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家庭德育,传中华文化

2019-09-10廖火萍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19年7期
关键词:重要性家庭

廖火萍

摘要:家庭作为社会生活和文化传承的基本单位,是最先对人实施教育和影响的地方,是中华文化传播不可或缺的媒介。家庭德育的熏陶对子女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它为个体人的品德形成与发展奠基了必要的基础。重视家庭德育培养,无疑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之一。

关键词:家庭;德育环境;重要性

家庭德育环境包括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而形成的家庭各个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家庭各个成员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家庭经济情况、社会地位,家庭各成员之间的关系,父母的思想品质、教育观念以及对子女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式,家庭与外部的邻里关系等各种因素。家庭德育环境涵盖的内容错综复杂,但其对孩子的成长成才产生重要的影响。古往今来,诸多论证,例如,《说苑》中说道:“父母正则子孙孝慈,是以孔子家儿不知骂,曾子家儿不知怒。所以然者,生而善教也。” 这句话说明了父母在子女品德发展中的榜样作用以及父母在文化传承中的桥梁承接效果。王充在《论衡·求知》中也写道:“人才早成,亦有晚成,虽未就师,家问室学。”这句话道出“家问室学”与人自身的文化修养和成长成才的缔造关系,提出要注重家长言传身教的作用。这些都是家庭德育环境对人的品德形成影响的经典论述。由此看出,我国从古代开始就一直强调家庭德育环境的重要性,但是,当今社会,家庭德育问题依然存在。假如家庭德育环境得不到改善,终将会影响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广大家长的道德和文化素质在不断提高,家庭人际关系逐步和谐,对儿童的健康成长不断重视。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家庭中依然存在着许多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因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家庭教育观念的偏差。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学生的压力尤其大,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竞争模式当中,学习成绩几乎成为评判一位学生“存在合理性”的唯一标准。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许多家长孤注一掷——只在乎孩子的学习成绩。另外,家长们所处的成人世界中,金钱与权力所渗透出来的魅力更是让人抓狂。所以,当今社会的不少家长已经渐渐遗忘了德育的重要性,只看重成绩,只看重钱与权,由此而引发一系列的问题。

相信最近的几条“儿子弑母”的新闻已经彻底粉碎了大家的“三观”。这几个案件中的凶手有小学生、初中生,以及已经成人、毕业于中国最顶尖学府的学霸!面对血淋淋的现实,无数人,包括教育工作者,都在问:这个社会怎么了?这些学生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其实,剖析这些案件,其直接导火索就是家长逼孩子学习,而孩子不愿意,最终发生冲突。而毕业于中国最顶尖学府的学霸的母亲有强烈的控制欲,控制着孩子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孩子学成,即将出国,满以为摆脱了母亲,却没想到母亲也要跟着出国……这些家庭悲剧发生的根源,就在于做父母的没有对子女进行正确的价值观引导,而只是用“学习好就能做大官、发大财”等错误的物化观念对子女进行误导,终于使子女在品德方面产生严重缺陷,走上罪恶的犯罪道路。

第二,家庭德育方式不当。首先,有些家长并不重视日常生活中的德育,他们觉得只要孩子不犯法就可以了,孩子从小就受到这种思想的影响,也觉得行为、品德没那么重要。例如,有的小孩嘴馋了就会偷商店或者邻居的东西吃,家长觉得这是小孩不懂事,不算什么犯法的事情,事后只是简单教育就算了。因为从小没有加以正确的引导,孩子长大后,就走上了盗窃的犯罪道路。其次,由于生活压力,当今的家庭几乎都是双职工家庭,抚养子女的责任落在“父母的父母”身上。隔代抚养的缺点在于祖父祖母对孙辈过分宠爱娇惯,过度保护。在这种环境中培养出来的孩子常常会存在很多缺点,如意志消沉,只图享受,不图进取;缺乏劳动意识,生活独立性差;挥霍浪费,大手大脚;自私自利,不关心他人;蛮横霸道,唯我独尊;等等。最后,打骂成了家庭的“主流”教育方式。因为前述的“隔代抚养”给孩子带来的缺点,往往最先反映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不少父母在一天的劳顿之余,已无暇分析孩子的种种缺点产生的根源,就是靠一顿棍棒来纠正。此外,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体制的建立,金钱关系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社会上畸形的高消费、充斥着各大网站头版头条的关于上亿身家的明星的新闻频频冲击着青少年的眼球。由于父母引导不当,这种金钱关系也渗透到家务劳动乃至学习中,孩子帮父母干家务劳动要给钱,考试得高分要给钱,排进年级前50名要给钱……学生把钱看成是学习、劳动的唯一动力,而不懂得青少年到了一定年龄应尽的义务和责任。这一系列可悲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歪曲、异化的原生家庭德育环境,这是阻碍优秀文化传承的因素。

第三,家长们忽视言传身教的重要性。不少家长常常责备自己的小孩不听话、不懂事,却忽视了自己以及周围的人每天都在浪荡中度过。试想一下,孩子天天看着你去夜蒲、赌博、抽烟、喝酒,整个家都闹哄哄的,你却让他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可能吗?父母出现人格上的分裂,从而构建扭曲的家庭德育模式,孩子常年在这种扭曲的环境中耳濡目染,何以实现优秀的文化传承?

毋庸置疑,优秀的文化传承离不开健康的家庭德育。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领域,是平安社会的坚固防线,也是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第一课堂。家庭德育环境对人的品德发展影响很大,对各方面还都未发育成熟的青少年来说,产生的影响尤其明显。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呼吁:“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故而知,青少年正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主力军,是文化的传承者和创造者,是祖国的明天,是明天的希望。对此,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构建和谐的家庭德育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而这个系统工程关系到我国文化的新传承。在昔日,家庭德育给我们诸多的思考;在未来,只要家长不断加强学习,讲究合理的方法,就一定能够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和谐、温馨、向上的家庭德育环境。

综上所述,注重学生良好的家庭德育培养,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之一。传承中华文化,需重家庭德育!

参考文献:

[1]杨月颖,贾立蕊.浅析家庭德育环境特点及其优化[J].学周刊,2011(12):85.

[2]廖小红.初中生家庭德育环境及其优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7.

[3]张平.关于建設和谐家庭德育环境的一点思考[J].小学时代(教师),2011(12).

(责任编辑:李晓杰)

猜你喜欢

重要性家庭
测量恒星距离的重要性——太空探索故事(8)
医院工会工作的重要性与提升职工满意度
浅谈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重要性
论变更管理对项目效益的重要性
家庭“煮”夫
恋练有词
反腐败——从家庭开始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阅读经典著作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