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德经第十三章辨析

2019-09-10胡楚清

高考·中 2019年1期
关键词:道德经

胡楚清

摘 要:《道德经》诠释作者们,对第十三章注释分歧较大,难以作出普遍认可、接近老子原意的诠释。现从《道德经》主题思想、“内文求证、以老解老”、论述结构层次的角度辨析第十三章,提出更接近老子原意的新注释:提出问题:“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分析问题:“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解决问题:“故,贵以身于天下,可以寄天下;爱以身于天下,可以托天下”。

关键词:道德经;第十三章;天之道;圣人之道

因《道德经》文辞简略、存在不同版本、主题思想被理解不一、第十三章论述结构层次分析及关键词词义达诂等截然不同,正确诠释老子第十三章相当困难,甚至有些注释不能自圆其说、前后矛盾。现从老子主题思想、“内文求证、以老解老”、论述结构层次的角度,辨析第十三章。

一、老子主题思想

《道德经》部分内容,来自被刻在太庙金人背后的“金人铭”(上古尧舜禹、夏商周时代)。《尚书》-上古君主治理国家言论集,也与《道德经》部分内容大体一致。所以,《老子》是专门写给侯王、君主看的政治哲学书[1]。

在开篇第一句(第1章)“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老子提出“道”与“名”的慨念。其意思是:“道”,用来执行的,不是用来说的,道不是永恒的;根据万物性质、特点,可以命名万物,但不是永恒的名字,仅反映部分、无法涵盖所有特质。接着,第二章论述去掉形名之分,不追求固定标准、名誉等等,因为形名都是相对的:(第2章)“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通过“道”、“名”概念的铺垫陈述,老子进一步明确提出《道德经》主题思想:“天之道”、“圣人之道”:(第2章)“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也,成功而弗居”,又如(第68章)“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弗争”。

“天之道”-利而不害:“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成功而弗居”。意思为:“道”运作万物,但找不到开始起点(即:万物开始之前,“道”无名无形;万物运作时,不知道“道”何时运作);为万物作为,“道”不占有;為万物作为,无所依凭,顺应自然;万物长好了,“道”不居功。“天之道”三个问题:1、为了谁?-世界万物;2、做什么?-对万物“有为”:“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成功而弗居”;3、对自己怎么样?-对自己“无为”:“弗始”、“弗有”“弗恃”、“弗居”,就是隐于背后,放低自己位置,不为自己争名誉、地位等等。

“圣人之道”-为而弗争:“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其意思为,圣人无为方式处世,教化民众不用言语。“圣之道”二个问题:1、无为之事。“无为”:“无”,圣人没有为自己做事;“为”,为百姓做事。“无为”,而并不是什么都不做。2、“不言之教”,不按圣人意念驱动,而是圣人制定规则,让规则系统自己运转。

总之,老子就是教育君主、侯王,效仿“天之道”,做“圣人之道”,通过修己(“无我”),更好地治国理政(“利他”)。从其(第7章)“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第66章)“欲先民,必以身后之……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中的“身先”、“身存”、“成其私”、“先民”、“身后”等,可以得出老子“无我、利他”治理国家的政治主张。

二、“内文求证、以老解老”训诂关键词

在第12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使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之治也,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老子先讲不悟道的君主、侯王“为目、不为腹”(其中“目”-“五色、五音、五味、驰骋畋猎、难得之货”,指眼睛,眼睛是没有满足的,猎奇的,引申为各种欲望;”腹”,指肚子,肚子是吃饱了,就满足了;“为腹”,引申为做事本身)。接着讲圣人之治“为腹,不为目”,“为腹,不为目”,就是指坚持做事本身,清空欲望-做事本身带来的结果、副产品。

1.老子话语对象是君主、侯王。联系上(12章)、下(13章)章可知,此章的主语还是指“君主、侯王”。“宠”作动词:情有独钟,疼爱,甚爱,在本章指君主、侯王追求功名利禄等。如《左传·昭公十年》:君以为忠,而甚宠之,内文佐证见于(第44章)“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辱”,“耻也”之义。如《论语·学而》: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内文佐证见于第44章。由第12章、第44章,可知:“宠”,就是“甚爱”,必然导致“辱”--(第12章)“目盲、耳聋、口爽、心发狂、行妨”。“若”当取其“乃”、“就”义。如:《书·秦誓》:“日月逾迈,若弗云来”。“惊”,《说文解字》:“惊”通“驚”,骡马等因为害怕而狂奔起来不受控制;紧张不安。

“贵”,“尊也”之义。如《广雅》:贵贱以物喻,犹尊卑以器喻。“贵”,就是贵、见、标榜、表现等等。佐证如(第74章)“是以圣人自知而不自见也,自爱而不自贵也”。其中“自知、自爱”意思相近,就是“知‘道的原则且知该怎么做事、爱惜自己却不抬高自己”,表示个人欲望不大、不重;“自见、自贵”意思相近,就是“自以为是或表现自己、自显高贵或抬高自己”,表示个人欲望大、重。“患”,祸患、祸害之义。如《尚书·说命中》:惟事事,乃其有备,有备无患。正如见于(第46章)“罪莫厚乎甚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惨于欲得”,其中“罪、祸、咎”,就是“大患”。由《第46章》,可知“自贵”,就是“甚欲、不知足、欲得”。进一步可推理出:“甚欲、不知足、欲得”--“自贵”导致“罪、祸、咎”--“大患”。“身”,身家性命之义。如:《论语·学而》:吾日三省吾身。“身”与(第7章)“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第9章)“功成身退,天之道也”、(第66章)“圣人之在民前也,以身后之”中的“身”同义:地位、身份、官爵等等形名之类。正如陈佩君所说:“身”不是指身体,“而是主体身份与地位,是一种基于政治社会相对价值标准的主观意识”或“主体自我”[2]。“身”,就是贪欲载体、贪欲化身。“无身”,就是无贪欲载体、无贪欲化身,内文佐证于(第19章)“绝巧弃利,盗贼无有……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2.“宠为下”,“宠--甚爱”是卑下的。“之”,指第12章中的“五色、五音、五味、驰骋畋猎、难得之货”,也就是“辱-为目”。“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意思是,得“之”,“紧张不安”;失“之”,“紧张不安”。

