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准确定位“教什么”

2019-09-10朱小琴

湖北教育·科学课 2019年5期
关键词:螺丝刀螺丝花纹

朱小琴

“教什么”是对教学内容的理性思考和本质挖掘,“教什么”定位不同,教学目标就会不同,教学所要达到的效果也就不同。我在教学《拧螺丝》一课时,准确定位“教什么”,把落实学科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的终极目标。

分类活动,认识螺丝

师:在生活中,我们很多地方都用到了螺丝,下面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些螺丝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生:我发现螺丝顶端上都有花纹。

生:我发现螺丝上面都有一圈一圈的纹。

生:螺丝都有一段是圆柱形的。

师:像螺丝顶端凸出的地方称为螺丝头,螺丝头下面这段圆柱形称为螺丝杆,像这样的一圈一圈的称为螺纹,螺丝由螺丝头、螺丝杆、螺纹三部分组成的。认识了螺丝结构,你们会给这些螺丝分类吗?你们打算怎样分?

生:我打算按照大小来分,大的螺丝分一类,小的螺丝分一类。

生:我打算按照螺丝杆的粗细来分,粗的分一类、细的分一类、中等的分一类。

师:真棒!老师发现大家在给螺丝分类的时候,都是按照螺丝的“一个特征”来分。同学们,你们还会按照什么特征来给这些螺丝分类呢?下面请大家选择“一个特征”来给螺丝分分类。

(小组活动:给螺丝分类。)

师:同学们,把你们的分类结果和大家来分享一下。

生:我们组按照螺丝头是平的或圆的来分,平的分一类,圆的分一类。

生:我们组按照螺纹的疏密来分,螺纹紧密的分一类,螺纹稀疏的分一类。

生:我们组按照螺丝杆下面是尖的或平的来分,尖的分一类,平的分一类。

生:我们组按照螺丝头顶端花纹来分,十字形的分一类,一字形的分一类,六角形的分一类。

师:同学们,我们通过给螺丝分类发现:分类选择的特征不一样,分类结果也不一样。通过刚才的分类,我们发现螺丝头上的花纹不一样,像有这样的花纹就称为“十字螺丝”,有这样的花纹就称为“一字螺丝”,其实,在生活中还有许多其他花纹的螺丝。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是什么螺丝(播放PPT)?

生:这是外六角形螺丝和内六角形螺丝。

生:这是内梅花头螺丝和外梅花头螺丝。

生:这是三角槽螺丝。

生:这是人字槽螺丝。

师:同学们,看了这么多形状的螺丝,你有问题想研究吗?

生:我想知道螺丝头顶端为什么要设计成这么多的形状?

生:这些螺丝分别用在什么地方?

师:大家提出的问题都非常值得研究,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拧螺丝。

设计意图:根据同化理论,学生的认知以及思维发展建立在原有认识基础之上。教师通过找一找“这些螺丝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引导学生发现螺丝的结构。再通过“如果让你来给螺丝分分类,你打算根据什么特征来分?”引导学生根据“一个特征”来给螺丝分类,从而对学生进行了分类技能的训练,落实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活动体验,经历过程

师:同学们,如果用螺丝把这两个装置固定起来,我们需要哪些材料?

生:我们要有螺丝和螺丝刀。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螺丝和螺丝刀,螺丝有3种型号,1号、2号、3号;螺丝刀也有3种,A、B、C三类,如果让你来选,你会选择哪号螺丝和哪种螺丝刀?

生:我会选择1号螺丝和A螺丝刀。

师:说说你为什么要这样选择?

生:因为A类螺丝刀和1号螺丝都是“一字形”的。

师:还有其他选法吗?

生:我会选择2号螺丝和B螺丝刀。

生:我会选择3号螺丝和C螺丝刀。

师:大家的想法到底对不对呢?我们还得动手来试一试。

师:小组合作拧螺丝,我们还有什么要注意的吗?

生:小组同学要注意分工合作,不要抢。

生:小组同学合作的时候要保持安静。

(学生领取材料,分组拧螺丝,教师巡视。)

师:在刚才的拧螺丝活动中,你们选择了几号螺丝?

