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中段探究性作业的设计与思考

2019-09-10雷亚丽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19年2期
关键词:交换律举例探究性

雷亚丽

作业设计是每个教师每天的工作,好的作业设计不仅需要浅层次的计算,判断,纠错,拓展练习,也需要以问题或项目为载体的探究性作业。近年来,我尝试所教学的三、四年级布置一些“每日一题”,“每日一练”,“一起作业”,“数学小报”,“思维导图”,“数学视频作业”等探究性作业,也尝试着收集“数学年历”,“轴对称设计”等优秀作品进行评比展示,还让喜欢画画的学生设计精美的“数学绘本”在班级传阅。

数学探究性作业关注能力养成、自主思考和个性化探究。在新知学习之后的探究作业,立足于巩固和拓展,一般要求学生呈现比较完整的“表达思考”的经验,否则他们面对探究性问题时就会觉得无从下笔,难以表述。下面我就以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二单元加法交换律一课为例,说说探究性作业是怎样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让学生有效学习的。

“加法交换律”一课是运算律教学的起始课,学生需认识理解、掌握运用加法交换律,能根据加法交换律解决简单的问题,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发展实践精神和创新能力。那么,教材中关于交换律的习题有哪些?学生思维处于什么层次?

教材现有习题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根据加法运算定律填合适的数,二类说出简便运算的方法;三类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计算,并解决简单的问题。

但显然,现有习题都是对新知学习后的回忆、提取和推断,思维层次不高,这样的习题固然需要,但无法全面反映学生学后的真实水平。如果只做这类作业题,学生只需举例发现等式中加数、和的特点,然后根据概念做针对性的判定、巩固题即有能力达成。这样的作业对课堂的反推力是极其有限的。要引导学生在作业过程中进行相应的“发现、尝试、追问、探究、联结”等思维活动,课堂教学才会得到及时反反馈,学生才能经历进一步的思维加工过程。

结合加法交换律一课的过程性目标和探究作业的类型与设定理由,具体作业设计如下:

作业设计一:你有办法不写“交换律”三个字,却能让别人看到“交换律”吗?你能用几种方式表示出“交换律”?可以画一画、写一写。

探究问题1要求学生用多种方式“让别人看到‘交换律’”,学生必须借助文字、字母、符号等来表征自己习得的交换律,锻炼了传意能力。探究问题指向明确,“不写‘交换律’三个字,却让别人看到‘交换律’”激发了学生兴趣,“画一画、写一写”形式自由,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构思能力。

放手让孩子去尝试,总会带给我们一些惊喜,在课堂教学时,在这个环节上应该是一个高潮。孩子们通过思考讨论,在反馈时,有的孩子用算式表示了加法交换律;有点孩子用图形表示了加法交换律;有的孩子用文字表示了加法交换律;还有的孩子用字母表示了加法交换律…,一时间黑板上硕果累累,整理后大概有以下几种:可以看到孩子们知识内化后,已经掌握了加法交换律的特征,较好的达成了教学目标。

作业设计二:通过举例子→发现→验证,我们得到了加法交换律,又经过大胆猜想→举例验证→否定减法、除法有交换律,得到了乘法交换律。经历了这样的学习过程后,面对下面的材料,你能发现什么、想到什么?你会举例验证吗?请把你的所有想法写下来。(可以先算一算)

(2+50)+20=                               2+(50+20)=

(8+5)+5=                               8+(5+5)=

(18+4)+6=                              18+(4+6)=

在學生的作业反馈中,我收集到以下两份有代表性的作业:

在这份作业中,小宴同学关注意义的阐释,验证也更科学、缜密。学生观察等式后,根据式子的特征抽象出了字母式(a+b)+c=a+(b+c),然后提出问题:“和为什么不变呢?”在学习交换律时,学生深度体验过“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为什么不变”,面对此处的“和不变”,学生自发产生了探究原因的诉求。通过画集合图、路线图,学生发性其本质也是“累加”,也是“取并集”,于是得到结论:在加法里面,由一部分数先加变成另一部分数先加,和不变。此时,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的本质被贯通,都是源于加法的“合并”。并且,学生在猜想、验证乘法时,用“……”“例子举也举不完”表达了“所有的例子都符合该规律”,在探究减法、除法时,用“给1个反例就能排除”体现了“用反例提升不完全归纳法的科学性”。

在小赵同学的作业中,他计算后,首先发现“和不变,位置不变”,但是“括号移动”了。认定这些特征后,举出很多例子并得出结论:几个数相加,小括号可以随便移动,和不变,这叫加法括号移动律(根据特征自己命名)。随后,猜想乘法、减法、除法是否有同样的规律,一一举例验证后归纳总结加法、乘法有括号移动律,减法除法没有括号移动律。学生清晰地呈现了观察→发现→举例验证→猜想→验证→总结的思考过程,体现了学习方法层面的正向迁移。

新知识的建构必须来源于已有知识,教师需要关注学习者在给定作业主题时呈现出的对概念的自我解释。在精心设计的探究作业中,可以发现学生是身心愉快地投入其中的。他们竭尽所能写写画画,把交换律学习过程中的习得情况在探究作业中予以充分的“天真”的展现。而学生也只有在课堂上经历丰富的感知和体验,才能在面对探究问题时进一步促进概念的转化、方法的迁移,从而促进有效学习的发生。

猜你喜欢

交换律举例探究性
“数数”求源,叩问本质
乘法公式应用举例
探究性学习: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变革的应然诉求
基于生物学核心素养的探究性拓展实验
抽象函数应用举例
学会最常用的习语,让老外眼前一亮
由一道习题引发的探究性学习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教学纪实与反思
运算律,无论在哪里都适用吗?
听“加法交换律”一课教学片段的分析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