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驱油井压裂树脂砂固砂规律试验分析

2019-09-10谭颖

石油研究 2019年10期

摘要:开展聚驱油井压裂施工作业过程中,树脂砂固砂工艺发挥着明显作用,其能够有效保障压裂增油的效果,减少压裂井出砂,并延长压裂井的有效期限。本文主要从聚驱油井压裂树脂砂固砂实验的重要性分析入手,阐明该项试验开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了一些试验活动开展过程中的必要手段,为提升该项试验活动实施水平,验证树脂砂固砂方式的良好效果,提供一定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树脂砂;聚驱油井压裂;固砂规律

1.前言

树脂砂固砂工艺受到表面树脂层的重要影响,环境温度和固化时间都会影响到树脂层的固结性能,想要充分掌握到这些要素之间的具体关系,积极采用聚驱油井压裂树脂砂固砂规律试验手段,可以起到良好效果。通过该试验活动的有效开展,能够充分指导压裂后活动管柱的时间和下泵投产时间,使得树脂砂胶结质量维持在较好水平,促进油井时率的有效提升。

2.聚驱油井压裂树脂砂固砂实验的重要性

油田开采作业活动的顺利开展,会影响到油田事业建设水平,聚驱油井压裂作业在具体开采油井过程中发挥着积极作用。而同时聚驱油井压裂施工作业进行中,会容易受到出砂的影响,通过树脂砂固砂工艺的合理应用,能够发挥明显的防砂效果。以大庆油田采油六厂为例,其积极优化支撑剂用量,并将研究理论有效应用在生产实践之中,从而良好保证压裂增油的总体效果,减少压裂井出砂现象的发生,促进压裂井的使用期限得以延长。实践证明,环境温度和固化的时间都会给树脂砂固砂工艺的实际固结性能产生重要影响,而想要明确这些要素之间的具体内在联系,则需要开展科学合理的试验活动,也就是积极采用聚驱油井压裂树脂砂固砂规律试验,可以较为充分准确地寻找到树脂砂固结的规律情况。在此基础上,可以有效控制好树脂砂的固结效果、胶结质量,科学管控好压裂后活动管柱的时间和下泵投产时间,推进压裂增油作业稳步开展。

3.聚驱油井压裂树脂砂固砂试验

3.1调整工艺

在砂量较大的油井中,需要针对采出液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重点观测含聚浓度和产液量,从而将树脂砂量加以适当增加,将树脂砂砂比从40%降低到30%,并将固砂的半径加以合理扩大。(1)当油井采出液的含聚浓度控制在600mg/L以上,如果预产量处在120立方米以下,需要再次追加1.60立方米的树脂砂,固砂的半径要控制在13m左右,树脂砂的砂比则为40%;(2)当油井采出液的含聚浓度处在200~600mg/L的范围内,则需要适当增加1.42立方米树脂砂,固砂半径采用12m的方式,且树脂砂的砂比为30%;(3)在当油井采出液的含聚浓度为200mg/L以下时,预产量为50立方米以上,同样需要追加1.43立方米的树脂砂,固砂半径也是为12m,相应地树脂砂砂比为30%。

3.2时间判定

聚驱油井压裂树脂砂固砂规律试验活动进行中,需要高度重视好固砂的具体时间情况。从裂缝闭合压力和地层压力之间的差值分析入手,关注到树脂砂初始胶结的实际时间点,明确好压裂井实际扩散压力的时间,这样给充分闭合好裂缝提供足够的时间,由此减少返排环节中压裂砂被压裂液所携带出相应的裂缝。以聚驱油井压裂施工现场的某号油井为例,针对其进行全面有效的监测活动,着重监测其在停泵之后压降曲线的变化状态,该油井实际拥有的地层压力和停泵压力分别为12.60MPa和14.8MPa,而油井的渗透率被控制在0.028~0.165μ㎡范围内,在持续开展压力扩散活动5小时之后,压力逐渐趋向于平缓状态之中。

3.3固砂工序

针对聚驱油井压裂树脂砂固砂受到影响的各项要素进行分析和研究,需要注重适当性控制好相应的固砂工序,明确各项工序运行所产生的影响。经过一系列科学有效的调整,具体工序步骤如下所示:第一,在完成全面压裂施工作业之后,需要从压裂层条件、停泵压力与地层压力差情况入手,判断好油井实际压力扩散的时间,并积极开展压力扩散活动。第二,在完成压力扩散作业之后,需要采用放喷返排手段,这其中针对返排的具体速度加以有效控制,从而有效减少管柱被起时的抽吸力和生产压差,进而避免树脂砂返吐情况的发生。第三,在彻底起出压裂管柱之后,需要从下泵工艺设计方案的各项要求入手,科学合理实施下泵作业,保持著完井胶结状态,这其中需要持续控制72小时,在此之后,及时通知相关采油队实施开井生产活动。

3.4现场试验

在聚驱油井压裂树脂砂固砂规律试验作业之中,需要充分结合相关研究理论的内容,并不断完善好具体的固砂工艺。针对某一油田开展现场试验活动,共试验聚驱油井46口,这些油井在压裂扩散前后所得到的平均单井砂柱差保持在1.2m,由此可见树脂砂固砂作业拥有着良好的防砂效果。

4.结束语

采用科学合理的树脂砂固砂工艺,能够提升油井开采作业效率和质量,其中需要高度重视到该项工艺的各项影响要素,这样将能够在后续生产实践中予以科学应用。具体开展聚驱油井压裂树脂砂固砂试验活动的过程中,需要注重调整工艺、判定时间、合理调整固砂工序,同时还要积极开展现场试验作业。

参考文献:

[1]王雪艳.大庆油田LH 2500新型抗盐聚合物驱矿场试验动态特征研究[J].中外能源,2018(6):00102-00103.

[2]王刚,刘斌,张国浩,等.海上油田与陆上油田聚驱开发效果对比及影响因素研究[J].石油化工应用,2017,36(8):15-18.

[3]唐亮.压裂井出砂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研究[J].石油化工应用,2015,34(7):16-19.

[4]皮彦夫,龚亚,PiYanfu,等.陆上油田聚驱后聚表剂驱渗流场变化规律研究[J].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2016,29(4):66-71.

作者简介:

谭颖,女,1987年1月17日,汉族,籍贯黑龙江省鹤岗市,在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井下作业分公司砂酸选配厂从事技术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