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读初中物理核心素养及其对物理教学的影响

2019-09-10王兆林

天津教育·中 2019年2期
关键词:核心物理素养

王兆林

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取得了巨大成功,人们生活水平因此有了非常好的改善,在生活水平得到改善以后,人们开始越来越重视提高个人素质,我国教育体制在这样的环境下也从应试教育轉变为了素质教育,对初中物理教学来讲,更是从传授学生基础物理知识逐渐转变为提升学生实际使用物理知识的能力,由此也就引发出了另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即物理核心素养。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是人们重视素质教育的结果,还是国家对初中课程进行改革的产物,更是我国教育史上的巨大进步。本文对初中物理核心素养及其对物理教学的影响做了分析,希望能让教师们认识到核心素养的重要性,从而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培养。

核心素养是在掌握一定理论知识基础上所培养起来的能力,对核心素养进行培养就是逐渐将知识内化为本能的过程,无论对于物理还是任何一门学科,具备了相应的核心素养就能够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更有效率,同时核心素养也能够在生活中得到体现,能够帮助学生利用学科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近年随着教育受重视度的不断提升,通过各种方式提升学生的能力已经成为热门话题,随着众多教育工作者的不断努力,提出了培养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并在实施后取得了巨大成功。

一、物理核心素养概述

培养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一经提出就得到了广泛认可,并且在实际的教学中取得了巨大成功。国际社会对核心素养做出了明确的定义,国际学生能力评估组织PISA(ProgramforInternationalStudentAssessment)表示:“核心素养就是学生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是一种超越了教材知识的内在品质。”通过核心素养的定义我们可以明确了解,物理核心素养就是学生超越了物理教材,从而将物理知识应用到生活中的能力,是学生在深刻理解和掌握教知识基础上对知识的升华。

另外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我们不能将物理核心素养只理解为物理能力,其更像是一种技能,是人们将能力内化之后对周围事物的本能反应,这种本能对学生综合能力也有非常好的强化作用,更能辅助学生去学习其他学科。

二、初中物理核心素养对物理教学的影响

培养学生能力是目前我国教学的主要任务,也是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同时能力也是形成核心素养的根本要素。对于初中物理教学,培养核心素养最重要的就是提升其在物理方面的能力,这样才能为核心素养的形成提供基础,而这个培养的过程也会对物理教学产生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一)对教学内容的影响

教学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在社会中成长,而社会是不断变化的,因此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教学也必须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说教学要与时俱进,而这种与时俱进的教学方式也对学生有更大的吸引力,教学效果也将因此而提升。比如在讲解电学知识的时候,如果还为学生讲解的传统的钨丝灯和拉线开关肯定是和社会实际脱节的,但是从LED灯入手就会增强学生的代入感,也能帮助学生更迅速地掌握教材知识,当学生见到LED灯的时候就能够回想起教师的讲解,这样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就会有所提高,进而为物理素养的培养打下良好基础。

(二)对教学理念的影响

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强化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作用,而不是仅仅让学生知道怎么提高分数,这也应试教育向着素质教育转变的一种体现。初中物理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对这种转变有一个正确的认知,从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将这种理念充分发挥出来,让学生在认识物理、探究物理进而应用物理的过程中逐渐得到强化。但有一点我们必须认识到,那就是我国的应试教育毕竟持续了很多年,而素质教育的时间还非常短,改变教学理念无法立刻完成,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循序渐进。

(三)对教学手段的影响

以上已经介绍了核心素养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理念的影响,如果想真正实现这两项内容的转变,教学手段也必须随之改变,传统的照本宣科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显然需要变革,因此应使用更多新颖的方式开展教学。

例如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为学生直观地讲解物理知识、利用微课对学生进行课后强化等,这些都是当前非常流行的教学手段,而且这些教学手段对学生也有很大的吸引力,在提高教学效果方面的作用非常明显。

三、初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实验

我们都知道物理学中的很多概念都建立在实验之上,因此对学生进行素养培养也要从实验的角度出发,对于本文所分析物理核心素养来讲,要让学生拥有更多接触实验的机会,这样他们才能在实验过程中得到提升。实验和物理基础概念在之间是互相辅助、互相支撑的,基础概念为实验理论,而实验又印证概念,学生在这二者的互相印证下就能够更好地向前发展。但这种方式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也面临着很多问题,其中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很多初中物理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都表现出了重视基本概念而轻视实验的问题,由此造成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十分透彻,但是真正应用的能力没有得到强化,就更不要提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了。因此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多实验的机会,让学生真正去接触实验,并且在学生进行实验的过程中渗透理论知识,这样才能让学生将教材升华,进而成为自身物理核心素养的基础。

(二)提高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物理是抽象的,学生理解起来非常困难,导致很多学生在学习物理时面临着非常大的压力,进而导致他们对物理的兴趣被弱化。因此对初中物理教学来讲,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首要任务就是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关于这一点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首先教师可为学生演示有趣的物理实验,例如用酒精灯烧盛水的纸盒、漏斗吹乒乓球等。其次是多演示课堂小实验,物理中有很多课堂小实验都具备趣味性,例如在讲解静电知识时可以通过尺子吸引碎纸屑来进行,也可让学生自己用尺子进行演示,这样他们对物理的兴趣将会有极大提升。再次,实验要结合生活实际,通过实验和生活实际的结合,可以让学生通过熟悉的事物了解物理知识,从而摆脱对物理知识的陌生感和抗拒感。最后,可以让学生通过合作改进实验工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表现欲都非常强,让他们自己动手改进实验工具可以提高他们对物理知识的兴趣。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将对其学习物理有非常大的帮助,而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也就有了保证。

(三)提升实验的效率

初中物理实验通常都需要学生通过合作完成,因此不同学生的能力对实验结果有直接影响,这就导致初中物理课堂出现这样一个现象,那就是有的组合完成实验的速度特别快,有的小组甚至都无法完成实验,如果学生经常无法完成实验或者完成实验的速度特别慢,他们的信心也将受到很大打击,这对于物理知识的学习非常不利。因此为了学生的均衡发展和提升实验效率,教师应采取以下方式进行分组,首先是随机分组,教师在不了解学生能力的时候可以使用这种方式,然后通过观察了解学生的能力。其次是混合分组,教师对学生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以后,将能力强的学生和能力弱的学生组合在一起,这样通过强带弱能让所有学生都得到发展。最后是自由分组,这建立在大部分学生都得到成长的基础上,通过这种方式可让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小伙伴,从而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下完成实验。通过以上几个步骤可让实验效率得到极大提升,而学生通过实验也可以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进而让物理核心素养得到培养。

四、结语

综上所述,物理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教材之外的一种能力,是一种内在的品质,并且能够对初中物理教学的内容、理念、手段等产生影响。教师要合理利用物理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强化自己的物理能力,从而为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打下良好基础。

(责任编辑 周子莹)

猜你喜欢

核心物理素养
留言板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物理必修1、必修2第一轮复习检测题
每月核心经济指标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