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的有效运用

2019-09-10官立新

速读·下旬 2019年11期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有效运用史料

官立新

◆摘  要:史料是我们认识历史的重要基础。所谓史料,就是构成历史的材料,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的痕迹。历史史料包括文字史料、文物图片、历史地图、表格图示等等。就历史学科而言,史料教学,是建立历史认识的基本途径,是实现课堂教学突破的有效方法,是培养学生历史素养和理性思维的有效途径,是推动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将史料与历史相结合,以方便学生理解与体会,从而提高课堂学习的效果,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史料;有效运用

一、史料教学的作用

1.可以说明、佐证、强化教材历史结论

例如,在讲述中国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巨大贡献时,教师引用了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对中国抗日战争的相关评价的材料进行说明,更加具有说服力。

材料一:“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有多少个师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罗斯福

材料二:“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而能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丘吉尔

2.可以补充、完善教材的历史结论

例如,在讲述完西安事变的历史意义后,教师补充了张学良是“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的相关材料,从而补充、完善了教材的历史结论,加深了学生对张学良的认识。

毛泽东:令中共抱憾的民族功臣。

周恩来:不论张学良将军死活,我们中国共产党评张学良将军为“民族英雄、千古功臣”。

江泽民:张学良先生是伟大的爱国者。在民族危亡的紧急关头,张学良将军和杨虎城将军以爱国的赤诚之心,秉持抗日救亡的民族大义,毅然发动西安事变,联共抗日,为结束内战、促成第二次国共合作、实行全民族抗战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堪称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

二、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路径

1.巧妙补充教材外的史料激趣探疑

(1)激发学习兴趣的史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在介绍历史人物的时候,可适当补充历史的人物的画像、照片或手迹、名言、代表作品;介绍历史文物、古迹时,最好展示真实的文物、遗迹图片;在介绍历史事件时,可播放相关的录像资料。这样可以穿越时空的约束,再现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扑朔迷离的历史事件、波澜壮阔的历史场面、璀璨夺目的历史文化,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刺激,给学生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地处于活跃状态,提高课堂效率。如在讲甲午中日战争的黄海海战时,教师播放了《甲午风云》的视频片断,直观再现了邓世昌的英勇事迹,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更让学生的爱国情怀在观看视频过程中得到了升华。

(2)突破教学重点难点问题的史料

如何去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有多种多样的方法,其中,善用史料教学就是有效方法之一。

在探讨抗倭问题时,教师从国家实力、政治制度、军事装备、政府态度、思想观念等等方面引入大量科学材料来分析,使本课的重难点得到很好地处理和解决,也使学生明白一场战争的背后其实就是两个国家综合国力较量的体现,比军事技术、军事准备更重要的是政治制度和思想观念。

2.合理布置史料作业研习提升

让学生自己去查找、收集、整理、阅读、理解、综合、运用史料,才能够真正提升学生在历史学习上的探究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此,布置灵活机动的史料研习作业,显得很有必要,比如选择一本历史著作,写出阅读体会,还可以设置辩论题,要求学生查阅相关史料,然后引用史料作答等。要求学生要像史学家一样“探究”历史,进行自主学习,自己选读史书,对史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处理,主动去获取信息、发掘信息、归纳信息。长此以往,必然养成自觉、主动研习史料的习惯,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其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三、史料教学的意义

1.有利于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历史科中传统的学习方式,我们都比较熟悉,它强调教师的讲授,学生主要采用接受性学习方式,学习的自主性、探究性以及合作性体现不够。在我国,中学生长期以来“喜爱历史,但不喜欢上历史课”的状况也与过分强调接受性学习密切相关。所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被列为当前中国历史教育改革的中心任务之一。

史料教学,注重应用史料来进行学习,包括史料的收集、甄别和运用,把史料作为探究历史的证据,藉此来认识历史的本来面貌,寻找历史的规律。这样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2.关注学习过程,有助于历史方法的习得和历史思维能力的提高

史料教学强调学习的过程,它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获取史料(包括自己的搜集),分析鉴别史料,运用史料作为证据来重构历史,解释与分析历史,寻找历史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也就是像一位历史研究者一样来认识历史、考察历史。我国的历史科课程标准也体现了这一思想,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来分析、解决问题。所以说,史料教学注重学习的过程有助于学生习得历史方法,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3.有效促進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和道德修养的提升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尤其是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是当前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史料教学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获取相关史料,鉴别、分析史料,进而分析、解答历史问题。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经历一个具有切身感受的情感体验,并提出了自己对历史问题的看法。同时,明白了事理,了解了历史,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懂得了做人的道理,提升了道德修养。

总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巧用史料作为探究历史问题的证据,用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形式。只要我们注意方法、掌握原则,不断实践,勇于探索,一定能达到活化历史课堂、提高教学效益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春阳.问渠哪得清如许——谈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J].考试周刊,2015:95.

猜你喜欢

初中历史教学有效运用史料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史料二则
例谈数据史料的辨伪与解读
初中历史探究式学习的教学途径
初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情感的培养策略
消毒供应中心护理教学中PBL的有效运用探析
探究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情境教学法在语文课堂中的有效运用
史料教学,史从何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