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脉动:一场古老文明的青春邂逅

2019-09-10宋三

教育家 2019年2期
关键词:海淀区京剧中华

宋三

1月5日,由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和华夏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共同主办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课程融合研讨会”在北京拉开帷幕。而作为此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校经典案例展”更是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120余所学校的热情参与,也受到了业内的高度关注。

案例展分为成果展演、成果展示和经典案例分享等部分。

在首日上午的活动中,北京市海淀区西颐小学孩子们带来的京剧表演《国韵芳华》拉开了开幕式的序幕。孩子们精美的扮相、颇见功夫的招式,将国粹京剧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现场喝彩声不断。下午,四所学校带来了以“梦创中华”为主题的精彩展演。昆明理工大学附属小学的原创舞蹈《雀跃》、北京市昌平区马池口中心小學的笛子合奏《扬鞭催马运粮忙》、北京市海淀区西颐小学的京剧表演《坐宫》以及南京晓庄学院讲师带来的沛筑演奏《关山月》为大家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现场掌声雷动,高潮迭起。这些精彩演绎,从不同侧面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使大家不由得为中华文化、为身为炎黄子孙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来自全国各地的120余所学校携各自在文化传承方面的特色经验和成果,以展板的形式参加了本次展示活动。京剧、秦腔、昆曲唱尽古今故事,咏春拳、形意拳、五虎棍,演绎功夫传奇, 剪纸、编织、扎染,尽显灵巧手工技艺,书法、诵读、茶艺,塑造儒雅情致人生……一幅幅内容各异、精致大气的展板,将学校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思考与收获一一道来,引得与会者纷纷驻足观看,拍照留念。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在传统文化进校园尤其是民族非遗进校园方面,广大学校积极响应时代号召,不仅为师生播下了文化的火种,也使得那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得以发扬光大。为增强交流互动,促进资源共享,本次大会特别设置了经验交流分享板块。济南市天桥区教育局张萍局长做了题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之天桥实践》的报告,她立足济南本土特色,从十年来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经历的两个阶段出发,介绍了经典诵读、书法和剪纸三门课程在天桥区的实践经验。北京史家小学王欢校长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悟课程”开发与实践》为题,从“为什么要开发博悟课程”“博悟课程是如何开发的”“‘博’与‘悟’的课程特色”“课程的实施效果和反思”四个层面,为大家深入剖析了学校传统文化课程的开展情况,开阔了大家的视野,也引发了大家新的思考。此外,北京市海淀区西颐小学校长尹丽莉、黑龙江省鸡西市和平小学校长陈景利、中央美术学院附属实验学校校长姜源、天津市西青区实验小学德育主任高占英等也都同与会者交流分享了学校的所思、所行与所获。透过这些优秀成果的介绍,我们不难看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学校教育带来了新气象,使学校更有文化底蕴,更具可持续发展力,让师生更富人文情怀,更显综合素质,就连家长们也在孩子们的带动下开始关注传统文化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课程融合研讨会暨首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校经典案例展”的成功举办,为冬日的京城带来了春日般的温暖。这是一场古老文明的青春邂逅,处处迸发着文化魅力,处处张扬着教育智慧。文化因教育而焕发生机,教育因文化而更加精彩。在弘扬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希望之路上,教育人在行动;在这一浩大的队伍中,有你,有我,有他!

猜你喜欢

海淀区京剧中华
为什么京剧被誉为“国剧”
《京剧人设》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科技筑梦,创新成长
秋收:胭脂米重回京城
北京市海淀区举办第三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周
京剧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