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念统整 文化一体

2019-09-10陈炳炎

安徽教育科研 2019年12期
关键词:实践与探索校园文化建设

陈炳炎

摘要: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校园文化建设,从某种程度来说,关系着学生培养的大局。本文重点介绍和美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 和美文化 实践与探索

在新课程标准实施的背景下,在学校特色创优活动的驱动下,学校文化育人备受青睐与关注,并成为学校管理中值得探索的课题,成为学校发展中的品牌战略和教育创举。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积极探索并调动现有资源开展自下而上的调研活动,通过科学的学校文化挖掘、提炼技术,构建了富有特色的学校文化体系;并通过理念文化向育人目标的转换,采用文化育人、全课程育人的方式,构筑了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

一、建设基本思路

立足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的办学历史,充分吸取其优秀文化元素,结合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区域战略发展要求及社会发展规划,根据学校文化设计的基本原则,首先重构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精神文化系统,然后以此贯穿学校文化建设的诸方面,体现“理念统整、文化一体”的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文化发展脉络与特色。

二、建设主要依据

(一)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的文化传统。

在继承和发扬合肥一六八教育集团的文化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几年的文化探索与实践初步形成了学校的文化系统,这构成了本次学校文化优化建设的坚实基础。

学校秉承“着眼于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基”的先进办学理念,坚持“德智同长、身心齐臻、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积极践行“严、实、精、细”的工作原则及“在成就学生中成就自我、在成就学校中成就自我”的价值追求,努力为童年时期的孩子打造童话般的校园生活。

(二)国家、地方政策依据。

根据《中国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0)和《合肥市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4-2020)》的精神,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思想,体现教育均衡、教育公平,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培养具有个性特征、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时代新人。

三、建设目标

在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的全员参与下、在学校文化建设专家的引领下、在合肥经开区管委会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文化建设将形成基于传统文化超拔与时代主旋律共鸣的思路清晰、理念先进、特色明显的城市精品学校典范。

四、建设主要内容

(一)学校总体文化建设:实施“三大建设”,打造“和美学校”品牌

1. “和美学校文化”建设

2. “和润课程”建设

如果说课程是学校的关键,那么课程文化则是学校文化的中心。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以“和美”为学校文化的主线,以“和润”课程文化为学校文化的内核,将学校开设的各类课程统整为显性和隐性两大类。其中,显性课程包括润智、润情、润行三大类,既囊括了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也包含了为实现学校育人目标而开设的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

3.“学本课堂”建设

课程只有通过课堂实施才能发挥育人的功能。“和润课程”进入课堂,植入与激活和美教育元素,具体生成生命课堂、学本课堂。

(二)合肥一六八玫瑰園学校精神文化

1. 办学基本理念

第一,母体的传统精神积淀。

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文化建设离不开母体精神的传承与发扬,所以学校紧紧依托母体合肥一六八中学“立足于升学预备教育,着眼于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基”的先进办学理念,以及“德智同长、身心齐臻、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在成就学生中成就自我、在成就学校中成就自我”的价值追求,逐步演化出“静气、正气、大气、底气、灵气”。教师用“一等的师德、一等的能力”努力培养爱生活、能自治、懂合作、会学习、善思辨、求真理,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时代英才。在母体精神的滋养下,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的文化内涵进一步得以丰富。

第二,现在学校的基本教育主张。

学校正以饱满的激情推进学校事业的快速优质发展,坚持人文引领、开放办学、全面发展的特色发展战略,不断丰富和优化学校文化,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倡导以“和美”为主题的学校文化,力争通过几年的倾力打造,把学校办成合肥市的特色窗口示范学校。

第三,重构课程新理念:和润(和风细雨 润物无声)。

“和润”,即“和风细雨,润物无声”的简称。

和:和谐,协调。“和,相应也。”(《说文》)“和,谐也。”(《广雅》)又为“和睦,融洽。”“颜色愈和。”(《史记·魏公子列传》)“言和而色夷。”(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润:本义为雨水下流,滋润万物。音“闰”。泽也,滋也,益也。《易·说卦》:雨以润之。

“和风细雨”,花开无声。其是指学校倡导以一种和睦、融洽的方式进行教育教学,达到“花开无声”的目的。“花”是指学校的文化象征“玫瑰花”,隐喻为教育对象——学生。

“润物无声”,生命充盈。其含义为通过对“物”——教育对象的细致教诲,达到学生生命提升与丰富的目的,使学生获得成长。

“和风细雨,润物无声”是从方法的角度提炼学校文化特色,即倡导“和美文化”。同时,“和风细雨”强调教育教学过程的态度和精细,“润物无声”主要强调教育教学的结果。二者贯穿“和”的价值取向和“润”的价值结果,统一为一种追求平等、和谐师生的关系,细致、精细的过程和踏实进取、不浮躁喧哗的目标取向。

2. 学校文化诉求:遵道创生 和美成长

遵道,即遵守教育教学之规律,按规律行事;创生,即创造生长,指师生和学校都要充分发挥个体能动性,推陈出新,适应新形势和发展要求,获得持续生长的力量;和美成长,即在个性追求与共性要求中获得最佳的发展状态。