生:我们组选择了2号螺丝。

生:我们组也是选择了2号螺丝。

师:大家为什么不选择1号和3号螺丝呢?

生:因为1号螺丝杆的底部是平的,而且太粗了,拧不了。

生:因为3号螺丝太短了,固定不了。

師:同学们,看来完成拧螺丝的任务,我们首先要注意什么?

生:螺丝要选对。

师:对,看来选对螺丝很重要。

师:螺丝刀你选了哪一个?

生:我选择了B螺丝刀。

生:我选择了C螺丝刀。

师:同学们,那为什么不选择A螺丝刀呢?

生:因为A螺丝刀与2号螺丝不匹配,不好拧。

师:看来,拧螺丝不仅要选对螺丝,还要选对什么?

生:选对拧螺丝的工具。

设计意图:低年级的学生喜欢动手研究,教师通过创设“你准备选择哪号螺丝和哪号螺丝刀”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做出选择,然后引导学生借助“拧螺丝”活动,逐步建立“选对螺丝”和“选对工具”的认知,落实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体验对比,发现区别

师:同学们,同样是拧2号螺丝,选择B螺丝刀拧和C螺丝刀拧的时候有什么不同呢?现在我们来试一试。

这是一块小木片,结合大家刚才完成的装置,你觉得利用这些材料可以制作什么呢?

生:可以做一个小板凳。

师:(出示PPT)对,用两颗螺丝来固定就可以了。我们在完成小板凳制作的过程中,还有什么任务?

生:比较用B螺丝刀拧和C螺丝刀拧的时候有什么不同。

师:对,我们在拧的过程中要注意体验、比较。

(学生分组完成活动。)

师:通过活动,你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使用B螺丝刀拧的时候比较轻松。

生:我发现使用B螺丝刀拧的时候省力一点。

师:看来拧螺丝这个活动看似简单,操作起来还是需要讲科学性的,其实生活中不同花纹的螺丝是要用不同的工具来拧的(播放PPT)。现在还有更现代的,更快速的方法(播放电动拧螺丝的视频)。

生:电动拧螺丝真是太快了。

设计意图:通过前面的探究活动,学生发现同样是拧2号螺丝,选择B螺丝刀和C螺丝刀都可以,但科学探究到此并未结束,而是以“选择B螺丝刀拧和C螺丝刀拧的时候有什么不同呢?”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的科学思维向更深层次发展。

教学反思

“教什么”要体现科学课的“科学味”。科学课的“科学味”应体现在思考、动手、探究等方面,让学生在“思中做”“做中思”。因此,《拧螺丝》教学中“做小板凳”的环节一定要区别于劳动技术课程中制作小板凳的活动,重点不在于给学生提供材料制作一张小板凳,而是要在活动中引导学生经历“选择螺丝、选择工具、使用工具”的过程,从而体验到选对螺丝和选对工具的重要性。

“教什么”要准确把握学生学情,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还要重视学生的现实经验。围绕“给螺丝分类”课前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能根据生活经验给螺丝分类,有的是按照“一个特征”分类,有的是“两个特征”混在一起分类,所以这一环节的教学起点就是引导学生要按照“一个特征”来给螺丝分类,比如“螺丝的长短”“螺丝杆的粗细”“螺丝的颜色”等,从而使学生的分类技能得到很好的训练。

“教什么”要深度解读与把握教材,挖掘教学内容的核心价值。教师对“教什么”思考得越深入,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就越强,教学目标就越明确,课堂的“探究味”就会越浓。因此,《拧螺丝》这节课的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渗透工程设计的思想,从而发展学生科学思维,提高探究水平,实现科学课程的多维目标。

猜你喜欢

螺丝刀螺丝花纹
出走的螺帽
轮胎花纹学问多
无法拆下的螺丝
拧三年螺丝的结果是什么
按属性分类
堪称工艺品的螺丝刀
自制磁性螺丝刀
垣内彩未
注意贴纸下的螺丝
汽车的轮胎上为什么要有花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