尘、锰及其化合物、金属粉尘、苯系物、电焊弧光、噪声等。结合铁路职业卫生管理达标活动,通过调查站段职业卫生管理现状,发现问题并提出建议,以提升铁路站段职业卫生管理水平。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以某地区铁路站段为调查对象进行职业卫生管理调查,其中机务段职工2 943人,工务段2 683人,电务段1 259人,机车检修段1 744人,工务大修段1 073人。本次调查的职业病危害作业场所及接害人员仅限于站段本部所在地区,职业病危害作业场所数量、接害人数及职业卫生管理人员情况如表1所示。

1.2 调查方法

采用调查表法和现场检查方法,使用铁路统一的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基础建设工作检查表,从责任体系、规章制度、作业场所管理、前期预防、个体防护、教育培训、健康监护、应急与事故管理8个方面开展调查。

2 调查结果及分析

2.1 调查结果

按照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基础建设工作检查表中要求的主要内容及检查方法,结合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及职业卫生标准等相关条款,综合分析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某地区铁路站段职业卫生管理检查方法及检查结果

2.2 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检查发现,站段在职业卫生管理分工、职业卫生培训、离岗体检等方面需要加以改进。铁路职业卫生管理涉及多部门,需要分工协作,仅站段安全科单独管理难度较大;专职管理人员不足,兼职管理人员身兼数职精力分散,加之系统培训、知识储备不足,导致难以进行有效管理。劳动者培训缺乏针对性,则特定岗位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所采取的防护设施及如何做好个人防护的针对性不足,易造成部分职工职业病防治意识不强,作业时未正常使用职业病防护设施,不按规定佩戴防护用品等。铁路站段能够按照规定对劳动者开展上岗前及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体检,但对离岗职业健康检查的重视程度尚需提高。

3 对策及建议

3.1 理清站段职业卫生管理体系

铁路站段对职业病防治承担主体责任,站段长对职业病防治工作全面负责,建议建立如图1所示的职业卫生管理体系,明确站段职业卫生管理分工;安全、人事、技术、职教、设备等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由安全部门总体协调。

3.2 开展信息化管理

《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16—2020)》提出“推动信息化建设”,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4]。2010年原铁道部进行了“铁路卫生防疫信息管理系统”开发并投入运用,鉴于铁路站段管理线路长、作业点分散等特点,借助铁路卫生防疫信息管理系统职业卫生子系统平台开展信息化管理,能够更好地做好职业卫生管理工作。铁路卫生防疫信息管理系统的职业卫生管理模块,包括责任制、前期预防、管理机构、教育培训、操作规程、应急救援预案、职业卫生安全管理、职业危害事故管理、技术措施计划、告知等11大项34小项[5]。站段应及时填报,每年定期更新系统数据;同时根据铁路职业病防治工作指南[6],铁路职业病危害工作场所(岗位)和接触职业病危害人员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应及时更新铁路职业卫生信息系统,体现分级分类管理信息。

3.3 强化职业卫生培训

强化职业卫生管理培训是促进站段自觉履行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增强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提高劳动者自我防护能力的重要途径。站段应制定年度职业卫生培训教育计划,站段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劳动者需要培训掌握的内容和学时不同,年度培训计划应根据不同岗位确定培训内容和培训学时,并确保培训取得实效。站段可以结合安全生产培训,推行交班前强化岗位职业卫生培训,或者利用微信、微博等宣传职业病防治知识,组织编写简易职业健康宣传手册等,通过不同培训途径和培训方式开展职业卫生培训,提高职工职业病危害防护意识及防护技能。

3.4 规范开展职业卫生管理

离岗是准备脱离所从事的职业病危害作业或岗位,包括调岗及离职等。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也是职业健康监护的重要内容,对企业和劳动者都具有保护意义。站段在注重劳动者上岗前、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的同时,还应关注劳动者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

铁路站段应按照《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规范》(安监总厅安健[2013] 171号)要求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动态掌握各车间职业病危害工作场所分布、劳动者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状况、年度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及维护管理、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及职业健康体检结果等信息,并能有效利用信息开展职业危害风险评估,不断提高单位职业卫生管理水平。

3.5 树立职业卫生管理先进示范典型

通过职业卫生管理达标活动,建立铁路企业职业卫生标准化管理模式,树立职业卫生管理先进示范典型单位,加强职业卫生管理的学习与交流,提高铁路企业职业卫生管理的整体水平。同时,鼓励开展提高劳动者职业健康的质量控制(QC)课题科研攻关,进一步改善生产环境、保护职工健康。

4 结束语

职业卫生管理初级阶段主要侧重于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职业卫生档案的建立、工作场所的警示标识管理等;职业卫生管理的中级阶段则注重检查职业病危害识别评价的全面性、准确性,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的规范性、防护效果的评估,以及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技术、设备、材料等;职业卫生管理的高级阶段则应不单纯局限于法律法规的要求,而是通过职业健康与安全生产的齐抓共管,推动建立铁路企业职业健康文化,更好地保障劳动者职业健康及相关权益。

猜你喜欢

职业病劳动者卫生
致敬劳动者
劳动者
劳动者的尊严不应被“扔”在地上
人人都有职业病
如何发挥工会在职业病防治中的作用
保护环境卫生
父亲的职业病
卫生歌
在云端
我可爱的职业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