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下的校园新媒体建设

2019-09-10乔冬

高教学刊 2019年10期
关键词:微信平台互联网+互联网

乔冬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技术的飞跃式提高,校园媒体宣传有了更丰富多样的形式、更快捷有效的方式。文章以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团委官方微信平台“宣传喵”为例,深度解析新时代下校园新媒体的应用状况、运作模式,总结实践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机遇与挑战,并探究其促进学院新闻宣传工作发展的对策及建议,以便其在未来的宣传育人工作中发挥更切实有效的作用。

关键词:互联网;新媒体建设;高校新闻宣传;微信平台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9)10-0185-03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the leap of Internet technology has improved, and campus media propaganda adopts a more productive and more diverse form, a faster and more effective way. This article takes the official WeChat platform of the Communist Youth League Education Committee of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named "Publicity meow" as an example to deeply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status and operation mode of campus new media in the modern age, discuss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in the practice process, and explores its promotion.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university's news and publicity work will play a more effective and active role in future publicity and educationenterprise.

Keywords: Internet; new media construction; news propaganda of university; WeChat platform

一、概述

(一)互联网的含义

互联网是由一些使用公用语言,互相通信的计算机连接而成的网络,即广域网、局域网及单机按照一定的通讯协议组成的国际计算机网络。互联网(internetwork,简称internet),始于1969年(己酉年)的美国,又称因特网,是全球性的网络,是一种公用信息的载体,这种大众传媒比以往的任何一种通讯媒体都要快。这种将计算机网络互相联接在一起的方法可称作“网络互联”,在这基础上发展出覆盖全世界的全球性互联网络称“互联网”,即“互相连接一起的网络”。①

(二)“互联网+”的含义

“互联网+”实际上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新形态、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②2015年3月5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2015年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2015年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指出: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分享经济,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③

(三)微信公众平台

微信公众平台,简称WeChat。利用公众账号平台进行自媒体活动,简单来说就是进行一对多的媒体性行为活动,如商家通过申请公众微信服务号通过二次开发展示商家微官网、微会员、微推送、微支付、微活动、微报名、微分享、微名片等,已经形成了一种主流的线上线下微信互动营销方式。④

二、“宣传喵”微信平台在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应用概况

(一)“宣传喵”的特点描述、功能分析

1. “宣传喵”的特点描述

(1)多元性与主导性相结合。现今全球经济利益多元化形成,这导致社会文化也逐步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同时随着网络的大范围普及和广泛应用,多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并涌入高校。然而,各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均存在差异,价值导向、思想基调也不同,这就直接导致高校校园文化呈现出多元色彩。因此,“宣傳喵”作为教育学院团委官方微信平台,紧跟时代主流,保证平台内容、传递文化精神的多元性与主导性相结合。(2)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教育学院是一个科学与学术氛围较浓厚的学院,知识与智慧是学院文化强有力的体现,富有较强的科学性。这就要求“宣传喵”要紧紧靠拢教育学院院风,保证其内容的科学性与思想性。(3)独立性与开放性相结合。校园文化独立文化体系的形成,取决于其特定的创造环境、创造主体、创造途径以及创造成果。“宣传喵”微信平台一方面保证宣传活动的独立性,体现教育学院团委活动的丰富多彩,另一方面保证借鉴其他学院优秀的微信平台,与兄弟学院保持密切联系,在保持独立运营的情况下,又以开放的姿态求发展。

2. “宣传喵”的功能分析

(1)导向功能。导向功能是指能对校园整体以及处在校园内受众个体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举止产生倾向性影响和引导的功能,在其引导之下,使微信公众平台的创办理念与辽宁师范大学人才培养目标相契合。“宣传喵”的导向功能正是如此,一方面紧跟时代主流,把握时代主旋律;另一方面,大力宣传真正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学生活动、弘扬并促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创新功能。创新功能是指校园文化当中本身所蕴含的创新因素及其对生活在其中的成员的创新意识、创新潜能、创新方法的萌动、激起和开发。⑤“宣传喵”微信平台在日常运作及转型期间,也将其创新功能付诸实践,秉承着永不止步的探索精神,汇聚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团委新闻中心全体成员的创造灵感,同时广泛搜集并创作素材,得到广大师生一致赞许。(3)激励功能。激励功能是指校园文化具有推动其成员从内心产生一种高昂情绪和发奋进取精神的效应。这种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及行为准则可以促使学生形成强烈的使命感、持久的驱策力,从而使其成员在工作中迸发更多的活力。不仅如此,“宣传喵”微信平台通过对主流思想的弘扬,对榜样力量的赞扬,对创新活动的宣传,同样也深刻地激励了广大教育学子,促进教育学子自身不断成长。

(二)“宣传喵”在新闻宣传工作中遵循的基本原则

1. 客观性原则。我们不仅要认识到在现实社会背景下存在的确切问题,更应该清楚地了解并承认这样一种客观事实,那就是网络社会已经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虚拟社会。作为虚拟社会的网络社会,网络文化的建设不可避免存在多重主体,这就容易出现网络文化的主体参与建设者不能深层次地理解网络文化的真正内涵的问题。这一问题的产生对每一位网络主体的参与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要从自身做起,提高对自身的要求,时刻保持着对客观事实的敬畏。

