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动画学派定格动画创作的民族审美探源

2019-09-10林洁

美与时代·上 2019年12期
关键词:定格动画

摘  要:在中国动画学派的四大动画片种中有三种都属于定格动画,如木偶动画、剪纸动画、折纸动画。定格动画以其实拍特征,与民族手工艺术中多种艺术形式的材料、制作紧密联系起来。由此,动画的创作与民族审美、民族工艺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以此为切入点,分析三种动画形式的民族艺术渊源,将民族精神的传承、民族审美的体现带入当代中国动画创作的深思中。

关键词:中国动画学派;定格动画;民族审美

中国动画学派辉煌于20世纪美术片创作“走民族化之路”的探索时期。1955年12月,时任电影局局长的陈荒煤到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视察时提出:美术片要在民族文化中汲取养料,要从民间故事、童话、神话、寓言中挖掘源泉。此后,不少美术片开始借鉴民间传统绘画、工艺等艺术形式,从中寻找表现方法。自此,中国动画学派以其蓬勃的创造力和民族文化的滋养,迎来了第一次繁荣期。“文革”沉寂之后,又再次创造繁荣。在此期间,定格动画这一形式,一直处于较为重要的位置,不但在上海美影厂的中国动画学派动画作品中占有较大的创作比重,其成果也一直走在世界前列,从1956年到2000年,中国动画有45部获得了各种国际奖项,其中有20部是定格动画。因此,对中国定格动画民族语言的探讨,也是对整个中国动画学派各种类型动画创作的民族化语言的探讨。

定格动画是一种古老的动画创作形式,早期的电影特技便是以这种方式完成的。作为动画,和大多数通过绘制或者计算机生成运动影像不同的是,它的连续画面运动来自于静止的摄像机的连续拍摄。因此,需要有真实的场景用于拍摄,以制造虚拟的、假象的运动,这一真实的场景便涉及到实景的搭建、角色的制作。材料、手工、表演,便成为定格动画不同于其它动画的独特之处。我国活跃于各民族的多种艺术形式,诸如剪纸、皮影、编织、泥塑、刺绣、竹编、纸扎、木雕、木偶、年画,手工和材料都是其艺术表达的重点。定格动画这一实体的存在方式,使它与民族艺术中这一材料和制作本体紧密联系起来,导致在创作定格动画作品时,借助于材料、表演和手工制作体现民族审美倾向这一“民族性”追求,总在有意与无意中呈现。

从历史沿革来看,中国动画学派定格动画大量采用中国民间艺术创作语言,如剪纸、皮影、木偶等,其制作、造型、视听风格与中国民间艺术极其接近。本文通过木偶动画、剪纸动画、折纸动画来探讨这些与民族艺术具有千丝万缕联系的动画形式的缘起。

一、木偶动画

多处考古发现,木偶艺术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国古老的丧葬文化中常常出现各种“偶”“俑”。自汉代,发展出木偶戏,由艺人操作木偶表演,演绎故事,走向了动态呈现;到了唐代,木偶表演有了更进一步发展,开始出现了木偶歌舞;到了宋、明,木偶的制作工艺更为复杂,演出方式也更具专业性,各地民間纷纷出现木偶表演;至清代,木偶戏进入全盛时期。木偶戏在民间的长久发展中,融入了地方特色、地方文化、民间故事等,从而产生了诸如辽西木偶戏、漳州布袋木偶戏、泉州提线木偶戏、潮州铁枝木偶戏等有名的木偶表演种类。木偶戏这一民间艺术形式的声音和影像,深深隐藏在我国早期动画人的童年生活中。

我国最早的30秒木偶动画拍摄,是持永只仁这位长期在中国工作的日本人的作品,也就是在这30秒的片子里,持永只仁完成了将木偶从提线木偶表演到定格动画拍摄的质的变化。从“提线”表演制造运动到埋入保险丝逐格拍摄,最终将一张马歇尔的照片和蒋介石的漫画变成了一个30分钟的动画,插入了《翻身年》这一纪录片中,全新的木偶动画形式带来的新异感得到了观众的极大认可,“每到这个动画场面就会引起掌声和喝彩声,我们获得了巨大的成功”[1]144。这是一次木偶艺术表现形式的飞跃,因此在时任东北电影制品厂党委书记邓波尔的带领下,由持永只仁担任动画设计,诞生了我国第一部木偶美术片《皇帝梦》。邓波尔让持永只仁研究木偶动画时说道:“中国以前就有各种木偶剧,各地形式不同,但都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和内容。我们东北以前也有很多来自福建省的皮影戏江湖艺人……群众中有很多人很喜欢这样的传统艺术形式。”[1]144由此可知,扎根于民间的传统审美催生了我国木偶动画的产生。

1948年,虞哲光的“新型木偶戏”《长恨歌》将木偶戏电影化,这种形式介于民间木偶戏与木偶美术片中间。1950年,上海美术影制片厂美术组成立后,一些上海的木偶艺术家和民间艺人也加入进来,主持木偶剧社团的虞哲光成为了木偶片技师和导演,其弟子也担任动作设计。由此可见,我国木偶动画所取得的成绩,不但得益于动画人开疆拓土的实验精神,也来自于传统木偶艺术家和传统艺术的审美根基。

