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思政”格局下英语听力课程建设的探索

2019-09-10祝钰

速读·上旬 2019年12期
关键词:大思政英语听力课程思政

摘要:英语听力课程教学团队挖掘英语专业核心课程《英语听力》思政内涵,坚持“续论”的理论指导,全面贯彻“学伴用随”原则,牢固树立“以听促说,听后续说”等教学理念,围绕听力能力内涵要素开展教学,注重理解与产出的有机融合,并将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有机渗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英语听力;课程思政;以听促说

一、英语听力课程建设背景

“课程思政”这一概念是上海高校在2014年最先提出的。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2014年以来,英语听力课程教学团队大力进行课程改革。课程教学坚持“续论”的理论指导,全面贯彻“学伴用随”原则,牢固树立“以听促说,听后续说”等教学理念,围绕听力能力内涵要素开展教学,注重理解与产出的有机融合。根据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求,《英语听力》课旨在培养学生出色的英语听力理解能力和流利的英语口头表达与交际能力,并使学生达到如下课程学习目标:①能识词辩音和正确理解词语及句子的能力;②能听懂并获取所需正确的重要信息的能力;③学会对所听文本信息进行归纳、分析、推理和判断的能力;④具备模仿使用所听过的语言创造性地表达思想、真情实感的能力;⑤具有较强的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突出的跨文化口头交际能力。该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在训练基本语言听说技能的基础上,加深学生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以此发挥专业英语课程的潜在价值导向作用。《英语听力》课程存在内在的思想教育因素,在该课程教学中渗透德育目的具有很大的优势和可行性,可以作为思政教学改革专业课试点课程。

二、英语听力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英语听力》课教学坚持以二语习得研究的最新理论成果“续论”为指导,不断优化和创新听力课教学模式、方式、手段、内容等。通过近两年听力课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践的探索,听力教学已形成了如下特色与亮点:

1.“英语听力”课程教学内容更新。英语听力课程教材主要采用张民伦编著的《英語听力教程》(第三版)。课堂教学时长一共四个学期,每学期32学时。第一学期主要对简单语言信息做出判断和分析,包括数词、简单句、短对话的训练。教学活动组织以意义为驱动:围绕听力内容开展活动,如听前读图、听前讨论、仿说,会话表演。第二学期主要针对听懂简短对话、理解大意、抓住关键词和具体细节信息。教学方法听说法与交际法相融合:填空、判断、思维导图、角色扮演等多项活动交替使用。第三学期初步学习归纳大意、听对话、短文和讲座的大纲,推测文章中心思想、领会说话者态度。教学活动组织坚持以听促说,听后续说/写、视后续说泻。第四学期训练快速辨别长篇文章中的关键词、归纳大意,列提纲,概述文章和记录要点。教学活动组织继续坚持以听促说:听后续说泻、视后续说/写。

2.“英语听力”课程资源库建设。英语听力课程教师团队利用多媒体和现代网络进行教学,拓展“课程思政”教学资源,丰富“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实验室资源库配备丰富的扩充性听力资源:影视节目、新闻报道、Ted演讲及试题库等。作为听力课堂的延伸与拓展,学校英语调频台在不同时段播出各类英语节目及听力训练项目,有助于学生强化语言技能,扩充知识,提升语言交际能力和应用能力。

3."英语听力”一流课程建设。围绕“金课”“两性一度”的金课建设要求,英语听力课程教师团队积极申报各级一流课程建设项目,已获批市级重点项目“‘以听促说理念在专业核心技能课《英语口语》课程建设中的应用与研究”、校级教改重点项目“英语专业(幼教方向)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索—以《英语听力》为例”,已申报校级一流课程“英语听力”

4.“英语听力”课程师资队伍建设。英语专业教师虽然不是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亦应肩负“传道”之责,以立德树人为己任。英语专业教师要有“课程思政”自觉、文化传播自觉,不断深化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改革,提升“课程思政”意识、“课程思政”能力,探索出一条符合本校校情的基于“课程思政”的英语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模式,使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协同效应,实现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推动课程教学改革,全面提高英语专业课程教学质量。

三、“英语听力”课程建设规划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着力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师资队伍建设的具体举措为:①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改善师资队伍结构;②引培结合,鼓励在岗定向自修提高为主;③定期安排教师去企业、学校挂职锻炼,以提升教师的专业职业素养泊选派骨干教师外出听课进修或参加学术研讨会,以扩大教师的学术视野;⑤推选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大赛,以提高教师的业务教学水平。

2.强化“思政+”概念,大胆创新教学模式。听力课程的教学空间和时间应从传统的课堂扩展到课前和课后,形成一个完整的环环相扣的教学模式,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大力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使“思政+”的教学内容的呈现更具直观性和生动性。

3.加大资源科建设,充分利用移动电子档案资源。实现移动设备在互联网环境下通过操作网络平台工具激活课堂,拓展教学空间,跨越时间教与学,形成教学全过程的电子档案。为学习者和学习资源的交互提供充分的技术环境,不间断地保存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创造学习资源的存储和转换空间。

参考文献

[1]常俊跃.对《国标》框架下外语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考[J].外语教学,2018,39(01):60-64.

[2]胡文仲.对于我国英语专业教学改革的回顾和再思考[J].外语界,2008(5):18-23.

[3]孙有中,金利民.英语专业的专业知识课程设置改革初探[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42(04):303-305.

[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78.

[5]钟美荪,金利民.英语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J].外语界,2017(02):61-66.

作者简介

祝钰(1982.08-),汉族,湖北黄冈人,硕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外语教学、跨文化交际。

本文为武汉市属高校教学研究重点项目“‘以听促说理念在专业核心技能课《英语口语》课程建设中的应用与研究”(项目编号20180529)和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校级教学研究重点项目“英语专业(幼教方向)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索——以《英语听力》为例”(项目编号2019KCSZ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大思政英语听力课程思政
趣味英语听力:How to Live a Greener Life
趣味英语听力Smart Home Devices◎
趣味英语听力:Top 7 Most Common Types of Bread
图式理论视角下的初中英语听力教学初探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辅联动”育人机制探赜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大思政”式探索
“大思政”背景下高职院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创新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