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地理课堂活动教学设计

2019-09-10刘海波刘胜利

求学·教育研究 2019年2期
关键词:半球悉尼规律

刘海波 刘胜利

【教学目标】

1.(地理实践力)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和一定的读图(表)技巧,学会归纳总结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并能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2.(综合思维)整理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和影响昼夜长短的因素。

3.(区域认知)认识世界上不同地区的昼夜差异。

4.(人地协调观)能够体会昼夜长短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1.昼夜长短随时间、纬度的变化规律。

2.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以学生合作探究为主,通过数据和图像分析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1.由于笔者所在学校实行住宿制,让学生自己搜集、整理资料,并进行处理,进而在课堂上展示交流,这种方法是不现实的。

2.数据处理和读图能力本身就是一项科学能力,并且一般的数据和图像等材料易得,学生接触起来也不陌生,很容易上手。

3.“晝夜长短的变化”内容对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要求较高,数据和图像的分析比较更贴近这个要求。

【教学过程】

一、昼夜长短随时间的变化

师:(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6:00上早自习,18:30上晚自习。上早晚自习的时间没有变,可是我们在9月份开学时,上早晚自习时还能看到太阳,而现在(10月16日)我们上早晚自习时,已经看不到太阳,这是为什么?

生:白昼在变短,黑夜在变长。

师:对,同学们说得很好,就是由于地球运动引起的昼夜长短的变化。接下来这节课我们一起通过数据分析,并结合日照图来探究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并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活动1:将表格中3月21日北京、成都、悉尼缺失的数据补充完整。

学生活动2:分组完成北京、上海、成都、摩尔曼斯克、悉尼、基多的昼夜长短随时间变化状况。

分析结果:

北京:

3月21日—6月22日:昼长大于夜长,昼长变长,夜长变短。

6月22日昼长最长,夜长最短。

6月22日—9月23日:昼长大于夜长,昼长变短,夜长变长。

9月23日—12月22日:昼长小于夜长,昼长变短,夜长变长。

12月22日昼长最短,夜长最长。

12月22日—次年的3月21日:昼长小于夜长,昼长变长,夜长变短。

3月21日、9月23日:昼夜等长。

其他城市的分析(略)。

学生活动3:结合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规律图和学生活动2的数据分析结果,填写下列空白。

总结:

①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大于夜长;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南半球昼长大于夜长。总之,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的昼长大于夜长。

②太阳直射点向北运动,北半球昼长渐长;夜长渐短。太阳直射点向南运动,南半球昼长渐长;夜长渐短。总之,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运动,哪个半球的昼长变长,夜长变短。

③赤道全年昼夜等长。

学以致用:

(1)从10月16日起到放寒假这段时间,承德的昼夜长短将如何变化?

(2)当时间确定时,全球的昼夜长短状况如何呢?

二、昼夜长短随纬度的变化

学生活动4:比较表格中北京、上海、成都、摩尔曼斯克、悉尼、基多六地的昼长和夜长。

3月21日—9月23日

昼长:摩尔曼斯克>北京>上海≈成都>基多>悉尼

夜长:摩尔曼斯克<北京<上海≈成都<基多<悉尼

9月23日—3月21日

昼长:摩尔曼斯克<北京<上海≈成都<基多<悉尼

夜长:摩尔曼斯克>北京>上海≈成都>基多>悉尼

3月21日、9月23日

昼长:摩尔曼斯克≈北京≈上海≈成都≈基多≈悉尼

夜长:摩尔曼斯克≈北京≈上海≈成都≈基多≈悉尼

学以致用:

在自己生日那天,比较北京、上海、成都、摩尔曼斯克、悉尼、基多六地的昼长和夜长。

学生活动5:结合日照图和学生活动4的结果,填写下列空白。

总结:

①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则越向北昼长越长,北极地区出现极昼;越向南夜长越长,南极地区出现极夜。

②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则越向南昼长越长,南极地区出现极昼;越向北夜长越长,北极地区出现极夜。

③3月21日、9月23日全球昼夜等长。

学以致用:

(1)比较10月16日承德和上海的昼夜长短。

(2)还有其他因素影响昼夜长短的变化吗?

三、地形对昼夜长短的影响

学生活动6:思考基多为什么昼长总是大于夜长,填写下列空白。(提示:查地图,看基多所在地形。)

④地形地势对日出日落的影响:山谷、盆地中,日出较理论时间晚,日落较理论时间早,则昼长较短。在海拔较高的山顶、高原之上,日出较理论时间早,日落较理论时间晚,则昼长较长。

学以致用:

(1)承德与同纬度平原地区相比,承德昼夜长短状况如何?

(2)春分日,小李坐飞机旅行,他从飞机的舷窗看到日出。请问小李看到日出的当地时间是(  )

A.6:00      B.早于6:00

C.晚于6:00   D.无法确定

四、其他重要规律总结

学生活动7:比较上海、成都、悉尼的昼夜长短状况,并结合日照图,填写下列空白。

①同一天,同一半球同一纬度地区,昼长相等,夜长相等。

②同一天,不同半球纬度相同地区,昼长等于夜长。

学生活动8:读表分析2.21、3.21、4.21六个城市的日出日落地方时和昼长、夜长时间,来检测下述结论是否正确。

③日出地方时早于6:00,日落晚于18:00,昼长大于夜长;日出地方时晚于6:00,日落早于18:00,昼长小于夜长;日出地方时6:00,日落18:00,昼长等于夜长,为春秋分日。

想一想:

承德(41°N,117°E)的小明同学看到电视显示的时间是6:00,这时恰好日出,小明就说,今天是春秋分日,昼夜等分。小明的说法对吗?为什么?

答:小明的说法是错误的。首先应明确地方时和区时的区别。电视上的时间是区时,不是地方时。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数据分析,学生学会了基本的数据处理方法,并且掌握了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能够利用规律解决很多实际问题,数据中还有很多问题,教师可引导学生多做探究。

【板书设计】

猜你喜欢

半球悉尼规律
1例新生儿小脑半球出血并破入脑室手术案例
半球体加工工艺的改进
找规律
巧解规律
找规律
奇特国家趣闻
七月圣诞
《氮和磷》中的一般与特殊