二、剪纸动画

2006年5月20日,剪纸艺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 进入非遗的剪纸包括蔚县剪纸、丰宁满族剪纸、中阳剪纸、医巫闾山满族剪纸、扬州剪纸、乐清细纹刻纸、广东剪纸、傣族剪纸、安塞剪纸。它们分别来自我国河北、山西、辽宁、江苏、浙江、广东、云南、陕西。从北到南、从东到西,几乎覆盖全中国,可见剪纸艺术在我国民族艺术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09年,中国剪纸项目还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3]。

现在剪纸常用的技艺,早在还没有出现“纸”时就出现了,一般在薄片材料如金箔、皮革、绢帛、树叶上使用镂空技法镂花。唐宋时期发展迅速,宋代甚至有以剪纸为职业的艺人,明清时期技艺更为成熟,成为全民性的艺术。“剪纸艺术自诞生以来,在中国历史上就没有中断过。它充实于各种民俗活动中,是中国民间历史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艺术形态之一。”[4]“剪纸”艺术,也是一种深埋于中华民族生活甚至血脉之中的艺术形式。

1958年,剪纸动画诞生,开山鼻祖万古蟾拍摄了第一部剪纸动画片《猪八戒吃西瓜》,贴在窗户上、门楣间的剪纸被赋予了新的生命——运动。尽管这一动画形式并非我国首创,早在20年代,便有德国的剪纸动画《阿基米德王子历险记》,也有日本的《马具田城的盗贼》等剪纸片,但中国的剪纸从一诞生便有强烈的自身民族特色。万古蟾说:“我们在试制(剪纸片)样片时,在艺术和技术方面,摄制了不少新式样,像陕西和湖南的皮影样式样,有的像民间窗花和北方流行的剪纸式样,也有的像国外的剪影片式样。我们总觉得国外剪影片的式样是,人物各部位漆黑一团,轮廓不分明,过于简单化,倒不如我国的民间窗花剪纸多彩多姿,鲜艳可爱。我们采用了彩色剪纸式样,作为摄制剪纸影片的借鉴,也与国外的剪纸片有所区别,并想通过这一式样,为百花齐放,发扬传统艺术做一些尝试。”[5]由此可见,我国的剪纸动画从诞生之初便与传统审美和传统艺术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三、折纸动画

折纸动画是这一时期最为独特的一种动画形式。从角色造型看,似乎与民族艺术的直接关联度不如木偶和剪纸动画高,似乎还和由包豪斯学院传入的立体构成有亲近之处。然而究其创作历程,可知这一动画形式的产生,仍然是我国民族艺术的催生。

被称为“实现中国美术电影史上第七次质的飞跃”[6]的折纸动画只诞生了两位大师名匠——虞哲光和李荣中。

由于纸在中国诞生年代较早,西汉时期就出现了以大麻和少量苎麻纤维制造的纸张,因此,较为主流的观点是,折纸起源于中国,也有说法认为折纸起源于日本和西班牙。无论起源哪个国家,折纸这一艺术和游戏形式在我国由来已久。虞哲光是折纸片的开山鼻祖,他借用这一技艺,赋予角色生命,独创这一定格动画语言。他曾编写了很多幼教的手工折纸书,他的“折纸动画”便来源于此。由于注重“折”,因此其造型显得轻巧、灵活、稚气。

李荣中是一位全面的美术片创作者,从60年代开始,他参与制作过多部剪纸动画,熟知“纸”这一材质的基本属性,精通纸的各种造型。他的纸偶造型从我国传统的折纸、纸艺、纸雕、纸扎偶人等民间艺术中吸取养分,彻底打破了剪纸的二维属性,将虞哲光的“折”与木偶的“偶”结合,使他的纸偶片更为立体,更加富有表现力。在中国动畫学派“走民族化之路”时期,增添一笔瑰丽的色彩。

四、结语

随着上海美影厂的没落,老一辈定格动画艺术家的创作理念和技艺没有被传承,中国定格动画脉络被截断,加之CG动画的发展,中国定格动画创作无论从题材还是技法角度,都出现了断层。近几年我国的定格动画创作又迈入了复苏期,但是仍然小众,在创作方法技巧上几乎重归于零,创作者开始进入了再一次的艰难摸索期。他们艰难地学习国外的经验,从美国、英国、捷克等国的创作中学习技法,模拟造型语言,而我国宝贵的创作经验却沉寂无声,没有被挖掘出来用于当代定格动画的创作指导。当我们回望老一辈人的创作思想,美学追求,梳理创作过程,寻求制作技法、历史依托和启迪时,也将当今动画创作中民族精神的传承、民族审美的体现这一话题带入当代中国动画创作的深思中。

参考文献:

[1]持永只仁.持永只仁先生传记[M].陈祖蓓,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7:144.

[2]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EB/OL].[2006-06-02].http://www.gov.cn/zwgk/2006-06/02/content_297946.htm

[3]张芬娟.“非遗保护”在中国[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10-20.

[4]潘鲁生,苗红磊.剪刀纸[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27.

[5]万古蟾.谈剪纸影片[J].上影画报,1958(11):15.

[6]鲍济贵.中国动画电影通史[M].北京:连环画出版社,2010:94.

作者简介:林洁,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定格动画
定格动画在广告片领域中的技术应用研究
跨界与融合
高校定格动画制作与文化传承研究
皮影定格动画研究与实践
定格动画在湖南的传承及发展对策研究
当代定格动画的技术革新和真实性研究
定格动画艺术语言研究
浅析综艺节目《我们相爱吧》
定格效果在三维动画平台中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