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台、站联合发力打造教育舆论宣传的“命运共同体”

2019-09-10袁小平

教育传媒研究 2019年1期
关键词:命运共同体发力共同体

袁小平

【内容摘要】本文对如何更好地回应党和国家对主流媒体的要求,如何通过升级地方通联工作直面传媒竞争升级的压力、加强台、站深层次多方位合作、深度挖掘教育专业资源进行了深入阐述,并提出了台、站联合发力“打造教育舆论宣传命运共同体”的全新理念。

【关键词】教育宣传;命运共同体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之间又到了回首盘点细数家底的时候,到了我们对照2018年初的规划给关心教育新闻宣传事业的各位朋友交一份答卷的时候。2018年无疑是我们的宣传大年。一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围绕教育部中心工作,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写好教育奋进之笔”为宣传报道主线,在各个兄弟台、站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下,圆满完成了各项重大宣传报道任务。一年来,我们的宣传主题突出、特点鲜明,紧紧站稳教育主场,精彩不断,相继推出各类重大主题宣传报道和大型联动直播,在精彩之中也留下了许多地方台、站同志的身影。一年来,我们的荧屏又增色不少,一批亮点突出的新闻节目彰显了本台的报道特色和报道水平,更凝聚了地方台、站同志所付出的辛苦和智慧。

可以说,这是我们与各兄弟台、站携手并肩、摸爬滚打的又一个年头!是在不断磨合探索中实现深度合作、新闻佳篇力作不断涌现的一年!是我们教育电视新闻宣传颇有突破、呈现欣欣向荣态势的一年!

极不平凡的2018年即将结束,相信各位都能感受到这一年各个层面的深刻变革给国家、行业和个人带来的深远影响。前不久,《咬文嚼字》编辑部公布了2018十大流行语,其中“命运共同体”居于榜首。这个词因其对于全球治理体系和新型国际关系的重新构建所起的引领作用而成为全球热词,这个词对于我们的事业发展而言也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对于我们这个教育电视新闻联盟的大家庭而言,更是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命运”是我们的现实和未来。此刻身处何种环境、面对的将是怎样的命运趋势,如果想掌握自己的命运,甚至改变自己的命运,该何去何从?答案就蕴含在“共同体”三个字之中。那么,我们该如何借用习近平总书记的“全球治理”理念共谋教育电视媒体的未来呢?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充分了解外部环境、自身优劣尤为重要。

從传媒整体环境上看:我们必须意识到新媒体已经搭乘着5G时代的技术强势来袭,媒体竞争的风口瞬息万变,我们的产品制作、推广思维跟不上新技术的发展就会面临出局。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技术飞跃式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优质内容和优质节目品牌的匮乏和巨大缺口。内容为王,策划为先的传播规律依然颠扑不破,也唯有保持内容优势才能避开在媒体竞争中被迫出局的危险,甚至可能找到重生的新方式、新路径。

但在内容创新和引领的过程中,我们首先需要保持一份“定力”,不妨姑且称之为“战略定力”,这是一种战略意义上的定力和信心。这种定力其实就源于对自己媒体身份和价值的充分认识、对传播发展规律的准确把握。在复杂的媒体发展过程中,经常会听到唱衰某个传播形态的论调,但真正理性纵观整个大众传播发展史,从报纸、广播、电视到网络,直至如今的新媒体,一路看来,并没有谁完全能够替代谁,也没有谁彻底消亡。不同的媒体属性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可替代性,都有自己独特的生存空间和生存模式。也就是说,电视台可能因为竞争力不足而倒闭,但电视(视频传播)这种业态不会消亡。作为专业的传媒工作者我们应当保持住这样的职业清醒,重塑自己的行业自信和专业自信。有了这种气定神闲的战略定力,我们才会在焦虑中安定下来,在惶恐中从容起来,也唯有如此,进行优质内容的拓展开发才能成为可能。

从专业领域里看:教育事业本身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占据了重要空间。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超过以往,2018年9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以党中央名义召开,规格极高,2018年下发的教育政策文件有5个由国务院印发。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非常关心,上至明确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明确核心任务,下到关心孩子的视力、身体、美育……与之相对应的是,作为中国家庭最为关注最舍得投入的领域,教育产品和教育服务需求的缺口依然巨大。同时,教育专业媒体的名头仍是金字招牌。当下,无论新旧,各个媒体都在努力为自己寻找一个可持续、可辨识的鲜明属性,为此绞尽脑汁,还需要不断解释说明自己是谁、为什么是谁。但教育媒体有着天然的明确属性:我们姓党名教育,毫无争议。所以,无论是有着“中国”字头的中国教育电视台,还是冠以各省、区、市名头的各地教育电视台、站,都应该充分用好自身的“天赋”——地域属性就是资源,教育属性就是阵地,电视属性就是方法!尤其是要紧紧围绕“教育”主阵地,站稳自己的主场,深耕自己的责任田,创新方式方法积极应对需求。

