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娘家(散文)

2019-09-10李静

青海湖 2019年1期
关键词:回娘家班车娘家

很多年以前,母亲要回娘家。她手里拎着大大小小的包裹,在坪上等一辆或来或不来的班车。

时令已到冬至,天气严寒,坪上无遮挡的风更是肆意横行。它从裤脚钻进,从脖颈钻进,在身体内游走。母亲将两只手塞进袖筒里,跺着脚取暖。

母亲的包裹鼓鼓囊囊,装着给姥姥缝补的棉衣,装着煮好的鸡蛋,装着零碎的散钱,还装着几双没纳好的鞋底。

班车迟迟不来,母亲依然兴奋。她盘算着要在姥姥家多待些时日,乘着农闲,把那些许久都没回娘家的遗憾全部弥补。

如果不是一场战争,那时的姥姥可能还在富贵人家,她穿着旗袍喝着龙井。她可能也在读一本书,写一些字,过清淡无忧的生活。她幼时上过私塾,断文识字,通情达理。而之后,母亲也因为她的影响酷爱读书,学习成绩优异。

但一场战争葬送了所有。黄埔军校毕业的指挥官英年早逝,使得姥姥离开原本优越的生活,在湟源小高陵一带,在姥爷原本的故乡带着年幼的女儿生活一段时间,后面实在不堪忍受貧苦及歧视带着女儿背井离乡回到她的娘家,回到贵德。

姥姥回到娘家已是出嫁的姑娘,那时老人脑子里根深蒂固的思想占了上风,他们认为嫁出去的姑娘就是泼出去的水。娘家可在短时间内为你提供庇护,但长时间的庇佑谁也无能为力。更因为几经变故,姥姥娘家的生活也是有上顿没下顿,食不果腹,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

姥姥苟且偷生,后面又嫁作人妇,生儿育女。之后又离开组建的第二个家庭,在县城郊区的一院庄廓里孤独终老。她的地面始终洁净如新,用过的抹布像雪一样白,衣服从无褶皱,高龄时依然坐如钟,站如松。

对远嫁的母亲来说,回一次娘家很艰难。她要翻山越岭,她还要顾及家里四个孩子的饮食起居,要负责平日的柴米油盐。

如果不是之前听闻姥姥生病的消息,在这个寒冷的冬日她恐怕还是无法离开她的家。她说她已经有十年没回过娘家了,已经有十年没见姥姥的容颜了。

那次的班车,我们足足等了有三天,每天早上我们拿着母亲的包裹从家里出发,去等一辆或来或不来的班车。我们在寒风里跺着脚,风像刀子一样割我们的脸。即便这样,母亲还是满心欢喜,她穿着父亲为她新买的“风雪大衣”在寒风里翘首企盼。

那辆班车终于喘着粗气来了,它发出破旧的声音停在母亲身旁,母亲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笑着和我们说再见。班车在我们的视线中慢悠悠驶离,车轮碾得小石子飞起来,飞出很远的距离。

我无聊地踢着脚下的石子,和父亲一路沉默到家。家中堂屋里的炉火发着微弱的光,升腾起来的温度隐匿在寒冷的空气里。

母亲原本说好的要多待些时日,却在几天后的黄昏,风尘仆仆、满脸疲惫地出现在家门口。她说她用两天时间到达西宁,却碰到一场大雪封了山,她住在简陋的旅社里等不到去贵德的班车,就又回来了。

母亲很是羡慕左邻右舍跟她同龄的女性,每逢阴雨天便携了包裹和孩子回娘家,她们脸上写满喜悦,感觉娘家就是金山银山,是她们受了委屈时的归宿,是农闲时节的热炕头,去了便有好饭菜伺候……母亲常常在门口碰到打醋回家的孩子,便忍不住问:是你姑姑回来了吗?

