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向“做思共生”的科学深度学习

2019-09-10姜正亮

湖北教育·科学课 2019年3期
关键词:水珠共生深度

姜正亮

何谓深度学习,我认为有两点含义:在学科关键能力上求发展,总体上应指向学科核心素养。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实现呢?“做思共生”能很好地达成这两点,即通过“动手动脑学科学”达到“知行合一”和深度探究。

基于学情,连接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

现在,更多研究学习的专家转向关注学习者,高呼知识是建构来的。维果茨基的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个关键概念是最近发展区。而科学教学中,最近发展区是指在恰当的教学条件下,学生可能达到的学习量。因此,确定最近发展区就是确定了学生学习的深度。

基于学情的科学教学首先要明晰学生的前概念和最近发展区,然后安排合理的学习进阶,通过教学支架和交互式教学,使学生达到“做思共生”的深度学习。例如,在《声音的产生》一课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制造声音”的活动可以揭示出学生的前概念:声音是通过拍、吹、敲打、撞击等方式产生的。这是一种非概念本质的行为认识。这时,就需要教师搭建教学支架。按照学习进阶,通过提问:同样是敲打,为什么听到有的是鼓声,有的是锣声?引导学生由关注声音产生的行为转向关注发声的物体,再通过提问:在敲鼓和敲锣后,你们发现它们有什么变化吗?你有什么感受吗?引导学生由关注发声物体转向关注物体发声时的状态。学生通过讨论与实践活动进行验证。这一过程是将科学思维为核心的脑活动和肢体活动有机结合,达到手与脑的互动,做与思的统一。

通过情境,连接儿童的外部活动与内心世界

辩证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产生于人与其周围环境的互动,知识的建构不是一成不变地与外部世界相连,也不完全是内部心理的活动。相应的,知识反映了个人与环境互动而产生心理矛盾的结果。这种情境认知观为我们实现“做思共生”和科学探究的深度学习指引了实践方向。

通过情境,由落实假想的探究结构走向应对真实的教学发生。我们知道,动机与教学是息息相关的。好的情境创设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比如《空气中有水吗?》一课的教学目标是认知水的凝结过程,即水蒸气受冷后可以变成水。一位教师利用课件展示玻璃上的水珠、草叶上的露珠作为教学导入:这些水珠从哪里来的呢?通过学生的假想引出课题——空气中有水吗?继而进行程序化的线性探究。另一位老师则采用学生操作作为课堂导入:让学生分组领取碎冰块,放入桌上的铁罐中。一会后,铁罐壁上逐渐出现了水珠。教师根据现象提问:“铁罐壁上的水珠是从哪儿来的呢?”较前者而言,这一问题是通过实境创设而来,学生的前概念衍生丰富,学习的动机强烈。

把握探究的取向,由“线性”活动走向“网状”活动。强烈的学习动机又会促进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有效学习环境。“水珠是通过罐壁渗出来的”还是“罐内的水气飘出到罐壁上变成的”,需要学生自主制定方案并制造实验环境与装置来证明。通过实验证明后,“空气中有水吗?”成为唯一的问题选择。若有,怎样证明?为什么只有罐壁上有水珠呢?说明什么?怎样证明?这样,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思考,并通过实验连接外部活动与内心世界。

利用现象,连接学校经验与生活经验

为实现“做思共生”的深度探究学习,我们应该将生活现象引入教学中,运用教学解决现实问题,连接学校经验和生活经验。

例如,一位教师自编课例《搭引桥》并开展了研究。首先用生活现象导入:在建造了高大的桥梁之后,怎样让汽车从地面到桥上呢?然后让学生动手用纸板搭“引桥”,在模拟情境中体会斜面的作用;接着引入实际情境,学习运用斜面工具解决问题:这座桥梁现在需要搭一个人行通道,你们能不能根据引桥的特点,在不改变起点和终点的基础上设计一个上桥更轻便的办法?还需要思考哪些方面的问题?怎样设计?最后让学生学习在真实环境中运用斜面工具:(出示图片)这座高山顶上有一处风景,现在我们需要从山顶修建一条人行通道,你认为设计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纵观本节课例,教师引导学生在实践中“知道”斜面的作用,在知道的前提下经历“工具使用”的過程,由此关注到“利用和改造”的社会问题。教学的逻辑由关注知识走向关注人的生活与发展。体现了将科学、技术、工程设计融合的跨学科学习方式,让学生由“课堂人”走向了“社会人”。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殷庄实验学校(222145)

猜你喜欢

水珠共生深度
四增四减 深度推进
深度思考之不等式
种水珠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简约教学 深度学习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我是快乐的小水珠
水珠的魔法
在体验中走向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