2. 发展性原则。唯物辩证法曾提及,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与旧事物的灭亡,这就要求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网络文化作为新生事物,其重要特征就是发展之迅速,动态之变化。同时,由于事物之间的作用总是相互的,社会主流文化会引导网络文化的发展,网络文化也会促进社会主流文化的新陈代谢。因此,要想促进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绝对不能持观望的态度,不能用静止的眼光看待网络文化,这就要求网络文化,尤其是青年网络文化必须用发展的眼光进行建设,要从青年学生长远发展前景考虑,一切以青年学生的发展为指导方向。

3. 教育性原则。由于网络的匿名性,隐蔽性极强,导致用户群体对主流文化,以及主流思想提出严峻挑战,致使法律法规在技术面前的威慑力微乎其微。青少年群体自身价值观念尚未完全形成体系,因此,作为校园网络新媒体的教育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宣传喵”微信平台的目标也定位以教育、疏导为主,着重提高大学生的自律意识和培养健康良好的心态。

三、“宣传喵”在教育学院新闻宣传中的优势

(一)影响力强

在信息化校园日新月异的发展中,网络文化为其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极大的助力,网络文化的价值也日益突出。“宣传喵”作为教育学院团委官方微信平台,受众群体广泛,包括学生、教师、学生家长以及校友。“宣传喵”微信平台发布新闻活动宣传时,也受到广泛关注,可见其影响力非同一般。

(二)针对性明显

“宣传喵”微信平台作为教育学院团委官方微信平台,主力团队新闻中心对受众用户群体进行针对性分析,针对群体不同,有选择性的发布不同类型的推送内容,既包括学业和学术相关资讯,又包括榜样事迹、活动预告、热点新闻等内容,确保受众群体能在推送中选择自己真正需要并且喜闻乐见的信息。

四、“宣传喵”给教育学院新闻宣传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一)“宣传喵”给教育学院新闻宣传带来的机遇

1. 提供更加广阔的宣传平台。在校园新媒体出现以前,校园活动的受众仅仅局限在教室里,然而,伴随“宣传喵”微信平台的急速发展,教育学院举办的一些讲座和活动得到了实施传播与扩展,如此而来,大学校园活动真正超越了教室狭小的物理空间,打破了空间与地域的局限,让校园文化更为有效、广泛的传播,为校园文化活动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宣传平台。

2. 确保新闻时效性,增大新闻感染性。“宣传喵”微信平台线上线下的互动方式从活动预告、当日活动报道到活动总结与反思,贯穿整个活动始终,这使学生处于一种亢奋状态、持续地吸引学生的高度关注和积极参与,从而达到一种较为理想的活动开展效果,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悄然完成。同时极大程度保证了新闻的时效性,增大了新闻的感染性。

3. 促进教育学院师生之间更好的沟通与交流。随着时代的发展,“90后”大学生群体愈加富有个性,伴随新媒体在学生群体中的广泛推广,他们表达声音的愿望更加强烈。“90后”大学生群体更加积极主动探索与开发更加新颖的信息交流与传递的平台,以使自己的“话语权”地位得到充分展现。同时,教师群体在这个过程中,也鼓励大学生群体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平台,表达自己的思想,释放自己的激情。这样一来,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在新媒体力量的推动下,在思想上发生着极大的互动与碰撞。

(二)“宣传喵”给教育学院新闻宣传带来的挑战

1. 微信平台内容复杂,管理难度较大。在网络新媒体的充斥下,大学生获取新闻消息的方式多样化,网络信息呈井喷式涌现。微信平台借助网络传播信息,传播速度极快,但是在传播的过程中对于信息的真伪与质量的高低则难以保证,对于同样的新闻消息,很可能产生不同角度的说法与评论,这就对“宣传喵”微信平台鉴别与筛选信息的能力有更高的要求。

2. 言论开放导致舆论引导难度较大。“宣传喵”微信平台的互动性给广大受众群体提供了一个自由表达个人意見的良好平台,为广大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提供一个良好的桥梁,广大师生通过转发及评论等互动,可以实现师生之间平等的交流。但是不可否认,在转发过程当中不乏一些消极或者负面情绪强烈的言论,这就会造成较为负面的舆论效应,因此对于舆论监管的难度相应加大。

3. 大众化定位导致微信平台权威受到挑战。随着微信的不断发展,传播的去中心化使信息共享日益平等和透明,相比于传统的新闻宣传呈现出的高姿态、严肃性和权威性,掌握着绝对话语权。⑥而如今的微信平台,不仅承载着新闻宣传的使命,更肩负着实现社会化功能以及社交娱乐功能的任务,然而,在新闻宣传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有一些新闻给受众群体带来的影响,娱乐性、放松性高于其权威性,这就给宣传教育的严肃性带来巨大挑战。

五、“宣传喵”促进教育学院新闻宣传工作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一)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主创人员自身素质