母亲生活在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生只爱一个人的年代。我看到她写给姥姥的信件,开头便是:妈,我真的很想您。也看到信纸被泪水打湿的痕迹,但我的确体会不到感同身受。多年过去了,我觉得我很抱歉。

再在后来,姥姥因病去世。母亲拿到舅舅发来的电报时,已是姥姥下葬后的第四日。母亲哭得肝肠寸断,却因路途遥远,隔着千山万水而未能见姥姥最后一面。

如此算来,母亲和姥姥没见面的时日超过了二十年,那种遗憾终究也将长留心间。母亲有时会说:“以为随着时间流逝,会将你姥姥模样忘记,没想到现在每每忆起,总是愈发清晰。”

只是母亲忆起的总是姥姥五十岁之前的模样。也好。

因为姥姥故去,母亲很少再提及回娘家的话题。二十多年前,我陪她一起去远在贵德的舅舅家,当时舅舅还在常牧乡的草原上,我们坐车到贵德县城后还要辗转坐马车,步行至草原。要是遇上阴雨天或者风雪天,辛苦自不必说。草原物产丰富,有发菜、柳花菜,还有蘑菇和虫草,但在当时,以为虫草只是虫草,无炒作,无价值。而采撷来的发菜等物因为路途遥远等缘故无法变成现金,所以只能自用或送人。他们过着游牧生活,数着草场里的牛羊数量,时时遭受狼群攻击,也时时受到暴风雪的袭击。饱经风霜的脸上喜忧参半。

再在后来,政府统一规划,在贵德县城为他们建起新房,安家落户。他们也慢慢适应了县城的生活。此时,舅舅已到了颐养天年的时候,每日里只需接送孙子即可。那些曾经的不堪已成为往事,被时光远远地甩开了。

他们家的门口就是笔直的公路,一直延伸到黄河岸边,这里风景如画,游人众多。从2013年起,由于西久高速的开通,从西宁至贵德也只需要一个小时的车程。母亲以游客的身份坐在我的车上,出神地看窗外的风景,几多叹惜,又几多感慨!她喃喃自语:“你姥姥怎么也不会想到有今日这样的生活,她一定想不到!”

我想,想不到的不止是姥姥一人,母亲也肯定没想到,还包括没想到的我。

前日,雪后初晴,我迫不及待赶去看望母亲。从西宁至母亲所居住的民和县甘沟乡李家村,大约二百公里的路程,我们只花费了两个小时。那条宽阔、笔直的高速路一直将我们带至家门口。

冬日的风凌厉,雪后的村庄更加静谧。村口鲜见行人,只有几只鸽子在路旁收过庄稼的田地里觅食,看到路人也不惊慌,悠然自得。

车行驶在新修的硬化路上,路两旁是整齐的民房,红砖青瓦,高挑的房檐,廊间挂着晾衣架。有些农户已然将自己的村舍修建成小别墅的模样,上下两层,窗明几净。也有的农户正在晾晒玉米,金灿灿的玉米粒颗颗饱满,拿在手里有着沉甸甸的重量。

遥远的记忆中,房前的陡山上有两块田地。那两块田地很远很高,从低洼处看就好似吊在天上。父亲在山上烧着土灰,大大的窑前父亲佝偻着脊背查看窑内的火势,远远看过去就像一只小蝼蚁。他灰头土脸匍匐在属于他的土地上,希望他的付出会让家里的收成有所增加,能让几个孩子吃饱饭。

再在后来,我长到十岁左右的时候,会协助父母干力所能及的农活。农历三月,万物葱茏,绿意盎然,我和母亲拿着小铲在麦地里并排锄草,我分不清哪是燕麦,哪是麦子,但别的杂草是分得清的,我只管将它们拦腰铲断即可。七月时候便全家总动员,推着车、拉着牛向那块遥远的田地出发。山路崎岖,边走边歇,到麦地时个个大汗淋漓,那头老牛疯了一样伸出舌头吃地边的青草。

我们时常受到暴雨袭击,在空旷的田野里无处躲藏,一任自己变成落汤鸡。后来,那样的场景几经入梦,再后来,慢慢淡去……

其实在几年前,那两块吊在天上的田地在国家“退耕还林”政策中弃耕了,取而代之的便是滿地的紫花苜蓿,紫花苜宿和苦苦菜争抢一块地域,长势旺盛。苜蓿可食用,苦苦菜也可食用。于是,我们再次拿着小铲铲掐苦苦菜,掐下苜蓿长出来的嫩芽。

