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ARB及ACEI类降压药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研究

2019-09-10张毅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9年16期
关键词:血压水平原发性高血压不良反应

张毅

[摘要]目的:探究ARB及ACEI类降压药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以2019年1月-10月期間收治的5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主体,采用随机抽签法,在患者自愿的前提下,将其平分为观察组(n=25)与对照组(n=25),其中单纯采用CCB类降压药治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采用ARB+ACEI类降压药治疗的患者纳入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血压水平测量结果、炎性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压水平下降幅度明显更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下降幅度明显更大(P<0.05)。结论:针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ARB及ACEI类降压药效果显著,患者的血压水平得以良好控制,炎性因子水平明显降低,且不良反应未见增长,其有效性及安全性均得到保证,可推广。

[关键词]ARB,ACEI,原发性高血压,血压水平,炎性因子水平,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22-0093-02

在生活条件及物质条件不断提升的今天,高血压患者普遍增多,逐年递增,成为社会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该种疾病不仅可作为独立疾病,也是心脑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如临床常见的脑出血、脑梗及心梗等危重疾病,大部分与高血压有着直接关联,可见疾病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究其原因,主要与患者炎性因子水平过高有关,如肿瘤坏死因子-α及C-反应蛋白,使得患者血管内皮损伤,动脉粥样硬化,从而引发严重的心血管事件。因此,除控制血压外,降低炎性因子水平也是疾病治疗的关键。下面将5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平分为两组,分别采用CCB类降压药治疗及ARB+ACEI类降压药治疗的方式,对比取得的成效,具体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研究时间自2019年1月持续到10月,共选取50例,收缩压在140-170mmHg,舒张压在90~99mmHg,纳入的患者研究前1个月非服用研究使用的降压药,对本研究药物无禁忌证,排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心脑血管疾病、正在服用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产生影响的药物。采用随机抽签法,在患者自愿的前提下,将其平分为观察组(n=25)与对照组(n=25)。对照组资料为:男女分别为15例及10例,年龄35~81(58.54±3.12)岁;观察组资料为:男女分别为17例及8例,年龄37~80(57.78±3.15)岁。为保证研究结果的公平性,除治疗方式有差异外,临床资料的选取需保持一致,经过统计学分析均衡性良好P>0.05。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CCB类降压药物,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上海现代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079,规格30mR),每日1次,每次30mg,血压控制不佳的患者适当增加剂量至60mg/日。观察组采用ARB+ACEI类降压药物,口服缬沙坦(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0217,规格80mg),每日1次,每次80mg,血压控制不佳的患者适当增加剂量至160mg/日。贝那普利(海门慧聚药业有限公司,药准字H20046355,规格10mg)首服剂量为每次10mg,每日1次,维持剂量为每日20~40mg。两组患者连续治疗3个疗程,1个月为一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①血压水平:分别在治疗前后,对患者的血压(舒张压、收缩压)进行检测,对比治疗前后的血压值,②血清炎性因子:晨起取患者5mL静脉血,进行离心处理后,放置-80℃冰箱内,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Pa),试剂盒由上海酶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③不良反应率,包括:便秘、头晕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o软件系统,进行对比和检验值计算,血压水平及血清炎性因子行t检验,不良反应率行x检验,当P<0.05表示差异存在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血压水平结果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压水平下降幅度明显更大(P<0.05),详见表1。

2.2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下降幅度明显更大(P<0.05),详见表2。

2.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率12.00%(便秘1例、头晕1例及恶心呕吐1例),与对照组8.00%(便秘0例、头晕1例及恶心呕吐1例)不良反应率基本接近,无统计学差异(P>0.05)。

4讨论

高血压近年来在临床极为常见,成为当今危害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积极对患者进行降压处理,将其血压控制在安全范围内,是目前主流的治疗方式,能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抑制疾病向不良方向发展。血压的持续升高对患者血管内皮造成的损伤大,使得动脉粥样硬化,使得患者即使在血压正常情况下,也会发生心血管事件,是因为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病理学基础,因此,除控制血压外,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对于疾病的控制意义重大。甚至还累及心、脑及肾等重要器官组织,加重高血压病理损害。两种药物联合使用能发挥最大功效,不仅能降低血压,还能降低炎性因子。如同本次研究结果所示,观察组血压水平得以良好控制,炎性因子水平明显降低,且不良反应未见增长,治疗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针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ARB及ACEI类降压药效果显著,患者的血压水平得以良好控制,炎性因子水平明显降低,且不良反应未见增长,其有效性及安全性均得到保证,可推广。

猜你喜欢

血压水平原发性高血压不良反应
硝苯地平缓释片对高血压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与脑血管并发症发生率的关系研究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
依托团队服务的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家庭血压自我检测模式的效果评价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在社区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老年患者的治疗效果
关于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血压水平和预后间的相关性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