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现代媒体的影响与提升方法

2019-09-10谢晓虹

高教学刊 2019年10期
关键词: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影响

谢晓虹

摘  要:随着现代媒体技术的普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途径也实现了拓展。新媒体对于大学生的影响,应当一分为二看待,既要看到新媒体对于大学生成长、教育的优势,也要看到新媒体对于大学生认识的消极影响。高校应当对于新媒体在校内的应用进行合理的干预,实现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引导。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媒体;影响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9)10-0164-03

Abstract: With the popularization of modern media technology, the practical way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also been expanded. The influence of new media on college students should be divided into two aspects. It is necessary to see the advantages of new media for college students' growth and education, and also to see the negative impact of new media on college students' understanding.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rationally intervene in the application of new media, and achieve positive guidance for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Keywords: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edia; influence

现代媒体的发展,开阔了大学生的认识,拓宽了大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渠道,但是互联网事物不可避免都带有双重作用和影响,这给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带来了挑战。

一、现代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和作用

现代媒体一般统指互联网发展下的新媒体,相对传统媒体而言,它的传播范围更广、传播内容更多、传播速度更快,这也使得大学生更迅速、实时、大量的接受到外在信息资源。对于大学生的学习、认识来说,他们需要大量的实时信息来拓展他们的视野、满足他们学习的好奇心和愿望。但是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现代媒体,都不能完全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尤其作为互联网时代的当下,新媒体的内容生产与传播更是不断挑战社会和个人的底线。高校作为学生与现代媒体之间的联结纽带,应当承担起引导现代媒体的积极作用推动大学生发展的责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利用现代媒体的载体功能和内容价值,去进一步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和实践方法。

现代媒体作为媒体新形态能够成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有效场所,高校建立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首先应当强调对于大学生思想舆论的引导和思想教育内容的掌控,高校可以通过建立完善的校内现代媒体机制,实现对于学生思想上的教育和引导,这一方面能够确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思想路线和教育内容上的方向,另一方面,高校开展现代媒体基础上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形成高校自身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色,能够充分发挥现代媒体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硬件支撑,同时现代媒体作为媒介手段能够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能够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内容。

高校应当正确看待现代媒体手段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发展的作用,现代媒体不只是影响了信息和教育的手段和途径,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大学生的个人发展。现代媒体方式改变了大学生的交往方式,它让大学生在与他人、与社会之间的信息互动方式变得多样化,新媒体手段可以成为大学生更好的发声平台,高校对于大学生的成长需求应当予以尊重,并且虚心听取大学生的一些需求和意见。现代媒体手段实现了信息获取渠道的多元化,推动了学生对于外界信息的关注。无论是作为高校教育,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有的资源已经远远满足不了学生发展的需要,现代媒体手段的应用成为高校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新一轮创新发展的契机,大学生对于信息的需求和好奇,反映了大学生对于认识和学习的愿望,高校应当积极引导新媒体资源内容的创建和传播,从而引导学生加强对于外界发展的关注和思考。现代媒体实现了大学生学习方式的创新,新媒体手段实现了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突破课堂的限制,现代媒体体系下的教学能够做到跨时间、跨地点,实现了大学生对于学习资源的无限制获取,从而帮助大学生的多样学习。

现代媒体手段能够成为高校新时期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现代媒体具有信息量大、覆盖广、互动性强等特点,这不只实现了对于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手段上的补充,也实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和实践上的创新。高校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媒体形式,能够扩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范围,通过对于学生在新媒体平台上的互动和反馈,高校能够及时的针对学生的发展情况进行适当的引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對于现代媒体手段和方法的运用,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也是迎合学生发展的必然,高校应当抓住学生热衷现代媒体这一特点,去开展多元化的、科技化的教育模式,引导学生的多重教育。

现代媒体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颠覆,在于现代媒体改变了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机制和联系机制。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强调课堂教学、强调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的认识和学习,这种被动式的教学很容易让学生感到厌烦。高校应当利用现代媒体手段去改变课堂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内容的形式,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的趣味性,引导学生的主动思考和学习。现代媒体手段能够成为连接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桥梁,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只重视师生之间的“讲与听”,根本不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发展要求,师生应当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中获得同步的学习与发展,老师应当将自己的情感和生活体验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当中,让学生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性和有用性。师生利用新媒体手段进行互动与沟通,实际上也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学生发展的真正价值,高校对于学生的发展引导,不只是教会他们知识和做人的道理,还应当重视他们对于感情和人际交往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引导他们的全面发展。

