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唤回童年快乐的乡土园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

2019-09-10马瑾贤

速读·上旬 2019年11期
关键词:社会学园本乡土

马瑾贤

◆摘  要:幼儿教育应该结合多方的资源,将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及家庭环境与幼儿自身的特色相结合,对幼儿园园本课程进行开发与探究,对幼儿实施多种形式的教育,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本文首先通过对“童年”相关概念进行定义,阐明其意义;其次阐述有关童年研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最后对利用乡土资源实践“唤回童年快乐”主旨的幼儿园园本课程进行总结及展望。

◆关键词:童年;童年研究

一、“童年”的内容及意义

“童年”是本课题最基础的核心概念,它可以泛指一个人从出生到成年这段时期。从学校教育的角度定义指从出生到青春期这段时期。对童年的界定,不同的学科有着不同的价值取向和话语体系。综合心理学、人类学、文化学、社会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认为童年是个体发展对种族发展的复演,童年更多的表现为人类生命的自然属性,这些自然属性通俗的被称为即天性、童真、童趣。童年的充分发展可以为以后整个人生的健康发展奠定身心基础。

从卢梭在18世纪对“儿童”及“童年期”的发现,到20世纪80年代末“新童年社会学”诞生并获得迅速发展,新童年社会学作为一种新的研究范式,提出了重新看待童年的观点。而随着新课程改革和课程游戏化改革的推进,更多的学者和一线教师,把目光放到了“儿童”身上,提出了“以儿童为中心”的观点。童年是人生中最轻快、最灿烂、最活跃的人生音符。快乐幸福的童年,可以让人秉性高雅、思维敏捷,让人对生活、对未来充满无限期待。因此,“唤回童年快乐”的主旨是将儿童置于独立、自由、平等的地位上,在强调儿童的自然属性,强调尊重儿童的生长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构建与之相协调的自然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以优化儿童与自我、与自然、与他人、与社会、与文化的关系,从而适应和促进儿童适宜的发展,使童真、童趣、童心自由、充分的流露与表达,帮助儿童“唤回童年”,拥有纯朴、纯真、审美、快乐的童年生活。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童年研究国内外现状:对童年的界定,不同的学科有着不同的价值取向和话语体系。当下,童年研究已经跃上历史舞台,涌现出众多研究成果与研究领域。基于研究视角的差异,笔者将童年研究从时间轴上划分为传统“童年研究”和新“童年研究”。传统“童年研究”受到发展心理学以及社会学中“社会化”理论的主控,使得儿童的主体地位被遮蔽;而新“童年研究”以“新童年社会学”的研究为代表,将童年视为社会结构的形式和社会分析的基本单位,将童年放置在更加宽广的社会结构与历史脉络中。“生态童年”作为将“生态”与“童年”相组合,成为一个全新的概念,也备受我国当今学者的关注。

1.传统“童年研究”

从卢梭在18世纪对“儿童”及“童年期”的发现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在欧美等国掀起的“儿童研究运动”,传统“童年研究”主要的研究领域包括心理学、社会学和教育学,其立论基础是发展与社会化的观点,主要包括两种研究范式:第一种是生物学取向的童年研究,以皮亚杰为代表,以及弗洛伊德、埃里克森、科尔伯格等。他们以“年龄”为依据,将儿童的发展与生理上的成熟相对应,使得儿童在认知、情感、道德等方面的发展都需要遵循一条相对固定的线性发展模式,如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弗洛伊德的儿童情绪、情感发展阶段论、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科尔伯格的儿童道德发展六阶段论等。第二种是传统社会学取向的童年研究,即社会化理论,以埃米尔·涂尔干为代表,以及帕森斯等。涂尔干视儿童“不是完全成熟的人”、“一个无政府分子,对所有的规范、约束和后果都不理不睬”,是不充分的社会行动者,认为他们带有一种原始的本能——这是对社会的一种潜在的破坏力量,这种原始的本能需要被约束并通过社会化的途径疏导出来。帕森斯则建立了一种决定论主义的社会化理论:社会化并不是成人一儿童关系中固有的东西,而是由成人施加给儿童的。

传统“童年研究”将儿童视为需要照顾或管束的不成熟对象,评价儿童成长最直接的依据是发展心理学家所制定的儿童身心发展变化的阶段性指标。同时,受理性实证主义的影响,传统“童年研究”较多采用计划性、控制性强的实验室研究方法,使得儿童自己的声音被埋没,对儿童真实的生活世界缺乏深入了解。

2.新“童年研究”

1960年,法国社会史学家菲利普·阿里耶斯(Philippe Aries)发表专著《儿童的世纪——旧制度下的儿童和家庭生活》开启了新“童年研究”的序幕。阿里耶斯指出,童年并非是一个生物学事实,而是一个社会学概念,童年是由社会历史建构的,开创了从社会历史建构视角进行童年研究。

20世纪80年代,社会建构成为强有力的方法论,掀起了媒介与文化研究的热潮。尼尔·波兹曼,认为现代以来所“发现”的童年正在被媒体文化所解构,哀叹童年正在“消逝”;罗杰斯夫妇在《童年的故事》一书中,对童年进行了激进的解构,试图颠覆年龄在童年观念建构中的意义,消解儿童与成人之间的边界。帕金翰作为温和的建构论者,认为童年并没有“消逝”,并从积极的态度看待儿童与媒介的关系,提出自己的媒介教育理想。从童年的“发现”,到童年的“消逝”说明不存在普遍的、固定不變的童年,童年是一种文化“发明”。我国学者梅珍兰、冯毅、顾明远、刘晓东、伍香平、张文质、林少敏等人也都提出过童年消逝、童年危机以及保卫童年的观点与主张。

