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乡结合部小学德育工作创新与案例分析

2019-09-10陈学兆

大东方 2019年10期
关键词:城乡结合部德育工作案例

陈学兆

摘 要:教育事业的发展促使小学德育教育工作面临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城乡结合部作为农村属性、城市属性兼备的特殊地域,无论是在社会形态方面还是教育教学方面都与城市、农村呈现出不同的差异,这就使得城乡结合部小学的德育教育工作面临更多的困难和挑战。基于此,城乡结合部小学应正视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深入分析当前德育工作开展存在的影响,通过实施科学措施实现城乡结合部小学德育工作创新,本文针对城乡结合部小学德育工作创新及其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希望具备参考价值。

关键词:德育工作;城乡结合部;案例;创新;小学

自素质教育理念提出后,德育教育工作深受教师和学校的重视,各个学校都在为深入渗透德育教育而不断努力,尽管从整体角度而言,我国德育教育工作已经取得显著成效,但是部分地区的德育教育工作仍未完全落实,理念与手段的滞后导致其德育教育较为滞后。针对城乡集合部而言,其地域形态的特殊性导致城乡结合部的社会环境较为复杂,所以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仍受到一定的限制。基于此,要想转变这一局面,需要认清当前城乡结合部小学德育教育现状,深入分析其存在问题与困难,以此为基础制定有效措施实现对小学德育教学的改革,进而让学生接受良好的德育教育。

一、城乡结合部分析

城乡结合部是在我国城市化进程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特殊性地区,其地区中不仅具备诸多城市属性,还混合多种农村属性。在此地域中,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共同生活在一起,并且本地住宅人口与外地流动人口呈现出一定比例,使得不同生活方式、文化价值、道德素质的人群集中在一起,形成一定的反差。而城乡结合部在此背景下,其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面临着诸多的挑战。例如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这里的学生无法像城市学生一样拥有着广阔的视野,家庭条件、学习环境、知识储备等方面存一定的限制[1]。并且该地区学生也无法像农村学生一样朴实无华。学生的实际发展、成长过程呈现出多元化、复杂性以及分层次的特点,所以城乡结合部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受到很大限制。

二、城乡结合部特殊地域对学生的影响

1.社会氛围的影响

城乡结合部人口整体呈现出流动性的状态,并具备隐蔽性、复杂性等特点,所以大部分城乡结合部中都会有一些传销组织、不正规美容美发场所、不正规网吧、麻将馆、游戏厅等设施,对城乡结合部的治安造成严重的影响。而恰巧,有部分学生会受到这种社会不良氛围的影响而产生一些负面心理,这对学校开展高质量的德育教育工作产生严重的影响[2]。

2.人口流动影响

城乡结合部人口流动基数较大,部分家庭因为长期的流动与迁徙,导致家长无法为学生提供良好学习环境[3]。久而久之,学生学习基础逐渐变得薄弱,造成学生对学习产生反感情绪,导致学生心理素质、自信心以及意志力等方面较差,甚至会让学生在长期的流动中产生心理逆反,进而造成思想行为偏差。基于此,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学生对德育教育嗤之以鼻,无法有效矫正学生的心理。

3.家庭因素影响

①单亲家庭因素影响

近几年,外来人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部分家庭出现矛盾激化情况,导致离婚现象愈发严重。而这种家庭的变故极易对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學生造成严重的心理创伤,极易导致学生心理偏激,甚至在思想方面发生扭曲。在此背景下,学生会变得厌学、敌视社会等[4]。

②错误管理方式

因为忙于生计,所以城乡结合部部分居民生活状态基本上是早出晚归,而在闲暇之时则是与亲朋好友喝酒打牌,对于学生的学习则显得没有过多的重视,没有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此外,还有部分学生家长过于溺爱自己的孩子,导致子女依赖心理较为严重,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品格,自身感恩意识、自控自立能力相对较差[5]。甚至有部分学生家长选择外出打工,而将孩子寄养在亲戚朋友家。这就导致学生缺乏科学合理的监督管理,进而导致学生废弃学业,沉迷于网吧、酒吧等场所,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有着严重的阻碍。

