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生领导力培养初探

2019-09-10赵海超

教育实践与研究·理论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

赵海超

摘   要:一个人的领导力无论是对促进社会发展还是成就个人幸福生活都至关重要。中学阶段是学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一个人领导力发展的关键阶段。学校作为学生教育的主阵地,应当积极探索,构建领导力培养体系,积极创造机会,为学生领导力铺平实践之路。同时,家庭应当配合学校,重视学生领导力的培养,共同提升学生领导力。

关键词:领导力培养;专业课程;创造机会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9)03-0016-02

随着国家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提升青少年素质及培養创新型人才成为我国当下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育学生的领导能力,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责任感,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能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奠定良好基础。

一、领导力的本质和意义

领导力是一个人有效执行领导角色和领导过程的能力,由价值观、人格、智力、社交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多种要素共同组成,所以这种能力包含了诸多复杂的能力指标。目前学界对中学生领导力还没有一个统一界定,但普遍认为领导力的本质是服务力,是具备自觉的服务意识,即服务国家、关注人类事务的社会责任感与社会担当意识。国民的领导力是一个国家的基本国力,学校应当从社会责任感、创造性思维、有效沟通和问题意识等几个维度出发,开发、培养中学生的领导力。

学生领导力作为学生的一个基本素养,旨在培育学生具备自我管理、自我领导、自我提升与自我发展的能力。在中学时期,学校积极培育学生的领导能力,能提升学生的领悟能力、动手能力与创造能力,有助于学生相关课程的学习,加之领导能力涵盖的内容广泛,发展学生的领导力,可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与综合能力,实现自身的潜能开发与生涯设计。青少年学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主体力量,培养学生的领导力,能助推学生自身做更多有益于成长的事情,从而为培育未来各行业领军人物打下良好基础。

二、培育中学生领导力的有效路径

当下中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他们普遍存在自我管理意识弱、团队意识不强、合作意识较差等问题。因此,学校有必要有计划地培养学生领导力。学生领导力的开发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领导力培养的过程,就如同学习的过程,人们通过确定一项社会实践探究和实践活动,亲身体验领导者的决策过程,并从中体会领导者对全程的把握、操控、均衡及对结果的分析总结能力,对突发事件的预测与处置能力等,体验领导者的权力、魅力与能力。

(一)专业课程,构建领导力根基

在教学实践中,学校要开设专门课程,系统培养学生的领导力。学校应当从领导力基本知识,领导意识、态度与愿望,决策、推理和批判性思维,人际交往能力,口头和书面沟通技能等维度出发,系统构建学生的领导力。在具体实践中,学校可借助班会、队会、团会、专题讲座、演讲等形式,开展专题培训,传授学生相关的领导技能与技巧,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鼓励学生树立领导意识。

(二)创造机会,为学生领导力培养赋能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培养学生领导力,学校就应当给予学生领导者权力,赋予其决策者的角色,以案例活动引领学生领导力的培养,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认清自身不足,逐渐培养自身的管理思维。

首先,学校应当给予学生自我管理的权力,让学生成为学校的主人。学校应当建立诸如学生会等学生自治组织,将管理权下放到学生手中,协助学生自治组织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同时,学校应当鼓励学生建立兴趣社团组织,构建以兴趣为中心的自治组织,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自我管理的能力。

其次,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组织活动,为学生提供锻炼领导能力的平台。学校应当创立发展学生兴趣社团及学生会等团体,鼓励学生积极开展实践活动,展现学生自身风采。例如,学校可将重大节日纪念活动、国旗下的讲话、学雷锋等活动的具体策划、实施交由学生会,学校仅需发挥监督作用即可。同时,学校应当鼓励学生兴趣社团积极开展实践活动,一方面可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升学校的文化内涵,另一方面可锻炼学生的团结协作与自我管理的能力。

再次,学校要培育学生主人翁意识,构建学生自我管理的校园秩序,建设优美、和谐、向上的校园环境,创设良好的育人氛围。学校应当致力于培养学生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的意识,通过德育课程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的方法和技巧,一方面教会学生时间管理、情绪管理等关系自身的方法,另一方面让学生懂得人际沟通合作的技巧,使学生于潜移默化之中提升自身的领导能力。

最后,教师应当采用灵活的教学形式,创造机会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效果,在教学管理上,教师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采用“传帮带”形式,让成绩优异的学生当“教师”辅导帮助学习较差的学生,以提升学生的责任意识;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将某些教学内容划分为若干专题,并由专门学生负责相应的专题内容;结合教学内容,教师可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选研究课题,小组成员负责课题计划的制定及具体实施。如此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赋予学生展示领导才华、发挥领导才能的机会,也有利于打破沉闷的教学形式,使课堂更具活力。

(三)家校联合,共同培养学生领导力

学生领导力的展现一方面需要学校为其提供场合,另一方面也需要家庭来配合,共同培养学生的领导才能。学生家长应当关注学生领导力的发展,并努力创造条件,培养孩子的领导力。首先,家长应当充分鼓励孩子,尊重孩子的选择,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得到锻炼,让孩子敢于做决定;其次,家长应当为孩子的发展提供机会。领导力作为一种能力需要通过训练得到强化,家长应当为孩子提供机会,鼓励其参加有组织的课外素质拓展、各种运动活动与各种社区组织,而孩子在不断与他人交往中可获得新的待人处世的经验;再次,家长应当建立公正稳定的评价体系,辅助孩子领导力的培养,以评价为导向,将孩子的错误做法予以纠正,让孩子在创新创造活动中得到稳固发展。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
课证融合背景下智能交通技术专业课程改革与实践
智慧物流背景下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中的“双创”教育与实践
课程思政贯穿专业课程教育教学全过程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与专业课程思政的融合实践探究
应用型汽车工程师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研究
“立德树人”理念下动画专业课程思政教育进课堂的思考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烹饪专业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融合模式研究
新工科背景下车辆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