在新媒体时代,受众对信息的传播内容、形式以及时间等都有着相应的要求。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者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扮演着传播者的角色。“传播者不但掌握着传播工具和传播手段,而且决定着信息内容的取舍选择,作为传播过程的控制者发挥着主动的作用。⑦”信息内容经过编辑人员的精心策划、筛选、编辑、审核后再发布,确保进行正确的舆论导向。“宣传喵”微信平台的运营者由教育学院团委学生会新闻中心团队组成,因此应加强学生运营团队的管理和培训,定期开展相应的培训与技术交流会,提高团队成员的运营能力和综合素质。平台的编辑人员应具备一定的文学功底、筛选优质稿件的能力以及对稿件的编辑再加工的能力;设计人员应具有创新精神,熟练掌握photoshop等图形设计软件,实现精美排版;技术人员应熟练掌握HTML、JavaScript等技术,不断探索与开发微信公众平台的延伸功能,实现微信平台功能的充分开发与利用。

(二)以学生为本,提高网络文化建设的针对性

因为学生作为学校的主体,所以在“宣传喵”微信平台的构建中,务必以学生为中心,明确平台的受众特点,针对学生群体的需求,在开展新闻宣传工作时注重以人为本。同时微信平台推送的信息不应该仅局限在学业和学术问题,还要与学生的生活以及他们感兴趣的话题相关。此外,利用新媒体技术,使学生能够利用微信平台自由发表言论,提出建议,并且及时反馈。形成一个双方有机互动的机制,校园文化生活才能有特色、有内涵,校园文化建设才能蒸蒸日上。

(三)主动适应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形成社会新媒体和校园新媒体的强大合力

作为新媒体中的特殊形态的校园新媒体与社会新媒体同样具有开放性、交互性、虚拟性、及时性和超时空性的特点。尽管校园新媒体试图通过有效的身份认证和信息防护技术为校园创造良好的校园新媒体环境,然而,其开放性和超时空性的传播特点致使校园新媒体无法完全脱离于社会新媒体而孤立运营。⑧因此,“宣传喵”微信平台应主动适应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利用社会新媒体的积极因素、充分发挥校园新媒体的优势,共同推进社会新媒体与校园新媒体的规范化发展,从而形成社会新媒体与校园新媒体的强大合力。

注释:

①百度百科“互联网”[EB].http://baike.baidu.com/link?url=d6eBUHWOsRU8OpVJuegNXF3Gg5zNIcdW9_rd9v_hphXCvMbCp6sHSLZJKFvvm2VRQEczG9DgaG52Z4NxIN3IRRnruGJBjlDtL5FXom0vAQLrsngOJjQoMbKFsNn8M9Fq.2016(10).

②百度百科“互联网”[EB].http://baike.baidu.com/view/10991568.htm.2016(10).

③百度百科“互联网”[EB].http://baike.baidu.com/view/10991568.htm.2016(10).

④百度百科“微信公众平台”[EB].http://baike.baidu.com/view/9212662.htm.2016(10).

⑤敬菊华.网络环境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12):11.

⑥张博.微博-微信在高校新闻宣传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4(06):34.

⑦白浩,郝晶晶.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04).

⑧黄小兰.高校校园新媒体的育人功能及其实现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06):46.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互联网”[EB].http://baike.baidu.com/link?url=d6eBUHWOsRU8OpVJuegNXF3Gg5zNIcdW9_rd9v_hphXCvMbCp6sHSLZJKFvvm2VRQEczG9DgaG52Z4NxIN3IRRnruGJBjlDtL5FXom0vAQLrsngOJjQoMbKFsNn8M9Fq.2016(10).

[2]百度百科“互联网+”[EB].http://baike.baidu.com/view/10991568.htm.2016(10).

[3]百度百科“微信公众平台”[EB].http://baike.baidu.com/view/9212662.htm.2016(10).

[4]敬菊华.网络环境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12.

[5]张博.微博-微信在高校新闻宣传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4(06):34.

[6]白浩,郝晶晶.微信公眾平台在高校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04).

[7]白晓晴.微博应用于新闻传播的优势与意义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0(13):91.

[8]胡雪飞.新形势下高校新闻宣传工作现状与对策分析[J].思政探讨,2012(2).

[9]焦艳会.浅议微信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J].传承,2013(9).

[10]李红艳.浅析微博在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2):65.

[11]李阳.微信兴起的原因和发展趋势[J].新闻世界,2013(7).

[12]潘鸿雁.微校时代:高校微博运营指南[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3.

[13]铁铮.新媒体时代的大学新闻宣传[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

[14]殷俊,何芳.微博在我国的传播现状及传播特征分析[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15]邹样勇.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官方微博发展策略初探[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

[16]吴思佳.当前高校新闻宣传工作的不足与对策[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

[17]骆昭平.新媒介环境下高校校园舆论环境建设的着力点[J].柳州师专学报,2013.

[18]黄楚新.新媒介素养(第一版)[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微信平台互联网+互联网
新媒体时代微信舆情的监控策略研究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基于微信平台的高中物理“翻转课堂”教学初探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科技期刊全媒体出版实施方案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