从宣传要求上讲:党和国家对于主流宣传的重视不断加强,习近平总书记在“8.21”讲话中强调:“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必须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举旗帜,就是要高举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动工作,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深入人心、落地生根。聚民心,就是要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唱响主旋律,壮大正能量,做大做强主流思想舆论,把全党全国人民士气鼓舞起来、精神振奋起来,朝着党中央确定的宏伟目标团结一心向前进。育新人,就是要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兴文化,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展形象,就是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正是新时代主流新闻媒体的使命任务,更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和阵地。主流舆论宣传媒体的重要价值和潜能在强大的机制和政策保障下正不断得到彰显,正是我们得以发挥优势、探索新的模式进行深耕和赶超的机遇。

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危机和机遇的转化之间,没有规模、没有集群效应的“单打独斗”很难成功,在一片“抱团、组队”的时代呼声里,2018年末我们泪别金庸,也不得不承认个人英雄是很难再独自行走江湖的。

在这样的环境下,在我们共同的命运水晶球面前,我想“to be or not to be”对我们来说已经不是选择题,唯有抱团取暖、唯有相互更紧密地共享资源、共同支撑,搭建起教育舆论宣传的命运共同体,才能在媒体巨变的狂澜里稳住方向,扬帆远航。这个共同体究竟怎么打造、在我们现有的台、站联动、资源联盟基础上如何升级?这是未来我们重点要思考的问题也是我们的努力方向。

如果说近几年是中国教育电视台的全面回归阶段,那么,2019年就应该是我们“全面提质提速年”的开始。中国教育电视台将全面深化改革,从机构到理念进行3.0版本的升级。其中,新闻改革首当其冲!必须在新闻体量、规模的发展中明确目标,找准发力点,必须将我们的新闻通联工作提升到教育舆论宣传命运共同体的高度上来提前谋划。

在组织模式上,要以融媒体思路进行调整,在构建融媒体新闻舆论联合体的过程中抱团发力。2019年是我台融媒体发力年。本台将积极搭建新媒体矩阵传播平台,特别是要充分发挥地方台、站的新闻资源优势和“接地气”能力,借助新媒体进行信息互通、资源联通、策划沟通,打造以新闻性、社会性为主要形象的传播平台,集思广益,抱团发力。

在执行策略上,要以传播到达率为着眼点,在新闻节目品质提升上全面发力。2019年是新闻品质提升年。通俗一点说,我们的产品要更“讲究”,我们的新闻制作水准要升级。这就要靠我们台、站更密切的合作,要靠我们台、站的思想统一、目标一致、标准化执行,要靠我们这支“联采联播”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和职业化能力的提升。

在具体实现上,要以项目和活动为引领,在重大新闻报道联动方面持续发力。2019年依然是重大宣传年。做好重大宣传报道,既是台、站的重要职责和使命,也为推进通联合作带来了重要机遇。通联工作要以重要专项报道和新闻品牌活动为载体,提前布局,提前筹划,深入实施,合力奋进,将教育主流传播做大做强。

在机制上,要以“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的目标为导向,实现“真通真联”,把我们的教育新闻资源统筹好,在日常沟通中积蓄动力。从本台内部管理层面来说,新闻中心要充分了解地方台、站、高校资源的基本情况,以新闻报道项目为载体,积极创造条件和合作机会,尽最大可能帮助地方台、站解决合作中需要解决的业务问題。要与地方台、站深入研究共同探讨出灵活高效、具体可行,适合教育媒体共赢共享的合作机制。通过完善和创新通联工作机制,持续提升台、站合作的质量和水平,提升合作共享效益。

此次的中国教育电视台新闻通联工作会在有着几千年文明史的古都西安举行,也是别有深意。西安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国家重要的科教中心。既有着辉煌的历史,又是我国的教育高地,引领着奠基着未来。我们在这样一个时代风云际会的时刻,相会于这样一座可以梦回大唐穿越古今的雍容都市,落坐在西安交通大学这样一所孕育了西迁精神的中国高等教育领军级院校之内,似乎也传递着我们事业发展不变的规律:继往开来,兼容并包。

2019年,中国教育电视台将坚定不移地秉承着这样的理念,与各兄弟台、站心手相牵,共同构建教育舆论宣传的命运共同体,全面合作、共享共赢,为教育电视新闻媒体的壮大共同努力,书写新时代“教育电视大有可为”的新篇章。

猜你喜欢

命运共同体发力共同体
用四个发力,聚侨心汇侨力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共同体的目标向度与实践进路
爱的共同体
聚焦短板弱项 精准发力施策
政策发力,为经济复苏保驾护航
大国文明新气象: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2016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在发力
澳媒:中国用“命运共同体”拉近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