二、现代媒体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阻碍

现代媒体能够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发展,同时也满足了学生的发展需求,但是现代媒体对于学生发展方式的改变不全是积极的,这是由现代媒体的特点而决定的。高校如果想要利用好现代媒体作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就要正视现代媒体对于大学生发展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并且以合理的方式去规避这种消极影响。

现代媒体的开放性和虚拟性影响了大学生的交往方式,由于自身的认识和社会经验的不足,大学生很容易沉浸到现代媒体所编织的杂乱的信息世界当中。现代媒体的价值能够实现信息传递的透明和快速,但是这也降低了虚假信息的生产和传递成本,当大学生无法辨识信息的真伪、无法正确判断这些媒体资源对于自身的影响时,他的价值观就会变得混乱,逐渐以虚拟来替代自己的现实世界。当现代媒体进一步拓展了大学生的认知渠道,它同时也给大学生的认知带来了迷惑性,现实世界中本就充满了无数的真与假,而现代媒体的自由性又无限的扩大了这种真与假,大学生对于繁多复杂的信息是好奇的,但这同时也是危险的。大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喜好来搜寻自己关注的讯息,长此以往,自己的认知就会形成隧道效应,只认可自己所认可的,但是这种认可是短视的、狭隘的,也是绝对个人主义的。大学生无法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无法真正辨析外在信息的,自己也容易被外在所影响。现代媒体扩大了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受教育方式,但是在简单的人机互动机制下的学习很难做到过程上的监督,所以以现代媒体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方式取代传统教学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做法是值得商榷的。在课堂集体学习的群体压力下、在老师的实时引导中,能够尽量的规避学生在学习中的开小差,这起码能确保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学生对于新媒体下的学习方式能够产生一定的学习好奇心和学习动力,但是学生对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关注可能放在媒体手段上,而并不是放在媒体手段下的教育内容上,当学生对于现代媒体教育手段的兴趣下降,他的学习效果也会同步降低。

现代媒体给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带来了挑战,主要体现在在当下总体的高校教育环境和思想政治教育条件下,很难彻底的有效的应用现代媒体技术,一是由于要实现完备的现代媒体机制需要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现代媒体下的教育成效却难以评估,这给高校的投入带来了一定的风险。二是现代媒体的发展理念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一些方法论上有一些冲突,高校很难把握好自由与引导的“度”,也就很难真正有效的落实新媒体的应用价值。高校在配置相关现代媒体手段和媒体资源的同时,应当配备专业的人才进行指导,但是高校教师一般都是兼任实践新媒体教学的任务,对于新媒体的功能实现和价值导向无法真正的做到全面的管控,这主要是因为高校教师毕竟不是专业的媒体从业人员,无法在技术层面做到媒体资源和媒体运用的监督和管理。

现代媒体手段不只挑战大学生的教育方式和发展方式,还挑战大学生原有的人生哲学和价值理念,在对媒体资源的获取中,很多信息都是与大学生所接受教育的理念、价值观是相悖的,当不同的观点、思想、价值观相碰撞时,大学生会感到疑惑,甚至产生怀疑。尤其大学生自控能力以及认识能力不足,容易将自己带入到享乐主义等消极的价值观当中。大学生是未来的国之栋梁,当他们沉迷于虚拟空间时,他的现实发展就会变得堕落,这也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现实世界的道德准则以及高校的课堂教育、课堂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成为大学生实现成长的硬性机制,但是当大学生进入到现代媒体体系下的虚拟世界时,他的道德判断和道德标准都会发生动摇,对于媒体信息的盲从说明了大学生并不具备完善的认知和道德观。

现代媒体手段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由于现代媒体强调的是自由、开放、互动,高校很难重新树立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性,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很多跟不上时代的潮流、适应不了现代媒体机制下的教育,这对于学生的管理和教育都产生了一些难度。在现代媒体下的舆论的掌控是困难的,大学生在新媒体下自由的发表观点、自由的互动交流,这体现了他们的权利,但同时也隐藏着被舆论操控的危险,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当重视对于大学生舆论的监管和引导,重视大学生思想交流和表达的有序。

