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体验式教学在小学水墨画教学中运用的价值

2019-09-10谢树聪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2期
关键词:水墨画体验式情感

谢树聪

【摘要】在小学水墨画教学中运用体验式教学,就是让学生在水墨教学活动中注重水墨画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引导学生通过身临具体情境或亲身实践,体验、感受美术课程的丰富和微妙,并产生独特的领悟和认识,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的教学模式。我们知道,学生是具有情感个性和有尊严的学习主体,体验式教学正是能以愉悦学生的感受和使其积极参与体验的、良好的新式教学方法。同时体验式教学也符合小学水墨画课堂的实践性,能够向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将体验式教学运用在水墨画课堂中,能够提高教学活动的效率,同时还能够体现出鲜明的参与感、体验感与互动感。

【关键词】小学水墨画;体验式教学

中国水墨画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象征和历史的缩影,融合了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识和思维方式。在中西方文化融合渗透的今天,中国水墨画正以其独特的意境和方式发展变化着,它通过线条与色彩的语言,结合了书法、篆刻与诗词的意境,向人们展示着它的独特魅力。近些年,受西式教育与西方文化观念的影响,中国的传统绘画生存境遇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当前美术教育中,来自西方的素描、速写、色彩、雕塑以及现代综合绘画、设计、电脑绘画、摄影等等加起来的比重要远远大于水墨画的教育。在这种形势下,让学生学习水墨画,让他们从小接触、了解、继承民族的传统绘画形式,对他们了解我国的优秀文化遗产,体会水墨画的精神内涵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如何进行水墨画教学,成为一线美术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首要问题。新课程改革教育观点认为:美术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合作学习的能力。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兴趣,使教学过程在学生主动、积极的体验中,生动、活泼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具有独立、自主、创新的主体精神。体验式教学强调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形成意义,并在师生互动的基础上,由学生自主来完成对知识的吸收、积累的一种教学形式。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言,体验式教学更具优势性,其能够有效地弥补传统教学模式中的诸多弊端,更能体现新课程改革教学尊重生命的独特性,自主性,巧妙地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墨画兴趣,用一种寓教于乐的方法来将知识高效地传授给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

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体验式教学的特点。在《汉语词典》中对于“体验”一词的定义是:在特定环境或是情境中由个体在实践活动中的个人经历所形成的个人情感。从这个解释来看,体验应该具备以下两种特征:一是体验主体必须要有实践经历,体验是在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主观感受;二是体验主体在得到体验后,体验除了会获得相应的主观感受以外,还会收获到一定的知识。解读体验式教学就应该从“体验”的概念上入手,通过详尽的解读“体验”发现:当我们一提到体验时,就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想象、心理、情感、变化、经历等等词汇。以此为基础,我们可以將体验式教学的内涵理解为:教师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个人特点以及个人的行为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合理的设计,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情境的一种方式,在教师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中将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在特定的情境中去感受、获取知识的一个过程。

在小学水墨画教学中运用体验式教学,就是让学生在水墨教学活动中注重水墨画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引导学生通过身临具体情境或亲身实践,体验、感受美术课程的丰富和微妙,并产生独特的领悟和认识,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的教学模式。我们知道学生是具有情感个性和有尊严的学习主体,体验式教学正是能以愉悦学生的感受和使其积极参与体验的、良好的新式教学方法。同时体验式教学也符合小学水墨画课堂的实践性,能够向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机会,将体验式教学运用在水墨画课堂中,能够提高教学活动的效率,同时还能够体现出鲜明的参与感、体验感与互动感。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有利于打破传统水墨画的教学模式

水墨画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的水墨画教学模式比较单一,以临摹前人的优秀作品和写生为主,强调水墨画技法技巧的学习。教师采用“示范或临摹”式的教学,导致儿童丧失水墨画学习的兴趣,只是为技法而技法。教学有知识无体验,孩子沦为学习的傀儡,儿童缺少自我的个性和真实情感的表露。这种“以老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传统临摹教学模式,必然会使学生的灵性和情感体验得到压制。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学习,没有了学习水墨画产生的个体情感和体验。例如,传统的水墨画教学有的专画葫芦,有的专画牡丹,甚至题词也是“牡丹富贵”“国色天香”等,显得老气横秋。教学一味地照本临摹会使学生的思维僵化,离了临本便无从下手。这种儿童美术教育只重视理性知识和技能传授,把传授专业技能技巧作为掌握知识、发展理智的根本途径,在教学中教师向儿童灌输知识,包括水墨画表现的题材,造型过程中的传统笔墨技法等,儿童只能被动接受一套成人思维和程式化的表现方法,离儿童的视角很远,也抵消和压抑了儿童直觉体验的作用,抹杀了儿童的灵感和天赋。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育工作者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教学内容的要求改变原有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以能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的“体验式”教学取而代之。比如为了让学生体验线条的变化、用笔的轻重缓急之美。在《水墨体验》教材第一课首先学握笔的方法,体验笔杆稳固而又可以转动。但在画画时还要加以变化,不但要指头动作,手腕、肘和肩也要动作,而且还要让儿童练习悬肘用笔,这样画较长的线和较大的圆圈才能流畅自如。然后再教他们学会中锋、侧锋两种主要的用笔方法以及用笔的提、按等技法。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动手勾画长短、粗细不同的直线、波浪线、折线、弹簧线及螺旋线等,可以增强学生对毛笔的控制能力,体验到柔软的毛笔在宣纸上画过时产生的顺畅感,初步获得对用笔方法的感悟。只有让学生自己亲自去体验这些变化,才能掌握和体会到原来水墨画有这么多趣味在里面。

