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健全学生品格

2019-09-10刘鹏

天津教育·中 2019年1期
关键词:品格法治道德

刘鹏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进步,学校和教师越来越关注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道德与法治学科本身就承担着一定的德育功能,也就是说,道德与法治教学在发展学生的道德品质、健全学生的人格方面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就要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走进学生的精神世界,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健全学生的品格。

初中是培养学生人生观念和价值态度的重要时期,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初中生活还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这一阶段的德育就变成非常重要了。同时,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是学校实现德育的重要渠道,也是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必经途径。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就要坚持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引导和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当然,教师也要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日常生活出发,构建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满足学生在学习和情感上的需求,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健全学生的品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本文结合我的实践经验,对于如何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健全学生品格进行了以下几点探讨。

一、引用生活案例,树立正确观念

教育即生活,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能够发现教学活动离不开日常生活,从根本上说,教育为生活而存在,也就是说,生活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课程和教学活动也相应具有一定的生活意义。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就要有意识地加强道德与法治课堂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寻找道德与法治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切合点,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的思想感受。同时,教师要从学生亲身经历或者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入手,让学生自主观察、分析和感受,从而加深学生的体验,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此外,教师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健全学生的品格。

例如:在《法律保障生活》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能够了解法律的相关特征,明确法律是特殊行为规范的一种,理解法律规范的作用和社会作用,增强法制观念,树立法律意识,依法规范自身的行为,我在教学的过程中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了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在一个非常繁华的十字路口发生了交通拥堵。然后提出问题:在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现象吗?看到这种现象时,你是怎样想的呢?结合生活中常见的案例让学生明确了一个道理:只有约束人们的行为,才能够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紧接着,我为学生讲述了近些年来我国开展的“天网”行动,使学生明白了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在这样的形式下,结合生活中的案例,学生就能逐步明白法律的重要性。

二、加强交流沟通,发展交往能力

教学活动的教育性不仅要体现在发挥教材蕴含的德育教学资源上,还要展示在教师的教学态度以及与学生相处的方式中。教师的日常行为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就要有意识地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并且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想法,给予学生互动的机会,从而发展学生的交往能力,让学生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当然,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也要把握好教育的良机,结合教学内容,正面引导学生,以身作则,在潜移默化中健全学生的品格。

例如:在《集体生活成就我》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正确认识集体生活与个人发展的关系,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交往能力,我在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创建了这样的情境:受到同学们朗读声的感染,小明也情不自禁地朗读起来了;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小红的视野更加开阔了,性格也变开朗了。我要求学生从这两个情境入手,思考集体生活对自己的影响。同时,我将学生分成了不同的小组,引导学生从学习、生活、习惯等方面进行思考和阐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明确集体生活对个人的重要性,还在与同学进行交流和沟通的过程中发展了自身的交往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借助现代手段,培养爱国情感

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日常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拓宽学生的视野方面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创建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实现多层次、多形态场合的再现,激发学生的情感,拓展学生的知识,丰富教学素材,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引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兴趣。同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让学生认识到祖国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和关爱。当然,教师也要借助现代教學手段为学生展示直观的画面和真实的情境,从而引导学生通过视听体会教学材料的真实性,直接刺激学生的大脑,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例如:在《法律为我们护航》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了解法律在家庭、学校、社会和司法等方面给予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使学生感受到国家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和关爱,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了养母殴打养子的事例,并且为学生讲解了养母受到的处罚。根据这则材料,提出问题:谁保护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学生结合事例就能够明白未成年人受到的保护。紧接着,要求学生思考问题:未成年人为什么需要得到特殊保护?怎样才能使未成年人免受伤害?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设置了几道防线?学生在思考和分析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就能够明确自我保护的方法。

四、挖掘德育素材,加强思想认知

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能够发现,在道德与法治的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的德育内容。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要把握好教材的作用,挖掘德育内容,使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体会和落实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同时,教师要在恰当的时候及时捕捉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将德育教学内容贯穿在自己对德育知识的分析和讲解中,从而加强学生在思想上的认知,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

例如:在《我们的情感世界》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情感与情绪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掌握正确处理学习、生活中的情感问题,保持积极健康的精神状态,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了几种不同的情境,并且要求学生思考:在自己身上有没有过这样的情感体验?除此之外,在生活中还会有怎样的情感体验?同时,我要求学生分析和讨论情绪与情感的关系,这时,学生就能够明确情绪是短暂的,而情感是相对稳定的。紧接着,让学生回忆自身的成长经历,要求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最希望获得哪些情感?在生活和学习中会用怎样的方式表达情感需要?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就能够明确情感对为人处事态度的影响。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德育素材的挖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为人处事的态度和观念。

五、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在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健全学生的人格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从学生的兴趣和实际需求出发,构建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性格、健康的人生态度和坚强的心理素质。同时,教师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以身作则,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行为,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责任编辑 林 娟)

猜你喜欢

品格法治道德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法治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品格提升在小学语文亲子阅读中的渗透
跟踪导练(五)(2)
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道德
冬季暖男必备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