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言优美 议论生辉

2019-09-10

作文周刊·高二读写版 2019年15期
关键词:顶针佛系热词

【编者按】

语言非常神奇,它能让每一个走进它的人插上奇妙的双翼,在这个多彩的世界中自由飞翔。纵观古今,人类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多少驾驭语言的能人高手!他们那些严谨的论著和雄辩的演说,或鞭辟入里,扣人心弦,或机智幽默,令人捧腹,似一串串晶莹的珍珠撒落世人心田,给人以智慧的启迪和美的享受。语言的精当优美不只是文艺作品的特权,也是议论文应当追求的品格。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临近“五四青年节”,学校要组织一次以“感知时代律动,做新时代的青年”为主题的演讲活动,请从下列热词中任选两三个词语,写一篇演讲稿。

热词:中国梦、普通人、幸福、奋斗、道德模范、雷锋精神、工匠精神、实干、创新、享受、佛系青年、网红。

要求:选好热词,使之形成有机关联,选好角度,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妙文品评】

“佛系青年”,请归凡尘

【“凡尘”本为宗教或迷信的说法,指人世间,此处活用,借指投身火热的现实生活,用词精妙。】

◎张 可

同学们:

大家好!不知忙于学习的你们有没有关注这样一种现象:近来互联网上佛风劲吹,佛系青年、佛系追星、佛系乘客、佛系學生、佛系购物、佛系恋爱……一大拨佛系家族的新生儿呱呱坠地,粉墨登场,不亦乐乎。在今天的演讲里,我无暇顾及佛系众生,只带领大家专程拜访“佛系青年”。【描绘“佛系”,突出“佛系青年”,热词一。“呱呱坠地”“粉墨登场”等词语将“佛系”概念拟人化,生动形象;而“无暇顾及佛系众生”“专程拜访佛系青年”等语化虚为实,妙趣横生。】

何为“佛系青年”?【段首设问,有承上启下之妙。】其实“佛系青年”跟宗教没有任何关系,就是借这一词语讲一种活法。比如,约车,司机到门口也行,自己走两步也行;“双十一”,抢到也行,抢不到也行;干活,说我好也行,说我不好也行……【用描述性语言举例,具体形象。】一言以蔽之,凡事不大走心,看淡一切,怎么都行。【再揭示实质,要言不烦,一针见血。】对崇尚这种活法的所谓“佛系青年”,我要大喝一声:“佛系青年”是自我放弃的青春悲剧。【最后表明态度,亮出中心论点,“大喝一声”表明立场之严正。】

首先,“佛系青年”缺少年轻人应有的奋斗精神。【分论点一,突出“奋斗”,热词二。“首先”与下一段的“其次”相照应,次序井然,行文脉络分明。】青春是美丽的,美丽的青春只属于力争上游的人。青春在奋斗中展现美丽,美丽的青春永远展现在奋斗者的拼搏之中。【上句以“美丽”结,下句以“美丽”始,巧用顶针。】王尔德说:“你拥有青春的时候,就要感受它。不要虚掷你的黄金时代,不要去倾听枯燥乏味的东西,不要设法挽留无望的失败,不要把你的生命献给无知、平庸和低俗。这些都是我们时代病态的目标,虚假的理想。活着!把你宝贵的内在生命活出来。什么都别错过。”青春不只是一种年龄的体表特征,更是一种精神状态。【一个“不”字用得好,如果将“不只是”变成“只是”,表意就大不同了。】小小年纪,美好的人生刚开始,对现实便采取一种逃避的态度,懒得思考,懒得努力,懒得改变,这哪里还有什么青春可言?【整体上是散句,内有三个“懒得”的排比句,散句里有整句,整散结合。】

其次,“佛系青年”与共筑中国梦的时代要求背道而驰。【分论点二,突出“中国梦”,热词三。】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是当今中国最鲜明的时代主题。中国梦是包括青年在内的一群人的梦想。时代需要青年,青年也需要时代【顶针】,不朽的青春应当是时代大潮中的一朵浪花,【比喻。】和时代共鸣,与潮流并进。【对偶。】“手把红旗旗不湿”,【引用。】弄潮儿在时代大潮中大显身手,而自己仅仅是一个观潮者;【比喻、对比。】工地上热火朝天,人们纷纷为在建的大厦添砖加瓦,而自己躲在一旁,自顾逍遥:【比喻、对比。】这样的青春在子孙后代面前有何骄傲可言?【反问。】

鲁迅说过,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一心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者流”二字典雅庄重。】人生可以不急不缓,但生命则容不得随意辜负。我们允许有偶尔的小确丧,但是偶尔、暂时的低迷后,我们需要重新整装,趁阳光正好,微风不燥,好好读书,好好工作,好好生活。【两个转折复句兼顾两方面情况,客观全面,突出重点。】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即便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这才是火红的青春,这才是火红的生命。【句式灵活,不拘一格。】

做人要勇于做时代的弄潮儿,让我们告别“佛系青年”!【号召作结,照应中心论点。】

谢谢大家!