③家庭与学校配合不到位

部分学生家长忙于事业,忽略学生的学业,并且与学校的沟通交流较差,缺少与学校一同抚育孩子的意识。认为把孩子送进学校就可以,教师和学校就可以非常好的教育作用。其实不然,尽管教师和学校是学生学习、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学生道德素养与人格品质的形成也与学校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但是父母的教育至关重要,作为孩子的启蒙教师,家长的辅导教育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6]。但是部分家长显然没有认识到父母教育的重要性,并且当学生在学校出现问题时,学校甚至无法联系到学生的家长,或者是部分家长对学生的事情置若罔闻,导致学生形成负面心理,进而影响到自己的学习。

三、城乡结合部小学德育工作开展面临的问题

1.创新意识匮乏

尽管现阶段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开展已经取得显著成效,但部分小学仍将德育教育工作停留在表面形式,未将德育教育工作完全落实。相较于其它教学内容,德育教育具备一定的独立性,教师需要教师站在整体角度,结合实际情况为学生构建科学、稳定的教育系统。但是在实际教育中,部分教师对德育教育仍存在一定的认知偏差,在教育过程中仍侧重使用理论性内容进行教学,导致德育教育缺乏创新性,目的性也不够明确[7]。例如部分学校针对德育教育的开展,侧重于表面形式的体现,却对德育教育所取得的效果不重视。而这就是因为传统教育理念的局限,没有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

2.传统教育理念的限制

现阶段城乡结合部部分教师尚未从传统教育理念中脱离出来,仍侧重于理论知识传授。并且大部分教师仍认为,学生的文化课程最为重要,并且大部分教师也会从文化课程方面进行学生文化素养的评价。在当前小学教育教学中,小学生学习任务逐渐加重,教师会为学生布置大量的课后作业,而学生在闲暇之际只能选择做作业,或者是上补习班,针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产生严重的影响[8]。即便教师开展德育教育工作,但是仍未完全渗透于学生的学习之中,学生也无法深刻体会德育教育所带来的好处,使得德育教育实际作用与价值无法充分体现出来。

3.缺少指导与实践

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已经让人们意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尽管德育教育已经被广泛弘扬,但是由于德育教育的特殊性,所以部分教师在实际教育中很难找到有效的实践指导,部分教师也无法明确发掘学生的认知特点,不知采用何种教学措施能提升德育教育效果[9]。部分教师只是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缺乏对相关实践的融入。针对德育教育而言,其学科性质中存在学生个人性格关系。如若德育教育缺乏创新,致使采用一种灌输式、机械的教学方式,无法充分发挥出德育教育的价值,对学生人格品质、道德素质的形成产生影响。

四、城乡结合部开展高效小学德育教育工作措施

1.提高德育教育认知度

针对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学校应提高对其重视度,以学生思想状况为基础,通过开展相应的德育教育活动,将德育教育融入相应的趣味性活动之中,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升华自身的道德素质。而学校要想有效提升德育教育的开展效果,可以基于实际情况组建专业德育小组,强化德育教育主题工作,实现德育教育在城乡结合部小学中的有效渗透。

例如针对城乡结合部学生之前缺乏交流、存在隔阂的现象,学校可以组织开展“友情助我成长”实践活动[10]。在活动期间,鼓励学生相互帮助、相互促进。而在实际教育过程中,也不断涌现出同学相互帮助的事迹。如在某天放学期间,突降大雨,部分学生未携带伞具而被困于学校。而带雨伞的学生则主动询问未携带伞具的学生是否需要帮助,并将同学送回家。通过此活动的开展,可以让学生之间存在的隔阂得到消除,促进学生之间的友谊。而针对部分学生缺乏自信心的情况,教师可以定期开展文艺汇演、班会等活动,引导学生毛遂自荐的方式参加活动,让学生在体会学生之间相互协助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再或者部分学生存在不爱护花草的现象,学校可以组织开展“花草人认养”的活动,让学生自主组建相应的认养小组,让学生认养一种或多种植物,然后教师需要将学生认养的植物进行标记。接着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父母请教、上网查找等方式掌握关于植物种植的知识与技能,最后进行植物生长情况评比,并未学生与认养植物进行合影,以此实现德育教育效果的体现。

