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基层群众参与乡村治理探析

2019-09-10冉泽炳

科海故事博览·下旬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社会治理农村

冉泽炳

摘 要 基层群众要积极参与乡村治理,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当前,必须强化乡村治理相关的宣传教育,进一步畅通基层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渠道,加大农村公共服务投入,从而助推农业农村现代化。

关键词 农村 社会治理 群众参与

广大农村是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终端和前沿,是实现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所在。当前,随着基层自治的不断实践与发展,群众的收入不断增加,其对更高生活水平的追求也随之而来。为此,基层村社与群众生活直接相关,其社会治理涵盖了方方面面。在新时代,传统的经验化、粗放式、全能型乡村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社会需求,如何正确引导基层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不断促进农村社会发展,最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意义十分重大。

一、基层群众在乡村治理中参与现状调研

重庆市丰都县现有农村社区271个,每个社区都建立了党组织,其中有17个村建立了党委,有116个村建立了党总支,有25个社区建立了党委。有农村社区工作者1626人、平均每个社区6人。近年来,全县按照“统一安排、统筹兼顾、政府指导、部门协同、社区落实”的原则,着力推进农村社区治理探索实践,为维护安全和谐稳定社会环境、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从基层群众参与乡村治理情况来看,还存在不少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总体参与度较低

通过调查发现,村委会选举作为基层村社治理在政治建设方面最早实践的内容,群众参与度为79.6%,虽然参与度较高,但仍有超过20%没能参与,这说明基层群众在政治建设参与方面还有差距,有待进一步提高。相对来说,文化和环境建设参与度很不理想,分别仅为48.1%和7.2%。而对于安保方面,群众并无有效参与的途径。

(二)参与心态很被动

基于权利意识和人情世故而参与政治建设的比例相差不大,都超过了28%。其中,基于权利意识参与的比例为30.5%,但是,基于人情世故参与的比例为28.1%,这充分说明,当前人情世故在基层村社仍旧发挥着很大的作用。而从文化、安保、环境等方面来看,基于从众心理参与的比例最高。

(三)女性参与度更高

男性参与村委会选举的动机中大多数是基于人情,这说明可能在基层村社中男性比女性更注重人情世故或者义气。有趣的是,大多数农村女性在政治这个方面更注重自身的权利和利益。由于家庭地位等原因,女性更注重利益比较好理解,而更注重自身权利不符合一般的观念。这或许与基层村社农村女性的闲时较多,从而接触相关方面的宣传较多有关系。

(四)文化程度有影响

从文化方面看,在基层群众中没上过学的总体上比上过学的参与度更高一些,高出约16个百分点。那些没上过学的主要是基于从众心理而参与,比例高达85.3%,比上过学的要高出约30个百分点;基于社会责任感而参与,上过学的又比没上过学的高出约18个百分点。

(五)年龄大小有区别

根据调查结果,基层群众大体表现出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参与度也逐渐提高,这可能与村民年龄越大闲暇时间越多有关。而25岁以下的村民,在政治方面的参与度只有40.4%,远低于其他年龄段;但在文化、环境、安保三个方面都要高于其他年龄段。这反映出大多浸数年轻村民对政治建设比较冷漠。

二、基层群众在乡村治理中参与问题的成因

(一)乡村治理发展缓慢,群众的参与热情不高

乡村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但治理体系有待建立完善,有的职能职责未充分发挥,各类治理网格没有很好整合,乡村治理发展进程比较缓慢。就目前来看,基层群众在参与乡村治理时,仍主要停留在民主选举上,对于其他事情则漠不关心,甚至大多村民认为村情村务是村干部的事,其参与意识非常淡薄。即使是在村委会选举中,大多数群众外出务工挣钱,于是出现了弃权或者敷衍了事、不管不问等现象,共建、共治、共享的氛围尚未完全形成。

(二)在乡村治理中,基层群众参与的渠道和途径很少

在调查中发现,村社一级综合服务设施设备严重不足,基层干部服务群众的意识不强、水平不高。比如,大多数村民可参与的文化活动目前仅有“丰都庙会”和“春节祭祖”。30个乡镇(街道)中还有14个未设立基层派出所,因而环境、安保参与度则较低。但是,当我们假设村里打算开展这方面的活动,问村民有无参与意愿时,他们的参与意愿接近50%。这二者之间存在的矛盾,说明基层群众在乡村治理中,村社没能提供较多的参与渠道和途径。

(三)参与动机与制度设计不协调,公共意识淡薄

乡村治理制度设计的目的主要在于发动村民基于自身权利和归属积极参与到农村各项建设中来,但就实际来看,大多数群众都只是消极参与。特别是在文化、环境和安保方面,基本上以从众心理参与为主,而基于归属身份积极参与的则少之又少。即使是在政治建设中,比如村委会选举,基于自身权利来参与的比例极低,而基于人情参与的却有不少。由此可见,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动机与制度设计的初衷基本不符,这或许与基层群众中大多数文化偏低、收入不高有关,且极易被眼前利益所收买。

三、基层群众在乡村治理中的参与对策建议

(一)加强乡村治理的宣传教育

在乡村治理中,基层群众的参与动机基于人情关系、从众心理以及利益因素占比较大。因此,必须进一步完善乡村治理体系,特别是要全方位、多形式对基层群众开展宣传教育,着力营造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共享的浓厚氛围,让他们真正意识到积极参与乡村治理,不仅仅是其神圣的民主权利,也是其农村主人翁地位的反映,同时也是关系自身所在村社能否持续发展的问题。

(二)畅通基层群众积极参与乡村治理的路径

在目前农村社会治理中,基层村社为村民所提供的参与渠道和途径非常少,甚至没有。即使在政治方面,除了村委会民主选举这一途径相对制度化外,村民可以参与的其它途径非常缺乏。因此,应着力引导和指导村社基层组织,进一步加强乡村治理各项建设,尤其是要在巩固相对成熟的政治建设基础上,把村社建设的范围逐步扩大,并力争创设制度化路径,从而为基层群众积极参与乡村治理提供平台。

(三)加大基层村社各项建设投入,促进农业农村良性发展

因为农村社会的发展进程所限,尤其在文化、环境、安保建设等方面还在起步阶段,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导致村民既无法也无可参与其中。为此,必须加大基层村社各项建设投入,这在推动农村社会发展的同时,必然也为村民參与乡村治理创造了条件。另外,要大力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基层群众只有经济收入高了,生活水平好了,才会关注自身所在村社各方面发展,并选择积极参与其中。

总之,随着公民社会的逐渐形成和互联网的快速普及,要求我们在乡村治理过程中,必须构建基层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政策制度体系,并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才能进一步提高农村治理的效能。同时,要认识到这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我们必须从转变治理理念入手,增强服务意识与责任意识,才能强化基层群众参与意识,并最终在广大农村实现善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钟红艳,莫德建.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基层群众有序参与乡村治理的参与度研究[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5(12).

[2]刘玉琳.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新型社区治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山东省莱芜市为例[D].山东大学,2017(3).

猜你喜欢

社会治理农村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结构性嵌入:社会治理视域下强制隔离戒毒“民警+社工”工作模式研究
社会治理视域下的
社会转型期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实践和经验研究
社会治理面临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政府主导型社会治理模式下社会组织发展理路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