学生点评

点评一:

这篇演讲稿聚焦现实,以小见大,很有现实针对性。当代青年有一部分人缺少奋发有为的精神,视自我懈怠为成熟,演讲稿针对这部分青年的精神状态,以评析“佛系青年”为主旨,巧妙地回答当代青年如何投身时代大潮的话题。关注现实,化大为小,文章内容具体充实,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点评二:

这篇演讲稿中心突出,布局合理。先从“佛系”写起,引出“佛系青年”的话题;然后在揭示“佛系青年”精神状态的基础上提出中心论点“‘佛系青年’是自我放弃的青春悲剧”;接着设置两个分论点,从为什么的角度对中心论点进行论证,并引鲁迅的话从正面阐述青春应有的姿态;最后号召作结。

点评三:

这篇演讲稿语言灵动,感情充沛。如题目“佛系青年,请归凡尘”,借用佛教用语,“‘佛系’家族的新生儿呱呱坠地,粉墨登场”“无暇顾及佛系众生,只带领大家专程拜访‘佛系青年’”等,用语活泼,幽默风趣;“工地上热火朝天,人们纷纷为在建的大厦添砖加瓦,而自己躲在一旁,自顾逍遥”,议论中有形象描绘,生动形象。

点评四:

这篇演讲稿词语丰富,语言精当。如“佛风劲吹”“呱呱坠地”“粉墨登场”“不亦乐乎”“一言以蔽之”“自顾逍遥”等词语,信手拈来,恰到好处。再如“人生可以不急不缓,但生命则容不得随意辜负”“我们允许有偶尔的小确丧,但是偶尔、暂时的低迷后,我们需要重新整装”,运用转折复句,表意全面,客观辩证。

点评五:

这篇演讲稿多用排比、拟人、顶针、对偶、反问等修辞手法,句式灵活多变,语言极有气势,颇有感染力。

教师点评

本次作文为任务驱动型作文,要求写成演讲稿,用到所提供的三个热词。文章以“佛系青年”作为评论对象,并以此组成中心论点,统领全文,以“奋斗”和“中国梦”组成两个分论点,对中心论点展开具体的阐述,使“佛系青年”与“奋斗”“中国梦”三个热词形成有机关联,较好地完成了指令的写作任务。全文中心明确,论述集中,层次分明,层层深入。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文章语言精当优美,增强了说服力和感染力。

教师提纯

这是一篇成功的议论文,在语言运用上有许多值得借鉴之处:

一、巧用修辞,增强语言的情趣美

修辞用得好,特别是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运用得好,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动,化腐朽为神奇,增强语言的表现性、形象性和情趣美。如“一大拨佛系家族的新生儿呱呱坠地,粉墨登场,不亦乐乎”,如果不用比喻兼拟人的修辞手法,直接说成“一大批佛系新词纷纷出现”,效果显然大不一样。再如顶针,“青春是美丽的,美丽的青春只属于力争上游的人”“时代需要青年,青年也需要時代”,首尾相继,珠联璧合。

二、句式变换,增强语言的节奏美

恰当地使用整句、散句,长句、短句,单句、复句,不仅可以完整地表达思想,更可以增加语言的形式美。如“小小年纪,美好的人生刚开始,对现实便采取一种逃避的态度,懒得思考,懒得努力,懒得改变,这哪里还有什么青春可言”一句,整体上看是一个以反问句形式出现的长单句,其实又由好几个短句构成,特别还有一组三个“懒得”的排比句,整散结合,长短结合,参差变化,颇有节奏之美。

三、穿插描写,增加语言的形象美

议论文固然应以议论为主,但适当地穿插一些描写,能增强说理的形象性,使论述的道理易于为读者所接受。如说明什么是“佛系青年”时就先对这些青年的心理进行描写:“比如,约车,司机到门口也行,自己走两步也行;‘双十一’,抢到也行,抢不到也行;干活,说我好也行,说我不好也行……”然后再揭示其实质:“一言以蔽之,凡事不大走心,看淡一切,怎么都行。”这样的描写将“佛系青年”的心理形象地展示出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猜你喜欢

顶针佛系热词
热词
百度APP×呷哺呷哺:热词和火锅很般配
法系妈&佛系爸
从“乌镇热词”看改变
【第九十七辑】97热词是由北京话衍化的
汽车零件顶针(印)痕优化
“佛系”掩盖了什么?
佛系
佛系青年(双语加油站)
趣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