2.注重家校联动教育

针对上述存在父母缺乏对学生学习情况关注的情况,学校需要以实际情况为基础,主动与学生家长进行互动交流,引导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让学生家长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然后可以基于对微信、QQ等软件的应用,构建家长与学校互动沟通的平台。教师可以将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主动告知学生的家长。并以此为基础,教师可以为学生制定相应学习计划,让学生家长起到监督监管的作用,以此让学生接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或者是教师可以将学生之间存在的共性问题在平台中与学生家长进行有效互动交流,共同探讨针对这种情况应如何有效解决,以此帮助学生进行全方位发展。此外,学校需要引导学生家长选择科学、合适的方式教育孩子。由于部分学生家长文化程度不高,所以针对学生的教育指导工作缺乏合理性[11]。针对这种情况,学校需要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基于此,学校可以定期开展家长培训班、家长开放日等活动来提升家长的教育指导能力,进而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德育教育氛围。

3.教学理念与方式的创新

针对德育教育理论知识的教育,学校需要注重对其教学方式与教学理念的创新,通过对新型教育模式的应用让学生对德育教育充满吸引力,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德育理论知识储备。例如教学《大自然谢谢您》时,教师可以通过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为学生构建生动、趣味的教学课堂。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期間播放关于大自然的影像资料,让学生感受大自然之美。然后为学生讲解大自然为人类做出的贡献以及播放人类破坏大自然的影像资料。以此让学生形成保护大自然的意识,发展学生道德综合素质[12]。

4.优化校园及其周边环境

校园文化具备激励、凝聚和导向功能,所以学校需要重视对校园环境的优化,可以通过对板报、文化长廊、校报、广播等方式呈现出城乡结合部学校独有的校园文化,以此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氛围下接受高质量的德育教育。与此同时,学校需要积极联动当地公安部门,对学校周围的不正规的网吧、游戏厅等场所进行整治,禁止未成年人进入,以此避免社会不良风气对学生道德综合素质的养成产生影响。

结束语

德育教育工作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对学生良好综合素质的培养,而是需要经过一段漫长、复杂的过程,教师、学校秉承着持之以恒的原则来不断强化学生的道德综合素质。所以,城乡结合部小学要想提升发展学生的道德素质,需首先明确德育工作的重要性,针对现阶段德育教育工作开展面临的困难与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进而总结出科学合理措施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梁建军.城乡结合部小学实施劳动教育的研究——以广州市白云区大朗小学为案例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6(10).

[2]姬建新;高磊;.城乡结合部小学生价值观发展状况成因及教育对策的新蹊径[C]// 2018年“教育教学创新研究”高峰论坛.0.

[3]陈英红.紧扣教育主体培育合格公民——城乡结合部学校开展德育工作新思路[J].教师,2017(14):14-14.

[4]陈叶青.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学校德育工作的思考[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5(21).

[5]苏文森,梁沛杏,许丽君.树型德育:城乡结合部学校德育的一种新模式[J].中小学德育,2013(1):40-42.

[6]江燕清.浅议在思品课上加强城乡结合部中学生的法制与德育教育[J].中华少年,2017:10.

[7]黄惠仪,郑凡.德育需“得寸进尺”--关于城乡结合部学校德育生活化推进策略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6(6).

[8]李俊伟,李俊伟,贺胜军,et al.育得芳菲满桃林——宁乡市桃林桥中学德育工作掠影[J].湖南教育(C版),2017(8):16-17.

[9]王小平.悟真谛·聚众力·拓新路·修正道——新时期中小学德育创新与实践思考[J].师资建设,2014(3):35-38.

[10]罗金兰.网络环境下创新小学德育工作的方法研究[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7(7):130-131.

[11]卓玛.创新德育工作 放飞美丽童心——浅谈小学高年级德育的有关策略[J].教师,2015(33):16-16.

[12]杨旺红.创新思路 求真务实——做好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实践思考[J].甘肃教育,2016(9):23-23.

(作者单位:广西南宁市良庆区良庆镇坛泽小学)

猜你喜欢

城乡结合部德育工作案例
样板案例
NSE 9A-Module 4-Unit 2案例设计
浅析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教育部下发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
探讨如何提高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浅谈城乡结合部小学英语教学现状与解决的策略
基于城乡结合部小学家校合作问题的调查研究
“城边村”学校周边环境对英语教学的影响与建议
内蒙古从10方面加强德育工作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稿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