三、提升现代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践价值

高校对于现代媒体手段在思想政治教育当中的应用,要重视对于现代媒体手段的“话语权”,充分掌握媒体内容生产和传播的主导权,要以主流的价值观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内涵去引领对于媒体资源的传播,并且建立完善的校内信息的监管机制,及时发现学生不良的舆论,同时也要不断完善校园文化建设,引导学生道德素养和知识素养的提升。高校应当积极利用现代媒体手段去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参与到高校建设当中,学生在学校事务的参与当中,能够锻炼自己的能力、提升自己的实践水平,不断的充实自己、完善自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接受现代媒体给大学教育和学生发展带来的转变,不断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革新化、时代化,引导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新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不断开拓新的实践手段,需要教育技术的革新,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學生产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才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中来。现代媒体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需要高校、教师、学生共同学习和提升自身的媒体素养,不断发挥现代媒体对于自身发展的功能与价值。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重视大学生在现代媒体下的心理和行为的动态,当学生接触到负面的媒体资源时,学校和老师应当开展积极的引导,避免学生产生心理问题。学生在现代媒体手段下所产生的种种行为问题,归根到底是学生的心理产生了问题。当他在现实中无法得到成长,就会选择逃避在虚拟空间中,而这时外界的媒体信息很容易会改变学生原有的价值观,高校在做好相关媒体资源在内容和传播渠道上的监控的同时,也要做好学生的心理善后工作。学生在成长中所产生的心理问题一直伴随着他,只不过新媒体手段成为了他心理问题爆发的突破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当引导学生在信息辨识水平的提高,引导他们主动抵制不良的外界讯息,但归根到底高校还是应当在学生的知识水平、道德水平的发展上做出适当的引导,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意识,让学生在自我道德标尺和自我认知标准下正确的面对外界媒体资源和信息。

高校应当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在现代媒体手段下的“软着地”,用现代媒体手段和方法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方法和思想内涵。高校需要运用现代媒体资源和手段去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内涵和实践目的,但同时要以现代媒体手段来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威严,让学生在良好的现代媒体下的参与氛围和互动氛围中获取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熏陶,从而以思想政治教育引导自身的发展。高校要积极组建现代媒体体系下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现代媒体应用技能,充分掌握学生的发展需求,从学生的参与和互动中开展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高校应当营造有序的校内网络环境,加强校内网络规范建设,加强校园局域网的科学化管理,使校园网络环境既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获取讯息的需要,又做好适当的监管和引导,根据学生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交流平台中作出的互动和反馈,高校要及时的做出引导。高校要运用网络技术,对学生获取的讯息进行一层过滤处理,及时关闭学生对于不良舆论、讯息的浏览和传播,引导学生健康的网络行为和讯息获取。高校要将校内现代媒体手段和媒体资源打上思想政治教育的烙印,将校内的新媒体建设同高校发展、学生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实现现代媒体的积极影响和作用。高校要将校内新媒体资源的内容丰富化、生活化,既要传播和宣传思想政治教育所倡导的价值观和思想内涵,也要宣传一些学生喜欢的文化产品,让学生在学习和欣赏中获取有益的文化精神熏陶。高校应当充分利用好现代媒体的手段和功能,实现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让学生在自由、宽松的校园管理模式下获得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孟发兵.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与挑战探析[J].求知导刊,2018(27):87-88.

[2]董进.浅析新媒体环境下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措施[J].学周刊,2018(29):5-6.

[3]张芸,左想.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路创新[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5):49-51.

[4]陈爽.自媒体对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6):109-110,125.

[5]賈铮.新媒体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路径探析[J].高教学刊,2017(07):172-173.

[6]邹洪杰.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的挑战——以隐性逃课现象为例[J].高教学刊,2016(22):121-122.

[7]张健楠.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析[J].高教学刊,2017(19):173-174+177.

猜你喜欢

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影响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媒体服务大局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之我见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美丽乡村建设中“三农”媒体的使命与担当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如何通过媒体提高英语听力水平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