“吾”,指“悟道之人”。悟道之人与不悟道之人描述见(第20章):“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少数君主、侯王(悟道、悟道后),放下“自贵”,实行不为己、而为民的“有为”,而被民众宠誉;多数君主、侯王(非悟道、悟道前),放不下“自贵”,实行只为己、不为民的“妄为”,而被民众诟辱。由大患到无患,就是君主、侯王“有身”到“无身”转变。其转变过程正如(第37章)“道恒无为,侯王(悟道者)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悟道者)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不欲以静,万物将自定”。在万物自化过程中,君主、侯王也难免“欲望”发作,用“无名之朴”去除私心杂念。没有贪欲之心,天下自然而然达到稳定、安宁。故“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可解释为:如“非悟道、悟道前”的君主、侯王“自贵”,其大患来自于其“有身”:私欲。如“悟道、悟道后”的君主、侯王能“无身”、“以百姓心为心”,将“吾”完全融入到“为天下”之中,则“有何患”?

3“爱”,吝啬、爱惜之意,如《齐桓晋文之事》:百姓皆以王为爱也。“爱”与“宠-甚爱”相对,指欲望大小程度不一,正如(第74章)“是以圣人自知而不自见也,自爱而不自贵也”。此可理解为:“自知、自爱”与“不自见、不自贵”意思相近,就是不自以为是、不自显高贵;“自知、自爱”,又诚如(第30章)“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

“以身于天下”,不论是“贵”,还是“爱”,君主、侯王都是将“身”与“天下”联系了起来。上文的“無身”,并不是虚无,而是将为己“身”升华为“天下”,身体之无,化作天下之有。“寄”者,暂时寄存之意。“托”者,托付之意。

从(第65章)“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可推导出:不悟道者(自贵以身-追求个人功名利禄)的“寄天下”与悟道者(自爱以身-不追求个人功名利禄)的“托天下”的结局不同。第65章明确论述:为人之君,若把自己个人私欲置于天下百姓之上,虽可暂时“寄立”为天下之主,不得民心真诚拥戴,故不能长久,反之,也然。另外,从(第59章)“治人事天,莫若啬...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其中“啬”即“爱”,与“贵”相反义,也可以进一步推理出:“爱以身于天下,可以托天下”,就是君主、侯王不把个人私欲置于天下百姓之上,不为己,则可为天下之主,长而无咎。“无我、利他”是老子圣人之道要义之一,诚如高亨先生指出,本章“主要论点是教人不要只顾个人利益……只有大公无私,用尽自己的力量为天下人,才可以做天下的君长”[3]。

三、论述结构层次

老子于章首提出关于“心”、“身”两个问题-“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随后展开问答式解释,进一步论述“心”、“身”两个不同层次:“心”的层次--“(宠,辱,若惊)宠之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身”的层次--“(贵,大患,若身)有大患者,为吾有身也,及吾无身,吾有何患”。其实,老子对“名”(形名、欲望之类)的“心”、“身”两个不同层次的认识,分别对应于神秀的“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慧能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对于“名”(形名、欲望之类)的认识、理解,老子观点与佛教的神秀、慧能观点确有“异曲同工”之妙。

该章论述结构层次分明。在第12章的基础上,老子于章首提出问题:“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进一步分析问题:“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最后,解决问题:“故,贵以身于天下,可以寄天下;爱以身于天下,可以托天下”。

结语

总之,从老子主题思想、“内文求证、以老解老”、第十三章论述结构层次的角度注释,才能提出更接近老子原意的新注释。新的注释如下:

宠(甚爱、追求功名利禄等),(招致)辱(目盲、耳聋、口爽、心发狂、行妨),若(在于、乃)惊(紧张不安等-个人欲望大的表现)。贵(追求功名利禄等),(招致)大患(目盲、耳聋、口爽、心发狂、行妨-罪、祸、咎),若(在于、乃)身(地位、身份等等-个人欲望重的表现)。

宠为下(甚爱是卑下的),得之(五色、五音、五味、驰骋畋猎、难得之货),若惊;失之,若惊;吾(君主、侯王)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悟道之前),及吾无身(悟道之后),吾有何患?

故,贵以身于天下(萦系于国家、百姓前途命运),可以寄天下(治理天下不能长久);爱(不追求功名利禄等,与“宠”-甚爱、追求功名利禄等相区别)以身于天下,可以托天下(治理天下长久)。

参考文献

[1]赵又春:《我读老子》,岳麓书社,2013,第002页。

[2]陈佩君:《先秦道家的心术与主术—以〈老子〉、〈庄子〉、〈管子〉四篇为核心》,台湾大学文学院哲学研究所博士论文,2008,第70页。

[3]高亨:《老子注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第31页。.

猜你喜欢

道德经
不贪为赢
为什么要跟《道德经》学领导力?
华子龙先生告诉你:被誉为『万经之王』的《道德经》讲的是什么?
西方人最推崇《道德经》
浅谈《道德经》对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启示
阐释学视角解读Witter Bynner《道德经》英译的译者主体性
后殖民理论视域下的《道德经》在英语世界的文本行旅
传教士詹姆斯·理雅各《道德经》英译本翻译风格简析
浅谈《道德经》与道家文化蕴含的人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