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

2019-09-10吴华林

天津教育·中 2019年2期
关键词:计算能力运算核心

吴华林

运算知识是学好数学的基本技能。在小学数学教学时期,数学核心素养体系中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怎样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理念方面需要不断改善,逐渐淡化按部就班没有创新性的教学模式,采用多方面灵活性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道德品质为核心,强化学生操作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综合能力和道德品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算术和算术的相关知识,并学会在现实中运用。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了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系统中计算能力的培养。

一、小学生运算能力现状的分析

(一)存在不良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不端正

在小学学习阶段,注意力分散相对不集中、不够认真、粗心大意是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由于年龄比较小,心理承受力不够强,这种表现是正常的,而教师们并不关心纠正这些问题。从学生的长远来看,学生的粗心已成为他们学习和生活中的一种习惯。在计算数学问题时,会出现误读运算符号和数字倒置的情况,导致最后的结果是错误的,即使有些学生在计算上明显是正确的,但答案是错误的,因此不良的学习习惯和不端正的学习态度对计算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影响。

(二)算理不明,容易被假象迷惑

缺乏理解是小学生学习数学最常见的情况。例如,加减法中的小数的计算一般用整数加减法来计算方法。只记住最后一个对齐,而且答案的错误率非常高。还有一种情况是,计算时容易被幻觉混淆。比如在计算89.2-(25.3+12.3)的时候,教师告诉学生可以分别去减后边括号里的两个数,学生就会记得这一概念,于是在计算45.6-(23.2-12.5)时也用了同样的方法,结果答案不正确。

(三)基础计算不熟练

基本技能是学好数学和掌握计算能力的关键。基本技能主要包括知识概念和规则,如:退位、加减、乘法等计算方法在四种混合运算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不够扎实,计算的运用往往不准确和混乱,影响计算的结果。

二、培养小学生运算能力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

(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计算能力核心素养的培养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有利于小学生智力的发展,理性思维的培养,独立解决问题和逻辑推理,提高计算能力的综合水平和综合素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判断力、推理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计算能力的知识融入现实生活的实际应用中,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对学生有一定的帮助。

(二)打下运算能力学习的基石

运算能力的核心素养实际上是整个运算计算能力学习的基础。计算能力核心素养的缺乏只是对计算能力知识的简单理解和应用。在小学的计算能力学习中,许多小学生机械地接受,不去追寻根源和探究真理,很难发展出计算能力的核心素养。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热衷于解释一定的知识,不梳理和扩展知识。例如,当小学生学习算法时,教师只专注于教导学生特定的算法,而不引导学生去阐明四个之间的内在联系。

(三)提升运算能力学习的兴趣

真正具有计算能力核心素养的学生,在学习计算能力和面对计算能力问题时,有非常明显的专注度和接受度。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计算能力问题的解决能力越强,他们对计算能力学习的兴趣就越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越大,他们就越能全身心投入计算能力的学习中。两者相辅相成。

三、小学生运算能力核心素养提升的主要策略

(一)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教学

小学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用性相对较强,但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中,只是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难以实现。比如,现实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都存在着数学问题,只有一种方法可以从书本知识中得到答案。在实际情况上,有很多办法能够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如果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教学结合起来,不仅能使学生更扎实地掌握知识,更能激活思维,从而使他们能够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1.审题习惯。

计算时必须做的是审题。审题与学生的思维倾向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审题比较马虎,大脑容易受到强烈的信息干扰,最终导致学生错误的解答。例如,在21-1+9的计算中,由于频繁使用凑整法,当看到这个问题时,后面的1+9就成为学生强烈的信息干扰因子,学生将遵循凑整法的算术方法。将这个问题计算为21-(1+9),很显然答案是错误的。这是在考虑问题的时候太粗心了,没有考虑这个问题应该先算什么,所以养成认真检查问题的习惯对计算的准确性有很大的影响,我们需要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身上,检查他们的审题习惯。

2.检查验算的习惯。

对于检查和验算不仅是保证计算正确的好方法,也是提高学生对计算过程和计算技能的理解的好方法。对于学生的计算,我们必须检查数字是否被正确复制;检查操作顺序是否正确;检查结果是否正确。

(三)基本运算和明确算理

通常每个复杂的计算题都是由一个个很简单的问题组合在一起的,基本上全部的计算题的基本运算都是“2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因此,必须掌握基本知识,同时必须保证计算的合理性,明确计算的推理,提高计算的可信度,促进计算能力的提高。

(四)重视灵活运用

运算方法应该运用“先慢后快”和“先死后活题,解决一个问题,运用一种方法,可以消除刻板思维,增强比较意识,培养运算的熟练性”的原则。随着计算技能的形成,计算程序逐渐简化,规则和公式要灵活运用。实际上,在某些实际活动中,加强算术练习的能力形成并发展了算术练习。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必要加强有针对性、系统和典型的练习。以问题组训练的形式,在计算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深度思考训练,以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

(五)培养学生们的运算能力意识和数感

经过众多研究表明,对于数字都比较敏感的学生通常是运算能力成绩比较优异的学生,这充分说明了运算能力意识的培养对于学生运算能力核心思维养成的重要性。所以,在平常的教学教育当中,教师要将运算能力知识与孩子们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从而带领学生对生活现象背后的数字特征以及蕴含的运算能力知识进行探索,激励学生运用运算能力的意识去解决所面临的问题,用所学到的运算能力知识来解释一些现象。例如,竹竿长5 米,门高1米竹竿怎样通过门呢? 激励孩子们进行自己去思考,给出正确的答案。

(六)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们需要注意的是在學生开始运算能力学习的时期,不要一开始就给学生比较难懂的东西,否则学生尚未对学习产生兴趣就已经有畏难心理。教师要循序渐进、细心地培养小学生的运算能力思维和运算能力的能力,一步一步地教导新知识,先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水平出发。比如,在学习“加减乘除运算”的过程中,学生们对于加法和减法这两个运算方式接受能力比较快,相对于乘除法在理解上比较困难。在这个时候,教师们要充分细心,更好地教导学生梳理清楚加减法到乘数法的运算步骤,找到这四种运算之间的内在相互关系。对于学生们来讲,只有运算能力素养不断增强才能解决运算能力一些方面的问题,只有对学生们积极学习的行为进行正面的奖励,孩子得到满足就会获得动力,会不断自我学习下去。

四、结语

在这个小学生初步接触运算能力教育的时期,要着重对小学生的运算能力核心素养的培养,这样能够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学科方面常识、学习效率得到提高、学习习惯得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得到不断提升。教师们在这样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增强引导,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核心素养,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良好的发展起到很好的作用。小学数学教师自身方面首先要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质,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在核心素养方面更好地去培养学生,最终达成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

(责任编辑 林 娟)

猜你喜欢

计算能力运算核心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厘清算理,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提升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
中学生化学计算能力的进阶式培养策略
长算式的简便运算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加减运算符号的由来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知识归纳
每月核心经济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