(三)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治理文化

学校治理文化是为了促进师生发展,通过全员平等参与、依法民主管理等手段,达成和谐有序的一种文化形态。这种文化形态主要包括学校治理主体、理念、价值和目标等。构建学校治理文化的新常态就是顺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处理好学校、政府、社会的关系,优化学校内部治理结构,从“管理”的自上而下的单向度压制型文化转向目标取向的多元主体平等参与的互动与协同的服务型“治理”文化。

构建学校治理文化的新常态具有五大基本属性:其一,专业性,体现为学校作为专业文化机构的专业发展;其二,主体性,体现为学校治理的主体群及功能发挥;其三,参与性,体现为学校治理主体民主参与的路径与程度;其四,约束性,体现为对参与学校治理主体的权利风险规避的制度或办法;其五,发展性,体现为学校治理需要与时俱进,不断优化新常态。

构建现代学校治理文化新常态的基本思路是厘定“三方”:一是目标定位,即确立学校治理文化的方向;二是制度设计,即拟定学校治理的基本方案,如办学章程、学校管理制度等;三是选择措施,即遴选学校治理的切实方法。

构建现代学校治理文化新常态的主要措施:第一,依法治校,权力让位,实现自主共治;第二,搭建课程平台,扩大教育选择权,充分发挥课程治理为学校发展主动力的作用;第三,多渠道促进教师专业化,推进学校治理文化的核心竞争力;第四,与时俱进,把握新机遇、迎接新挑战,推进现代学校治理文化的不断丰盈与日臻成熟。

1.制定《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章程》。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学校实际,拟定学校章程,使学校工作有序开展。

2.建立合肥一六八玫瑰园治理体制。实施扁平化管理,体现人事相宜、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原则。根据学校教学工作、德育工作、科研工作、后勤工作、对外宣传与交流工作等,设立主管领导。在主管下根据岗位任务搭配相应人员,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3. 根据学校章程及各主管部门实际情况,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如《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奖励与绩效制度》《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经费管理制度》《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党建工作制度》等。

(四)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课程文化——“三类课程”

1. 育人总目标:身心齐臻、德智同长、全面发展。

2. 三类课程:结合“和美”学校文化,从三个方面重构课程体系,即思维与知能角度——构建润智课程;道德与情感角度——构建润情课程;行为与习惯角度——构建润行课程。每类课程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国家和地方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二是学校特色校本课程。具体见下表:

说明: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特色课程——《“三维一体”德育课程》简介

《“三维一体”德育课程》是特色校本课程,属于选修课程。

“三维”是指育人目标中的国际理解、传统文化和现代公民;“一体”,即时代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维一体”德育课程》,指围绕国际理解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和现代公民教育,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一年级到九年级九年一贯的阶梯课程。

《“三維一体”德育课程》,是“和润”特色课程,包括润智、润情和润行三大模块。

(五)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课堂文化

在“和美”教学过程中融入学本元素,在运用学本教学方式的实践过程中呈现具体的文化样式。

1. 课程实施的基本理念:以学为本

“以学为本”不是简单的以“学习”为中心,也不是简单的以“学习者”为中心,而是从四个不同的角度,来分析“学”所处的位置。

(1)对“教师”和“学生”关系而言:以学生为中心。

(2)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关系而言:以学生的“学”为中心。

(3)对“知识”和“能力”关系而言:以能力为中心。

(4)对“教法”和“学法”关系而言:以学法为中心。

2.课程实施的抓手:打造生长课堂,强化学生活动

(1)课堂教学目标:构建学本课堂。

关于课堂,我们主要解决以下四个问题:谁学?学生。为谁教?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是“为”学服务的。有何为?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只为了获取知识。怎样学?重点不是研究怎样“教”,而是研究怎样“学”,在“学会”的同时要“会学”。总之,“学为中心”的观念,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强调学生是“主体”,强调学习是“主业”,强调学力是“主轴”,强调学法是“主因”。

(2)打造生长课堂。

学本课堂是生命的课堂,是生成的课堂,也是生长的课堂,更是幸福而又温暖的课堂!课堂中不仅有学生知识的生长、智慧的生长,更有情感的生长,也让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情感沟通交流得到融汇和升华!

生长课堂不是一种课堂教学模式,而是德、智、体、美、劳交融在一起而构建的以润智、润情和润行为主线的课堂形态。总之,生长课堂是开放的,是扎实的,更是温暖而幸福的。

(3)强化学生活动。

学校开设大大小小各类社团40余个,开展了体育节、文化艺术节、科技节、淘宝节、读书节、游戏节等丰富多彩的德育主题节活动。同时,把课堂搬到了室外,开展“研学旅行”活动,打造“行走的课堂”。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为学生搭建更多成长的平台,拓展了学生视野,促进了学生思维发展,使其幸福成长。

猜你喜欢

实践与探索校园文化建设
新课标下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探索与实践
改进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略谈小学语文朗读训练
企业“三议一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法的实践与探索
浅谈当代网络时代的校园文化建设
论高职院校档案与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探析
弘扬雷锋精神与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
校园文化建设在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