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外阅读基础上的小学语文核心素养

2019-09-10马希秀

天津教育·中 2019年2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核心素养

马希秀

加强小学生的核心素养的提升,既对自身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还有助于促进小学生学习效果的优化,辅助其养成科学合理的学习与生活模式。在当前新课程标准改革的视域下,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提升的主要价值与作用逐渐凸显,而这种价值的体现也与课外阅读具有密切联系,是增强语文教学质量的合理方式。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利用课外阅读,以多元化的方式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本研究则在课外阅读的基础上对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升展开研究与分析。

语文属于一门应用型相对较强的学科,对我们生活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并且对其他学科也起到直接的作用。语文在我们生活与学习中具有较强的思辨性和人文性,其学科的质量直接关系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当前,在课外阅读的基础上加强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方式应运而生,不仅优化了小学语文的学习效果,而且能与小学语文教学进行有效配合,完成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目标。

一、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教学理念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主要指的是以小学语文运用能力为基础,并且由语文学习内容、语文学习能力、语言累积、 学习策略和情感相互融合构成。在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思想中,需要着重加强“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方式,借助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素质教学模式,培育出具有正确的价值观且能够独立学习的学生,以便其可以更好地顺应时代前进发展的需要。

二、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对于课外阅读的忽视

由于长期以来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约束,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更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尽管在对学生展开课外阅读的教学,他们也会把教材内容进行细化,变成亟待学生独立解决的试题,让学生发现正确答案,约束了小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忽略了课外阅读教学对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意义,减少了小学生对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并且将学生自学和形成健康合理的课外阅读习惯变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在此基础上,教师在授课进程中主要根据教材实施阅读教学,学生能够独立阅读的时间较短,在一定程度上过于依赖教师,使其不善于独立思考,无法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也间接产生了阻碍。

(二)学生对于课外阅读无法产生兴趣

目前在我国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大多数学生都承担着严酷的学习考验,小学生处在无忧无虑的年纪,应该享受孩童时代的开心快乐,但为了获得优异的成绩,考入重点学校,每天承受着繁重的学习任务与补课班。此外,教师和家长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为其灌输学习的根本目的,导致正在接受新鲜事物的小学生对于课外阅读产生错误的认知,觉得课外阅读对于其自身而言是不相关的,阅读课外读物是多余的举措,因此,教师在课堂中分配给学生的课外阅读作业也仅仅为被动和敷衍,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学生对于课外阅读的兴趣,间接影响其不能良好地受到语文核心素养的熏陶。

(三)缺乏良好的阅读环境

现代小学生从其出生就随着互联网、手机、IPAD等高端科技产物共同成长,许多小学生在课后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之后就在看电视、玩手机和打游戏,尽管父母已经实施管理教育,然而实际成绩并不明显。相反,部分家长自身无法进行自我约束,下班后玩手机、看电视,无法做到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作用,久而久之,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孩子的身心成长,这样的环境中,如何能让小学生进行良好的学习,以进一步促进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以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为目的开展课外阅读的策略

(一)更新观念,提升学生课外阅读意识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主要指的是以小学语文运用能力为基础,在小学生理解语文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加强学生语文阅读理解、写作与表达能力的学习,适当增加学生的实践学习,使其建立正确的价值观,而这些学习仅仅以课堂教学内容无法完成,课外阅读能够良好地弥补这些缺憾,因此教师和家长需要充分意识到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意义和价值,更新教育观念,合理科学地认识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引导学生提升课外阅读意识,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了解不同地域文化的差异和知识的魅力,通过课外阅读加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

(二)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小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其自身的身心发展还不够成熟,在此基础上导致部分时期的学习和处理方式都无法具有一定的目的性,他们主要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开展行为活动。因此,教师应该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通过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激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例如在《桂雨花》这篇课文阅读中,教师运用幻灯片辅助语文课堂教学,最大限度地结合其多元化的特点,为学生直观地展现“桂花雨”的画面和视频,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小学生借助“桂花雨”奇异之美的视觉体验,能够积极主动地加入课堂,增强对课文的记忆,以进一步地实施语文教学。教师也可以把课前印刷的“桂花雨”的相关信息分发给学生,让学生分组阅读有关“桂花雨”的片段内容,更好地理解“桂花雨”,逐渐引导学生可以自觉地用圈点勾画的方式带着问题进行课外阅读的学习,逐步提升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并提升自身的语文核心素养。

(三)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教师需要结合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资源,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外阅读环境,在课外阅读教学实施阶段中,教师应综合运用身边和课堂周围的各种阅读资源,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并与教学理念相融合,提升学生语文知识的掌握能力,最大限度地通过教学资源提升学生对小学语文知识的全面了解,增强学生的核心素养。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将课堂需求与学生当前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相结合,为学生推荐一部分其最喜爱、有价值、具有典型性的课外阅读书籍,如《爱的教育》《格林童话》《十万个为什么》等课外资料,放在一个学生伸手可得的位置,例如放在一个教室的角落,这样学生就可以在课余时间阅读这些资料,由教师在规定时间内对学生进行抽查。在这一过程中,语文教师需要参考本学期教材内容和教学计划的安排,把课外阅读与复习课程紧密结合,参照每个单元的学习内容,规定课外阅读的类型与时间,可在周三或周五下午指定一个时间为课外阅读设置一节课,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开展课外阅读。教师应从多元维度、多种方式设置课外阅读的计划,营造阅读环境,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四)改善课外阅读教学方法,使学生终身学习

对于课外阅读教学方法的改善,第一要注重浏览法教学,望文生义,浏览意味着以非常快的速度阅读书籍。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需要浏览阅读的书籍有很多方面,然而他们的精力和时间是非常有限的。因此,若想让学生较好地阅读各方面的大量书籍内容,教师则可以指导学生通过浏览的方法进行书籍的阅读。第二,摘录方法。这种课外阅读的方法有助于学生加深阅读印象,学生可以将这种方式用于与语文内容高度相关的阅读材料,还有精读方法、跳跃方法等。有些教师的阅读方法是将其划分为文学阅读方式、麻醉性阅读方式、信息阅读方式和经典名著阅读方式,以此改善学生的课外阅读方法,经常鼓励学生自觉地进行课外阅读的分析与情感体会,提升其个人的情感与心理认同,努力扩大学生阅读的范围,增强课外阅读的质量,培养学生阅读的爱好,使其化被动为主动,养成终身学习的理念,促进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四、结语

综上所述,转换思想,更新观念,提高语文课外阅读兴趣;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培养阅读习惯可以辅助学生借助课外阅读提高其语文核心素养,使学生能够凭借学习知识、积累经验和创造完成自身的全面发展。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积极主动地为学生布置课外阅读任务,并且需要推陈出新,最大限度地发挥周围教学资源的作用,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多样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在语文课外阅读阶段可以不断增强自身的语文核心素养,达到个人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目標。

(责任编辑 袁 霜)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核心素养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