当曾经用来果腹的野菜再次被搬上餐桌,且成了稀罕物备受恩宠时,大概,所有人都感知了我们生活中翻天覆地的变化。

即便是在冬天,我依然喜欢在寒冷的空气中行走。越过一条已经结冰的小河,再跨过一座新修的石桥,那条通往山顶的小路便弯弯曲曲显现在眼前。昨日下过的雪还未完全消融,踩在上面咯吱作响。时有鸟群从头顶呼啸而过,又在不远处落下。

我急于行走,北风从耳边刮过,触摸着山林里的植物飒飒作响。那些高傲的灯盏草、狗尾巴草泛着银色的光晕,欢快地舞蹈。突然,远处传来很大声的“嘎嘎嘎”声,一只拖着长尾巴的雉鸡腾空飞起。它飞越的距离不是很长,之后你会发现在它落下的地方还有四五只同它一样的雉鸡,它们沐浴阳光,追逐嬉闹,看见人影后又极快速地没入旁边的草丛中。如果你运气好的话还会碰到一只蒲老先生笔下的小狐,它起先扭着腰肢,风情万种,它看着你含情脉脉,你会陡升怜悯,似是已被蛊惑。就在你一愣神之间,它已逃也似的飞离你的视线,只剩一缕青烟。

小路泥泞湿滑,四周只有风声,在阳光的照射下山体发出金色诱人的光芒。严冬时节,草木虽已萧条,但草木底下是黑色土地,如黑夜里的母腹,万物蛰伏,孕育生命,显得生机勃勃。

愈走愈远,我离那块吊在天上的田地近在咫尺,眼前是长势旺盛的沙棘,沙棘果挂在枝头如一颗颗橘红色的珍珠。那些新植的青杨笔直向上,像卫士般在坡地里一字排开。枯草覆盖的土地松软舒适,富有弹性。此时,百虫冬眠,等待复苏。

转过头看远处的村庄,村舍四周,整齐的田地被铺上塑料薄膜,高大笔直的青杨顶端长满了鸟巢,几只鸟掠过村庄上空,飞向远方。落日余晖中,农户人家屋顶升起袅袅炊烟,牛羊归圈,雪后的村庄在午后的光晕里似一幅清幽淡远、空寂超旷的国画。

我的影子越来越长。我在空寂的山顶看见一轮银色的弯月正缓缓升起,似年轻姑娘美丽的脸庞,似仓央嘉措诗歌里的美娇娘,此时山林里万物皆有灵气,充满诗情画意。

小时,我一直在想山的那边会是什么,也因此一直想翻过那座山去看外面的世界。于是有一日背离父母的视线一直走,一直走……实际上,山的那边依然是山,但我看到山那边的田地里,邻村的大学生穿着白色衬衣割麦子,我在他的目光里仓皇而逃。我想,我一定要看到山外的车水马龙,离开贫瘠的家乡,我所看见的白衬衣是我眼睛里最闪耀的颜色。

今天,所有曾经的向往都已实现。我站在高冈上,看如黛青山,连绵起伏,穿过云霄,似屏障,又似母亲博大的胸怀!黑色土地开花结果,欣欣向荣;村舍掩映在刚刚下完的一场瑞雪中,安静、和谐。

我在想,彼时姥姥回娘家是因为饥寒交迫,为生活所迫;后面母亲回娘家是为解相思之苦,但困难重重;而我回娘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对美好家乡的向往与无法舍离的情愫。

我一直记得孩子在新年联欢会上的一句主持词:“我们不是生在一个和平的年代,而是生在一个没有战乱的国家。我爱我的祖国,我爱我的家乡,我爱习大大……”

作者简介:李静,女,藏族,青海省民和县人,专业学药,业余写文,青海省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散文集《今生有爱》。

猜你喜欢

回娘家班车娘家
蒋正华
娘家欠你的,别到婆家来讨要
周永凤
自动班车
韩国:娘家出力婆家受益
提高积极性
千万别和丈夫一闹矛盾就回娘家
超市免费班车也要算笔账
假如你错过了这班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