二、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水墨画同其它的儿童绘画形式一样,都是表现孩子对世界的认知,宣泄其内心情感的一种绘画方式。在体验式学习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背景建构出一系列的学习情景,让学生感到亲近、熟悉并有兴趣,但这些情景或案例的设置绝非仅为取悦学生, 它必须呈现出一定的思考性和启发性,即让学生能在“景”中生“情”。创设情景只是手段,目的是达到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在体验式学习教学中,“要使个人的生活成为整体,它必须体现一个人所有的创造性冲动,而且他的教育应该是一种能够启发和加强这种冲动的教育。”比如在教学《画鱼》这一课时,笔者通过播放海底世界的视频,让学生了解鱼生活的环境以及各类鱼的形状。同时每组学生都把活生生的鱼带到课堂,通过观察鱼,激发学生绘画的热情。

通过这种体验式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以此推动学生认知活动的进行,而这种激发的情感是积极向上、健康发展的情况,利于学生真正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和思想。学生在学习水墨画时会先体会画中所传达的思想感情,有了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就会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学习活动成为主动、自觉、快乐的事情。总之,这种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能使我们的水墨画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有利于突显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美国教育思想家杜威提出的“做中学”思想认为教育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对个人经验进行改造的一个过程,而经验改造需要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学习者只有经历日常生活中的经验改造,才能够使自身得到全面发展。杜威同时强调在“做”的过程中发现和发展自己。体验式教学模式要求老师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在课堂中把学生当作学习活动的主体,提高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站在学生角度思考问题,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在小学水墨画教学中,学生对浓淡变化的墨色充满了好奇心,老师通过简单的引导,鼓励他们自己来试一试,调一调,边涂抹边体会,边练习边掌握,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体验墨色的变化。比如,在教四年级水墨画《变化的魅力》时,老师让学生体验了用毛笔直接蘸墨画画,就是无变化的死墨。但在墨中注入水,体验水、墨相融的效果,就产生了具有干湿浓淡变化的活墨。学生通过尝试练习,明白了一般是先蘸水后蘸墨,再将笔调至尖浓根谈过度均匀。随着作画使用时的消耗,墨色会自然地由浓到淡、由湿到干,产生出一系列的变化。尽量“一笔墨”用完后,再蘸墨,保持墨色的鲜活。这样在小学水墨画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实践,让学生的学習过程成为体验、感受、表达、创作的过程。教师不能怕麻烦而代替学生动手,或者不让学生去体验,只有在“做”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形成个人经验,进而提高个人独立创新学习能力。

四、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寓教于乐

体验式教学能让学生在小学水墨画课堂中体验水墨画学习带来的的乐趣,寓教于乐。寓教于乐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教师把传授的知识融入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法中去;二是指教师通过调动学生,将被动学习变成主动掌握的过程。由此可见教师的教学能让学生有“体验”,学生学习才有兴趣,学生也才会自觉主动地思考问题。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没有兴趣,学生学习往往就失去主动性,同时感到学习不够轻松,出现畏难情绪。比如,笔者在进行水墨画入门教学时,先进行趣味性演示,将蘸满墨水的毛笔在宣纸上进行简单的作画,寥寥数笔,学生只是看到了几条线和几个点的勾画,一只栩栩如生的“虾”就诞生了,学生纷纷惊叹水墨画的神奇,跃跃欲试。这时,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拿起手中的笔试一试,只用简单的点和线,看看还可以画出什么,这时学生就会动手作画,有的画小鱼,有的画树木……画的内容可谓五花八门,都是学生经过联想和想象画出来的,学生会有一种新鲜感,并发挥了创造性,在绘画过程中体验到了水墨的变幻无穷和宣纸的渲染效果,激发了学习水墨画的兴趣。同时学会一些学生能够接受的简单表现技法,让学生体验笔、墨、水的功能,表现身边最感兴趣的事物,从而陶冶他们美好的情操,启发他们潜在的智慧才能,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总之,在小学水墨画教学中运用体验式教学能使学生产生健康积极的情感,以达到在学习过程学生主体的主动性,正是这种情感、正是这种体验为孩子们的创作提供了不竭的源泉。让生活体验去丰富孩子的世界,让体验去唤醒他们创作的欲望。只有这样才可能开辟出一块小学水墨画教学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1]朱成斌.体验式教学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12):72.

[2]杜威.做中学[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6,03:87-88.

[3]隋岩.体验教学法在留学生 中国文化 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传播力研究,2017,1(08):212-213.

[4]何晓顺.体验教学法初探[J].学周刊,2015(14):90.

[5]郭强.初探“体验式教学法”在具体专业课程教学中的作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7,12:168-170.

猜你喜欢

水墨画体验式情感
情景体验式外宣纪录片《四季中国》民俗文化负载词英译探微
用体验式探究活动打开探索之门
情感
台上
神奇的水墨画
浙江金华开展新录用年轻公务员体验式实践锻炼
当古人穿越到现代水墨画
吴绪经水墨画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
高中生物新课程下“体验式教学策略”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