20世纪80年代末“新童年社会学”诞生并获得迅速发展,社会学家致力于考察社会中各种权利关系对童年的建构,与历史文化研究的建构潮流合流,将童年视为一种社会现象,一种社会结构,一种人口中的分类标签,儿童是积极的社会行动者而非被动地接受社会过程影响的人。社会学家的这些努力旨在帮助儿童发出声音,获得社会身份,为儿童赋权。

对于新童年社会学的研究取向和基本理论观点,不同的研究者进行了大同小异的概括,如威廉·A·科萨罗(William A.Corsaro《童年社会学》1997;2005)、艾里森·詹姆斯(Allison James)、艾伦·普劳特(Alan Prout《童年的未来:迈向儿童的跨科学研究》1998)、米切尔·维尼斯(Michael Wyness《童年与社会:童年社会学引论》2006)、詹恩斯·库沃特普(Jens Qvortrup 2009)、Harriet Strandell(2010)等。总体而言,新童年社会学主要有社会结构理论和社会建构理论(也被称为结构取向和行动取向),并且二者后来逐渐走向统一。

大约从2005年以来,新童年社会学研究者特别是该学科的几位创立者围绕之前的主要理论观点进行了深入反思,代表性著作有Alan Prout的《童年的未来:走向多学科的儿童研究》(2005))和Allison James 和Adrian L.James的《童年研究的关键概念》(2008);Jens Qvortrup、William A.Corsaro和Michael -Sebastian Honig的《童年研究手册》(2009)等。我国关于新童年社会学的研究也开始受到关注,已翻译了《给无价的孩子定价》《不平等的童年》等著作,出現了关于儿童权利保护的国际法研究(王勇民,2008)以及介绍国外新童年社会学的相关论文(王友缘,2011)、(郑素华,2012)等。

三、以“唤回童年”为主旨进行园本课程开发的展望

“唤回童年”最主要的核心就是将儿童看做是“积极的社会行动者”,帮助儿童“发出声音”,“获得社会身份”。通过最佳的儿童教育,将孩子的发展作为最主要的课程开发核心。在进行园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就需要将整个童年作为主要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核心。

1.研究价值

(1)调整童年生活方式

随着城市化进程和中国现代化的加速推进,人们的生活、生存方式短时间内有极大的变化:原有农村自然环境、农耕生产方式迅速消失,伴随着网络与电视媒体的普及,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娱乐生活更多电子化。而伴随着这些变化,儿童的生活空间、游戏空间越来越小,与自然接触的时间和机会也越来越少,正常的童年被异化和压缩,这些状况使得儿童所处的生活环境与其本身所具有的自然属性相脱离与冲突,违背了孩子的自然生长规律。通过本课题研究,试图帮助儿童找回童年所应有的生活方式,在遵循儿童成长规律的基础上,让儿童亲近自然、回到自然的怀抱,保障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去探索、去游戏。

(2)改变功利教育

现在,儿童教育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儿童生态被破坏,在应试教育和功利主义教育观念驱动下,一些教育者出于功利主义的目的,对书本文化顶礼膜拜,抽掉在儿童成长中具有原点和根基意义的生活内容。而一些家长过分注重启蒙,过度追求培训班,对儿童进行过度的智力开发等,使得儿童对自身生命愉悦的感受消失了。通过本课题研究,试图突破教育的功利,帮助儿童找回属于童年本身的生活状态,找回那种可以让孩子释放身心的“闲逛”状态,遵循“儿童本位”的教育理念,从儿童的成长规律出发,倡导通过闲适生活、健康游戏和回归自然的方式,使儿童的生活回归纯真、自然的“童年生态”。

(3)弥补乡土文化断层

在现代化、全球化和城市化大潮的冲击和浸润下,乡土教育的土壤越来越贫瘠。我园处于现代化园区,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和现代化的发展,儿童的文化建设出现了断层现象。乡土教育的回归与复兴是当下中国迈入现代化、融入城市化、衔接全球化过程中传承乡土文化所亟须解决的重大时代课题。近年来,随着文化建设日益受重视,乡土教育因其在地方文化尤其是地方历史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面的特殊作用,又逐渐回归到教育发展和文化传播研究者的视线中,各种形式的乡土教育活动随之展开,一些乡土课程也应运而生。本课题的研究,试图通过园本乡土课程的开展,对孩子们进行乡土教育,给予他们最真实、最直接的感知,让他们产生最深切的体会。在让孩子们接受教育的同时,给文化传承赋予具体的内涵,从而弥补乡土文化的断层。

2.总结与展望

纵观园本课程的相关研究,虽有很多经验可以借鉴,但仍有很多幼儿园园本课程的开发状况令人担忧。本课题以“新童年社会学”、“陶行知生活教育”等理论为依据,回顾以往园本课程建设的不足,努力转变教师观念,以儿童为中心,充分利用园所自然、乡土人文、社会等教育资源,开发适合儿童需要与发展的乡土歌谣、传统童年游戏、农耕劳作体验活动、节庆民俗体验活动等内容,形成完整的园本课程,以优化儿童与自我、与自然、与他人、与社会、与文化的关系,使童真、童趣、童心自由、充分的流露与表达,帮助儿童“唤回童年”,拥有纯真、审美、快乐的童年生活。

猜你喜欢

社会学园本乡土
基于OBE理念的非社会学专业“社会学概论”教学改革研究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江澜新潮
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的现状及改进方法
意外遇见社会学
关于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现状的研究
乡土分外妖娆
意外遇见社会学
起底园本课程实施中的“碎片化”现象
最后的炊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